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样本:碧桂园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

中国经营报

关注

  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样本:碧桂园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

  陈靖斌,童海华

  2月18日,酝酿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公布,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此外,规划纲要还提到要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更好发挥内地与香港、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的作用,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更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粤港澳科技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开放互通、布局合理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规划纲要多次强调科技创新,事实证明科技创新驱动对于国之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全国龙头房企,碧桂园早已积极投身智能制造,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产业。作为一家拥有近20万名员工、1300多名博士的企业,碧桂园投入巨资,建机器人谷,延请顶尖人才,做好孵化器,成立研发团队,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实用又物美价廉的高科技产品。此外,碧桂园还利用产学研生产的科技产品,将科技与农业高度融合,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

  科技引领的迫切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发明显。随着2018年“中兴被制裁”事件,很多人意外地发现身边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尤其是“芯片”都离不开美国高新技术,这也充分暴露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

  事实证明,规划纲要强调科技创新引领,有它的历史使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企业发出了很重要的信号,在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施展更多新的发展机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粤港澳大湾区定位特别强调科技引领,也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从原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通过科技驱动来实现产业转型。”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也表示。

  为了以科技驱动产业实现科技强国,同时打破技术封锁,科技创新引领在规划纲要的提出迎合了时代的发展需要。“中国选择了粤港澳大湾区,因为大湾区里面高科技发展支援全球;其次新兴产业高度密集,深圳、广州、东莞的产业集聚量很高,全球的手机约70%在粤港澳大湾区组装生产,所以说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新兴产业高度集中的城市群,对全球的经济复苏以及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会起到一个推动作用,能够打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胡刚认为。

  碧桂园科技创新率先试行

  “新一轮发展过程中,工业4.0、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发展迅猛。除了产业基础之外,珠三角地区还拥有良好的气候、生活环境、便捷的轨道交通,珠三角形成的一小时生活圈,有利于吸引高端制造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端制造业在珠三角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人口的不断流入。”碧桂园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作为房企的龙头企业,碧桂园率先入局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带动碧桂园产业转型。

  2018年6月,碧桂园·深圳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园,“这标志着集团跨界投资打造的首个机器人产业园,致力于机器人轻生产、创新加速、众创空间等产业整合,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化高地。”碧桂园相关人士认为。

  据了解,未来该产业园将作为重资产平台,以产业园区和科技小镇为依托,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助力智能制造的爆发式发展,为大湾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新机遇。

  事实上,碧桂园不仅要通过机器人发展先进制造业,还将机器人作为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的集成者,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018年9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政府与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机器人”)举行签约仪式,宣布机器人谷项目的正式落地。据悉,博智林机器人开发研制中的产品主要为应用于建筑、餐饮、物业管理、医疗、农业、智能家居、制造业等领域的机器人、智能设备及系统。

  在规划纲要落地之际,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已着手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

  2019年2月20日,在顺德(香港)投资环境推介会上,碧桂园旗下的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喜结连理”,签约共建“香港科技大学·博智林联合研究院”,旨在通过“香港科技+顺德制造”的强强联合模式,将顺德打造成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对此表示,香港科技大学计划在广州南沙建立分校区,可以进一步加深与顺德以及碧桂园的合作。碧桂园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则表示,对合作项目充满信心,非常期待。

  目前,碧桂园的机器人谷项目首开区已开建,预计2021年(项目交地之日起三年内)完成全部建设并交付,并在竣工后五年内达到100%设计产能。

  2018年9月,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到佛山市调研时指出,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广东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都具有重大意义,并在2019年1月29日广东省两会开幕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扎实抓好佛山‘机器人谷’等建设”。根据《佛山市推动机器人应用及产业发展扶持方案(2018年~2020年)》,佛山将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加快培育机器人产业发展,鼓励机器人广泛应用,推动佛山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科技兴农 优化民生工程

  事实上,碧桂园不仅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还将发展理念回归本位,以人为本,推进民生工程,旨在通过科技兴农缩小城乡贫富差距。

  “未来,碧桂园要打造科技型农业。湾区农业要发展,应该是为传统农业植入高科技元素。”碧桂园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8年5月,碧桂园农业正式成立,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自此,碧桂园将科技型农业定位为发展科技型农业、平台型农业、国际型农业,打造从研发、生产、市场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在农业领域,碧桂园农业的规划蓝图是将科技与农业的高度融合,从土壤、种子、品质到生产流通的全过程,农业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变成集约化经营,农民将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链中拥有体面工作的新型职业农民。”碧桂园农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按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求,湾区各城应鼓励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经济体系。

  事实上,为了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碧桂园农业在湾区城市也作了一系列的项目布局。

  2018年8月,碧桂园农业的德庆贡柑产业园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启动,将协同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建设集核心高标区、种植示范区、加工集散区、产业辐射区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园,以科技引领,生产好吃、安全、便宜的农产品,培育当地贡柑产业一线人才,打造产业联盟,助力乡村振兴。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思路是以空间的力量带动各城产业的集聚,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由此,碧桂园农业还在广州市等多个湾区城市布局了苗米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助力带动湾区农业发展。此外,碧桂园农业还与华南农大、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都有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科技创新、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未来,碧桂园农业将会把这种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方式复制在各个试点项目中。

  大湾区机遇与挑战(小标4)

  产业资源配置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流动,由于一国两制的因素,对于港澳与广东的跨区域资源配置与金融市场流动的问题仍有待破解。有专家分析认为规划纲要出台有望提升金融市场互通互联。

  “粤港澳大湾区是整个大中华区里经济活力和金融市场整体发展最好的地区。规划的出台将使得这一地区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必将带来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程度的提升。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资源跨区域再配置,将使得这一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走向更高的水平。”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告诉记者。

  然而,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资源跨区域再配置,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并非易事。

  “大湾区不同于世界几大湾区,一个国家内有两种制度,不同的法律、不同的顶层设计、不同的货币,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资源整合的时候遇到很多障碍,尤其是要素资源的流动,如何能够顺畅、快捷和高效,这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像货币问题、税收问题、法律问题、体制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在三地大范围内的配置资源,要素流动、生产流动方面很难突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告诉记者。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在政协会议上对此难题也曾提议,“在政协的平台上,我曾就大湾区的相关内容提过5份提案,涵盖青年交流、税收政策、科技创新等方面。纲要对如何加强香港与内地的互联互通已作出了安排。”

  规划纲要提到,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

  “粤港澳虽处于同一个地理区域,且港澳已经先后回归祖国,但三地在方方面面仍存在较大差异,货物进出需要海关查验,人员往来需要港澳通行证,等等。这些制度障碍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明显不利。”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胡刚此前也表示。

  目前,规划纲要也提到已开始着手研究相关措施,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实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出入境、工作、居住、物流等更加便利化的政策措。

  对此,深圳市政协常委、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郁亮也曾公开建议,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申请对港澳直接投资的特别监管政策,同时加快对港澳投资的“放管服”改革。

  事实上,规划纲要也提及要开始深化“放管服”改革。“发挥香港、澳门的开放平台与示范作用,支持珠三角九市加快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制度规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加强市场综合监管,形成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纲要内容还提及,支持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大湾区创新型科创企业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入香港上市集资平台,将香港发展成为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