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利元亨跻身首发 或成科创板试金石

时代周报

关注

  利元亨跻身首发 或成科创板试金石

  时代周报记者 黄嘉祥 发自深圳

  3月22日晚间,备受瞩目的首批9家科创板受理企业名单出炉,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元亨”)位列其中。利元亨也成为上交所受理的广东省首家申请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发家于广东惠州,利元亨成立仅4年多便已成长为国内锂电池制造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其主要客户为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厂商。其中,新能源科技是苹果、华为、VIVO和OPPO等企业的电池供应商。

  硬币的另一面是,利元亨面临着单一客户依赖风险,公司逾6成收入来自新能源科技。

  针对公司客户较为集中的情形是否合理等问题,3月25日,利元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已经与龙头企业新能源科技形成稳定、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是新能源科技设备供应商中唯一一家战略合作供应商。

  “公司在专注服务锂电池行业龙头客户的同时,积极开拓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以及安防等行业的优质客户,提升在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地位。”利元亨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发挥战略客户和品牌优势,继续与上下游领先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开拓更多领域的标杆客户,推动公司的品牌化建设。

  改道科创板

  公开资料显示,利元亨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一家专业为全球500强企业提供工厂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锂电池、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等领域提供高端成套智能装备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

  作为一家硬科技企业,利元亨备受资本青睐,成立之后共经历了5次增资,截至目前注册资本达6000万元,拥有18位股东,其中TCL集团(000100.SZ)、有研新材(600206.SH)和宁德时代(300750)三家上市公司也间接持有利元亨的股权。

  从股权结构方面来看,公司董事长周俊雄和卢家红夫妇两人合计持有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77.09%,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根据广东证监局发布的信息,利元亨于2018年8月29日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这也意味着,利元亨在启动IPO时,并非一开始就是奔着科创板去的。对于选择在科创板上市的原因,利元亨方面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是“基于未来战略发展的考虑”。

  根据招股书披露,利元亨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35196万元,营业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69%,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210%。有分析认为,按照各档标准来看,利元亨是“从低”申报。

  依赖主要客户

  利元亨对技术和研发的注重程度,在相关财务指标上有着直观的反映。2016―2018年,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金额分别为2264.52万元、5294.38万元和7838.72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13.15%和11.50%。

  根据招股书披露,利元亨主营业务收入几乎全部来自于核心技术相关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29亿元、4.03亿元和6.8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262万元、6311万元和1.22亿元。

  一位曾在利元亨任职的某家新三板挂牌公司高层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利元亨公司的领导对技术研发方面非常重视,最近几年大力引进相关研发人才,并加大对研发队伍的培养与核心人才的激励力度。利元亨能够搭上科创板的顺风车,有助于提升公司的规模与竞争实力,另外借助资本的力量,也利于完善公司内部的经营管理。

  不过,利元亨也颇为依赖主要客户。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利元亨对新能源科技销售收入分别为11480.36万元、31115.90万元和45098.2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50.14%、77.29%和66.19%。

  利元亨在招股书中表示,若新能源科技因自身经营业务变化或者与公司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对公司的采购量大幅下降,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较大波动。

  “单一客户集中度较高确实存在风险,但只要客户黏性依旧、客户发展较快、订单较多,这也不会成为问题;并且上市后,公司品牌度的提升也有助于其改善这一情况。”如是金融研究院宏观策略高级研究员葛寿净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根据招股书显示,利元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7.45亿元,发行不超过2000万股。利元亨计划将本次募集资金的5.67亿元资金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生产项目,1.28亿元资金用于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中心项目,剩余5000万元补充利元亨流动资金需求。

  质量试金石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从披露情况来看,包括利元亨在内的首批9家受理企业,在招股书中都特别突出公司的科技实力,对核心技术、核心人才、研发投入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风险提示中也多次提及面临的技术风险。

  葛寿净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首批企业的科创属性明显,全部属于科创板所推荐的六大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1/3。在9家受理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占3家,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领域各2家,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各1家。而且从首批的9家受理企业来看,都属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市场份额、研发技术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前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王骥跃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初步看,首批9家受理企业整体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受理并不代表监管态度,这才是第一步而已,后面还需要面临上交所关于定位和信披质量的审核,还有注册程序,最终还要接受市场检验。

  “首批企业可能有代表性示范意义,但这个代表性,应该理解为监管践行市场化、法治化理念的代表,而不应体现为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的代表。”王骥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王骥跃看来,一方面,科创板审核上市是注册制,上交所不对也不应该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发表意见或背书,符合定位要求、信披质量合格,就应该允许其发行上市,让市场去定价和挑选,如果还是依靠上交所来把关上市公司质量,那就失去了注册制改革的本意。另一方面,很多优质的科创公司还在犹豫观望中,或者在准备申请材料中,不能要求第一批一定是最好的。

  对于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的趋势,葛寿净表示,未来预期企业申报的数量会更多,但科创板也实行最严格的退市制度,有进有退。在新的规则下,优质的公司资产才会更受青睐,劣质的公司则无人问津,从而实现优胜劣汰。在这样的趋势下,申报的公司未来也将更为谨慎,因为它将成为其质量的试金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