新浪财经

卓别林诞辰130周年|人生如戏:喜剧演员背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界面_综合

关注

卓别林诞辰130周年|人生如戏:喜剧演员背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我一直是一个这样的人,并且只是这样的人——一个小丑,它将我摆在一个远远高于任何政治家的高度上。”

刘悦 · 2019/04/16 12:33评论(0) 收藏(0)

撰文 | 刘悦

编辑 | 蒋旖旎

在世界大战和大萧条时期,有一个人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他是演员、导演、编剧,是世界电影史的宝藏——一百三十年前的今天,查理·卓别林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一生都致力于用鲜明的荧幕形象和独特的喜剧表演去丰富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思考。

卓别林说过:“我一直是一个这样的人,并且只是这样的人——一个小丑,它将我摆在一个远远高于任何政治家的高度上。”影片中他的形象通常天真善良,总是能揭露社会的丑恶和底层人民的辛酸苦楚。作为一个事业成功的喜剧大师和无数人的精神导师,现实中的卓别林有着比电影更戏剧化的人生经历。 

让人无奈的亲子鉴定

有人说:“卓别林的电影里有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单纯的爱情。”他在用一生寻找真爱,但却屡屡受挫。1942年,卓别林选定琼·巴里(Joan Barry)为自己即将拍摄的电影的主演,与此同时他们也有过一段短暂的交往。但是因为琼·巴里日渐暴露的心理问题,卓别林难以忍受,与她分手。1943年,琼·巴里生下了一个声称是她与卓别林的孩子,并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孩子与卓别林并没有血缘关系,这场官司以卓别林在1944年胜诉告终。然而,在1945年案件重审时,检察官约瑟夫·斯科特认为血液检测结果不能成为有效证据。这样一来,卓别林不得不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支付几十万美元的抚养费。后来,这个案件所引发的抗议活动促成了一项立法活动,该法规定:在之后的亲子纠纷中,血检结果可以作为有效证据。

琼·巴里和她的孩子Carol Ann

卓别林到底出生在哪?

对于这样一位在电影史上地位数一数二的艺术家,卓别林无疑可以为他的出生地带来“品牌效应”。很多历史资料都记载卓别林出生于英国,然而奇怪的是,英国到目前为止找不到卓别林的出生证明,也没有其他可以证明他在英国出生的材料。英国军情五处公布的一些秘密文件显示卓别林的身份存在许多疑点,这位从英国走出的天才喜剧大师可能并不是英国人。经过了大量的文件调查后,他们怀疑卓别林出生时可能使用了另外的名字:伊斯雷尔·索恩斯坦(传言卓别林曾使用的化名)。于是他们又以这个名字进行查找,但也没有任何新发现。

随着调查的深入,英国伦敦警察局向军情五处透露卓别林的出生地为法国枫丹白露。在军情五处提供的一份备忘录中这样写道:“在卓别林的身份上,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他出生于英国,事实上,他可能是在法国出生。”

后来,英国军情六处也加入了调查,推测卓别林可能是在前苏联出生。军情六处调查了英国国家档案馆对卓别林身份的记录,档案中提到卓别林曾对人说:“要回到前苏联。”——上个世纪初期,前苏联曾出现过骚乱事件,大批犹太人逃亡其他国家。因此,军情六处人员分析,身为犹太人的卓别林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前苏联。

所以卓别林到底是出生在英国、法国还是前苏联?在短期内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答案了。

婴儿时期和少年时期的卓别林

《三重麻烦》的麻烦

1918年,卓别林决定与Essanay电影公司结束合作关系,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影制片人。在卓别林离开后,Essanay公司偷取了一堆他废弃的电影镜头(甚至包括卓别林未完成的长篇电影《生活》中的部分情节),重新剪辑制作出了电影《三重麻烦》,并且在影片要发行时也并没有得到卓别林的认可。在电影上映之后,卓别林感到十分愤怒,因为那些他认为令人难堪到他本想毁掉的糟糕场景,此时却出现在公众面前。

卓别林之后在媒体上公开谴责了这部电影。但是在其1964年出版的自传中,《三重麻烦》也被列为他导演的影片之一。

电影《三重麻烦》海报

沃尔特·迪士尼的“背叛”

卓别林和沃尔特·迪士尼曾是好朋友和商业伙伴。在1937年《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上映之前,卓别林给予了迪士尼很大的帮助。

在那时,人们质疑迪士尼能否制作出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动画长片。迪士尼公司在《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影片上下了巨大的赌注,卓别林也不断鼓励沃尔特·迪士尼放手去做。影片完成后,为了让雷电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发行该片时有个合适的定价,卓别林甚至拿出他自己对《摩登时代》的记录来帮助迪士尼公司的会计人员。沃尔特·迪士尼对此十分感激,他曾说如果没有卓别林的帮助,迪士尼公司可能会“羊入虎口”。

但在卓别林帮助创立迪士尼品牌后不到十年,沃尔特·迪士尼就在美国国会做证,证明好莱坞受到了共产主义的影响(当时胡佛怀疑卓别林是共产党的共情)。1947年,沃尔特·迪士尼还支持过一份将卓别林从美国驱逐出去的黑名单。

卓别林与沃尔特·迪士尼

模仿自己竟拿不到冠军?

1915年,在卓别林已经成名之后,旧金山举办了一场卓别林模仿比赛。卓别林认为非常有趣,于是化名参加,结果只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后来,人们总结了他没能夺冠的一些原因:第一,当时卓别林的电影都是默片,在影片里卓别林肢体语言丰富,形态多种多样。但是模仿比赛要求所有参赛者完成同一个片段,导致观众认为参赛者的表现大同小异,难分伯仲。第二,在模仿比赛里,谁能把卓别林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出来,谁就是赢家。但卓别林大概认为自己“真的假不了”,完全放松状态,本色出演。谁知这样一来,他的表现在参赛者中反而没有那么突出了。

一篇关于都柏林举办卓别林模仿比赛的报道

卓别林模仿比赛的现场

 

(本文来自于界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