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际对气候公约的信心何以降低

经济观察报

关注

  国际对气候公约的信心何以降低

  在欧洲,重振经济并不是人们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气候变化这一议题也被提到了醒目的位置,并引发了政策制定者、企业家、消费者们的担忧。

  在不久前的瑞士达沃斯论坛上,气候变化的问题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十年前,与会者们担心的是经济和金融体系。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在相隔一个大西洋的美国中西部,近9000万人遭遇着因气候变化带来的零下27摄氏度或更低的气温,其中2500万人遭受着零下33摄氏度的刺骨寒冷。

  意识到了环境问题重要性的人们迫切希望能改变现状。威尼斯时间2月8日,第五届国际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威尼斯国际大学(VIU)拉开帷幕,本届会议旨在讨论如何进一步带动社会参与以促进各方实施脱碳行动。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欧洲也日益突出。法国巴黎正经历着50年以来最大的骚乱。这场始于2018年11月17日的“黄背心”运动,正是由于法国总统马克龙为履行《巴黎气候协议》而上调燃油税,引发了民众的不满。

  如何调和各方矛盾成为环境保护的关键。“国际组织、企业、普通消费者们······社会的不同层面都应该参与其中,而不仅仅是政策制定者。”前欧盟委员会委员长ConnieHede-gaard在对经济观察报如是说。她同时表示,想实现低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必须研究交通运输、农业、建筑等各个部门,规划城市投资政策的方式。

  脱碳行动

  在意大利马可波罗机场的停车场里,类似Smart这样的小排量汽车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法国巴黎的街头,在蒙田大道附近的一条街上,小排量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穿插着停在路边的停车位上,不远处还有一排绿色的共享单车,甚至还能看到橙色的摩拜单车。

  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共享单车——这就是欧洲人的脱碳生活。甚至当地政府都在鼓励节能减排,比如法国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继续提高燃油税,以推广新能源车辆,减少空气污染。

  如果面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压力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思考的问题,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选择在脱碳方面另辟蹊径,寻求环保的替代性合成燃料。奥迪总部E-fuel项目负责人Dr.HermannPengg对经济观察报介绍,奥迪正在研究净化废水,并从废水中产生低成本、低排放的汽车燃料,将排放(CO2、CO、HC)减少30%至60%,并能产生电力和热量。他同时指出,相较于普通燃料,该燃料的生产费用比较昂贵。

  在意大利,一些公司早已开始关注脱碳方面的问题。一家名为Alcantara的意大利企业早在十年前就在公司生产过程中引入了“碳中和”的概念,该公司产品用于汽车、电子消费、室内装饰等。Alcantara主席兼首席执行官An-dreaBoragno介绍道,公司有关碳中和的生产,是在尽全力去减少每一个环节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如在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和第二个环节,将碳排放相互抵消;同时,公司也在与其他的一些组织和机构合作,去做更多的有利于碳中和、进行抵消的一些项目。

  “中国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AndreaBoragno表示,公司目前在中国的销售占20%,依然供不应求,将来这个占比还会增加。他注意到,中国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议题,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机遇和商机,也是他的信心来源。在他看来,中国消费者已经做好了准备,为低碳的产品买单。

  新面孔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威尼斯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少了一些面孔。包括川崎重工等在内的一些日本企业在讨论席和演讲台上消失了。此外,照旧没有出现的是美国政府官员。

  代替日本企业出现的是中国面孔——尹博就是出现在研讨会上的年轻的中国演讲者之一。他热情洋溢地介绍了中国在低碳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尹博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欧洲办公室副主任,他所在的合作组织旨在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推动实现联合国“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尹博来欧洲工作已经有约一年的时间,这期间他奔走于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波兰、法国、卢森堡、英国等各个国家,力图建立与欧洲国际组织、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交流渠道。他对经济观察报介绍,中欧在能源领域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合作前景,全球能源互联网建成后,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

  尹博介绍,按2050年清洁能源占80%计算,每年可替代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可减排二氧化碳667亿吨、二氧化硫5.8亿吨;全球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可控制在115亿吨左右,仅为1990年的二分之一,从而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力量不容忽视。“有人知道有多少新能源汽车正在中国运行吗?”DNVGL集团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BjornKj.Haugland对台下的观众说:“400,000辆,而这个数字还在增加,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这意味着中国与欧洲一样正在为应对气候变化、为脱碳作出贡献。”

  与会者的担忧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能否实现?与会者普遍对此缺乏信心。

  经济观察报采访的多位企业界人士、环境气候专家认为,现在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更具备可实施性。

  是什么让与会者降低了预期?

  与会者们担心的是,处于多事之秋的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许无暇再顾及到环境保护问题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公司副总裁BjornOttoSverdrup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非常混乱的状态。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学和生物进化教授SimonA.Levin认为,美国应该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领域承担更多的责任,而目前它做得“还远远不够”。同时他也指出,美国的企业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来实现对于环境保护,特别是在低碳经济方面的承诺。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欧洲也日益突出。如何在政策实施中调和政府、企业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成为与会者关注的重点。ConnieHedegaard介绍,最近欧盟已经提出了到2050年零排放的提议,在一些最近举行过选举的国家,这已经被提上了选民的议事日程。这说明,人们是关注气候问题的。问题在于,政策制定者不仅仅要关注气候问题,更要让普通人理解这件事。这对政策制定者来说具有挑战性,因为人们经常会感到没有安全感。“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或政府要考虑如何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发展社会经济,并以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方式来做。”ConnieHedegaard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