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地方两会已召开完毕 稳民企着重破解融资难题

中国经营报

关注

地方两会往往透露着各地发展的新讯息,因而受到市场的关注。随着2月18日下午,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济南闭幕,至此,全国31省区市的地方两会正式召开完毕。

《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对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梳理发现,多省已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不仅如此,多地再次强调民营经济发展,主要通过减税降费、改善融资环境及竞争中性三方面具体落地。其中,改善民营融资环境成为地方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工作。实际上,自去年10月以来,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尤其在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上。

受访企业界专家认为,多省纷纷将改善民企融资环境作为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希望能够通过融资环境的改善,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增加民企资金供应,降低民企融资成本。此类举措有助于鼓舞与坚定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发展信心,促进民间投资的加快增长。

着重改善民营融资环境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中和正道董事局主席周德文长期在温州第一线,对温州的民营经济非常有研究。他认为民企遇到的困难中一个最主要的就是融资难、融资贵,这个问题客观存在,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周德文认为,民营企业发展现在遇到了比较大的瓶颈,遇到了比较大的压力,但有六个方面会给民营企业带来红利,这包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等。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企业研究处处长刘兴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看来,民企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在市场准入与竞争上存在所有制歧视;二是在融资上面临差异化对待;三是研发投入意愿不强,技术上缺乏积累。金融具有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的功能,金融的有效支持可以更好保障甚至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越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是迫切,资金的有效供给对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越为重要。”

不过,华创证券宏观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对记者表示,“民企主要的发展困难是融资难问题,并非融资贵。”因为在她看来,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偏好比较谨慎。实际上,真正大的龙头民企在整个融资环境中并没有落后同等体量的国企,而出现融资难的问题可能主要是小民企,这是所有经济规律中都会出现的客观情况,因为在经济面临下行的压力下,银行担心出现坏账,对小民企的担忧可能会增加。

此次很多地方政府在两会中再次强调民营经济发展,且主要体现在减税降费、改善融资环境等方面。可见,这些措施正在成为解决民营企业所面临问题的关键。

201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全面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落实更大规模减税和更明显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社保缴费比例,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加快清零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

而在融资上,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设立10亿元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纾困救助基金,用好总规模200亿元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到2020年,民营企业贷款增加2000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增加1000亿元。

同理,2019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省市县建立民营企业纾困基金。

对此,刘兴国对记者分析称,“2018年下半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企业家信心出现一些波动,反映在宏观经济上,显然拖累了经济增速。尤其是与国有经济靓丽表现相比较,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刘兴国认为,各地政府纷纷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列入地方年度重点工作,一方面是对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另一方面也是当地稳增长的迫切需要。“必须解决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协同发展,才能有效夯实稳增长基础。”刘兴国说。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该意见也提出,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纾困,着力化解流动性风险并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刘兴国还告诉记者,“多省纷纷将改善民企融资环境作为促进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希望能够通过融资环境的改善,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增加民企资金供应,降低民企融资成本。”

经济学家徐阳也对记者表示,“民企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融资问题,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于其民营企业的性质,使其在融资方面天然的弱势,但民营企业在整个国家的作用却非常大。在此前的十九大上,政府表明其在我国的作用,即民企对国家的税收超过50%等,因此改善民企融资环境比较重要。”

在业界看来,十九大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迎来新历史机遇进入新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曾指出,民营企业用近40%的资源,创造了我国60%以上GDP,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有助提高民营企业家信心

强调民营经济发展,不仅体现在减税降费与改善融资环境,还表现在竞争中性上。据华创证券统计,近三分之二的省份明确提出有关竞争中性的内容,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在这方面,2019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019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盘活政府性存量资产、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不仅如此,2019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坚决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壁垒,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

这在受访企业界专家看来,此类举措都有助提高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

“竞争中性的提出与落实,对推动民企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刘兴国对记者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民企都在市场准入与竞争方面遭遇了不公平对待,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企的发展。国家多次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要在负面清单制度基础上深化市场开放,要破除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要加快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建立;民营企业家纷纷呼吁加快落实国家的决策与改革部署,为民企发展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因此在他看来,竞争中性政策的落实,无疑将鼓舞与坚定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发展信心,促进民间投资的加快增长。

徐阳也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对于民营企业歧视,在市场准入、审批以及招标等方面均有体现。因而他指出,如若国内可以改善对于民企的歧视问题,那么将会极大的提高民营企业家的信心。

周德文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重要阶段,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更需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同时也希望企业家在十九大后,努力抓住企业的发展机遇。

“民营企业家在新时代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将十九大精神更好地融入企业发展中去,抓住改革机遇、战略机遇与环境机遇。”周德文说,这要求企业家注重“四个方面”:一是树立“合作”意识,摒弃“个人”主义,注重团队协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摒弃“官僚”主义,注重客户优先;三是树立“创新”意识,摒弃“拿来”主义,注重逆向思维;四是树立“品牌”意识,摒弃“短视”主义,注重长远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