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寿险业“大扫描”:流年不利为哪般

经济观察报

关注

寿险业“大扫描”:流年不利为哪般

姜鑫

又到了春节后业绩披露季,上市公司外,保险公司也没闲着,它们开始通过偿付能力报告的形式提交2018年经营成绩单;这之前,银保监会亦披露了各家公司的保费收入情况,在各个主体都在求变的变革之年,寿险行业怎么样?

根据官方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人身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7246.5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389.3亿元,逆势实现同比增长24.1%,寿险业务主要受年金险大幅下滑影响同比减少3.4%。

业绩方面,春节前,中国人寿曾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18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约50%到70%;不到一周,幸福人寿交出了一份亏损近52亿元的偿付能力报告。在分析其原因时,权益类投资成了影响业绩的黑天鹅。

而利润指标之外,保险行业经历了怎样的流年?或许,通过保费收入和偿付能力报告可窥探一二。

保险业利润玄机——都是投资惹的祸?

对于一家保险公司来说,其经营目标少不了盈利、偿付能力、价值三个关键词。而无论对于公司自身和股东还是投资者、消费者来说,盈利都是关注的焦点。

1月29日,中国人寿曾发布一则业绩预告,有人用“白马翻车”来形容这则消息:公司2018年度业绩有所下调,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较2017年度的 322.53亿元减少约161.26亿元至225.77亿元,同比下降约50%至70%,业绩腰斩。彼时,恰逢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最后几天,诸多预亏公告中,中国人寿利润大腰斩格外抢眼。

就在市场开始关注寿险一哥成绩单时,另外一家上市保险公司——新华保险也发布了业绩变动公告:2018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与2017年同期相比预计增加人民币26.92亿元左右,同比增加约50%。利润预增过半的消息与中国人寿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资本市场上仅有的两家纯寿险业务的标的,无论是中国人寿还是新华保险,都可以说是关注寿险行业的一面镜子,巧合的是,两家公司均处在经历管理层的变动时期,不同的是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已经完成了由杨明生到王滨的更替,而新华人寿在经历董事长万峰辞职后将在3月份迎来新一轮董事会换届。

同样作为前10%的头部企业,两家公司缘何交出了不一样的业绩预告?

中国人寿表示,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权益市场整体震荡下行影响,公司公开权益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减少。而新华人寿业绩预增给出的理由是,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变更的影响。

2018年,上证综指、深成指以及创业板指全年分别下跌24.59%、34.42%以及28.65%,如此A股,真的是保险行业业绩的黑天鹅吗?

其实,无论是权益类投资还是折现率变动,保险公司所受的影响理应是一样的。在业内人士看来,不排除平滑业绩的可能性,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准备金、投资资产划分等方面有很大的平滑利润弹性。

但权益投资失利的确也给不少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

同样在春节前,幸福人寿亦在行业内引起关注。公司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公司净利润为亏损51.84亿元,而全年累积亏损额度达到68亿元。

关于出现亏损的原因,幸福人寿在回复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2018年资本市场大幅下行影响,幸福人寿的权益类投资出现较大规模的损失,造成公司2018年度较大幅度亏损。

同样,亏损额度仅次于幸福人寿的长城人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表示,2018年净利亏损主要是受上市权益类资产收益未达到预期和信用风险事件的影响。

然而,纵观已经披露的七十份偿付能力报告,不难发现,“权益投资”黑天鹅并未给行业带来太过负面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70家已经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非上市寿险公司合计实现盈利172.03亿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剔除新开业的市场主体,60余家寿险公司2018年净利润好于2017年。

具体来看,在非上市险企中,泰康人寿、阳光人寿、华夏人寿的盈利水平较高,泰康人寿达到119亿元,后两者则在30亿元以上水平。而亏损榜单上,除幸福人寿、长城人寿外,合众人寿、昆仑健康、国联人寿、天安人寿、招商局仁和人寿亏损额度在4亿元以上。

偿付能力之忧——资本照不进的现实

作为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的核心目标,偿付能力是影响公司财务稳定的最大风险,也因此,偿付能力报告的“体检”结果是判断一家公司健康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近期,监管部门曾下发通知,要求各保险公司在2018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数据的基础上,在六类压力情景下分别测算该季度的偿付能力相关指标。其中就包括权益类资产下跌情景,公司持有的境内上市公司股票、股票基金等认可价值下降等情形均被考虑在内。

偿付能力披露中,又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呢?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70家寿险公司披露了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仅看综合偿付能力指标,较上期结果有所增长的寿险公司仅有31家,不足一半。

2018年第四季度,两家公司为达到监管要求的偿付能力标准。“中法人寿”因为两个偿付能力指标(均为-7738%)垫底未达标,另一家险企吉祥人寿因风险综合评级评定为D类登上榜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2家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50%,逼近监管红线,5家公司核心偿付能力低于100%。

数据显示,综合偿付能力方面,除中法人寿外,百年人寿和珠江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仅为100.65%以及104%。天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弘康人寿等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不足130%。

核心偿付能力方面,除中法人寿外,前海人寿以70.33%垫底,百年人寿、珠江人寿、幸福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夏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均不足100%。

偿付能力的达标与否,直接关系到寿险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资产和资本用于当期和长期的保险金赔偿和给付。往往一些业务拓展过快但资本金未能得到有效补充的公司会在偿付能力上面临压力。

在银保监会最新披露的2018年保费收入排名情况中,华夏人寿2306亿元的规模保费排在行业第四位,市场份额6.03%;富德生命人寿、天安人寿则分别以1276.74亿元以及808.59亿元的规模保费排在第9位和第11位;前海人寿、君康人寿以及百年人寿分别以501.19亿元、486.81亿元以及437.09亿元的规模保费排在第15位-17位。

以业务一路高歌猛进的华夏人寿为例,2014年,华夏人寿保费规模冲至行业第七位,2015年则进入前五行列,自此一直保持。但在2015年以后,华夏人寿却并未进行过增资,而目前,公司股东受限,增资难以进行,公司偿付能力压力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偿付能力末位名单里亦发生了变化:自2016年一季度开始便深陷偿付能力指标泥潭的新光海航人寿已经“脱离苦海”。

由于股份转让以及增加注册资本获批,迎来新股东的新光海航人寿的注册资本由5亿元上升到12.5亿元,公司的偿付能力也在2018年第三季度呈现新的面貌:2018年三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8年二季度末的-421.3%飙升至721.5%,2018年四季度末有所降低,但也维持在62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