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18是信托业的水逆年!有人在沉沦有人在飞升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来源:用益研究

2018年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颇感“寒冷”,信托亦不例外。

超60家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逐渐披露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近6成信托机构2018年净利润相较2017年出现下降,其中,华融信托降幅超90%,中粮信托、新华信托降幅超80%……

2018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通道业务的监管,推动金融去杠杆,信托通道业务规模明显减少,行业承压明显。

一、净利润排座次

虽然安信信托、陕国投信托、山东信托三家上市信托公司业绩尚未披露,信托公司的营业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等排名并非最后结果,但是各家信托公司在银行间市场披露的未经审计财务数据,可能与年报数据有些许出入,也足以引起从业者关注,代表了60多家信托公司大致的业绩“沉浮”。“赚钱”与否是衡量信托机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2018年,不仅近6成信托机构净利润下降,“头部”信托机构也受到波及,净利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截至目前,2018年最“赚钱”的信托机构中,中信信托、平安信托、重庆信托“稳”做前三把交椅。中信信托净利润超34亿元,平安信托净利润超31亿元,重庆信托净利润超30亿元。而目前,净利润超30亿的也仅有这三家。

尽管如此,“头部”的信托机构之中,中信信托同比降低近3%,平安信托净利润同比降低18.7%,重庆信托同比降低9.1%。

净利润在第二梯队的信托机构中有华能信托、华润信托、中融信托。华能信托净利润超24亿元,华润信托、中融信托净利润超21亿元,相差不大。目前,净利润在20亿至30亿元的信托机构中仅有这三家。

净利润在第二梯队的信托机构中,华润信托净利润同比下降1.5%,中融信托同比下降23%,而华能信托净利润却同比增加15.9%。头部公司由于基数大,受到影响更大,总体来说稳住了就是好事。另外,安信信托业绩也比较受关注,因为,2017年其净利润在行业排在第二名。但是,据安信信托2018年三季报披露,因为投资上市公司印记传媒“失利”,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下跌69.5%,净利润更是暴跌99%。虽然安信信托2018年全年业绩尚未披露,但是恐受影响也比较大。

长安信托一向在财富端布局受业内认可,不过2018年,它的净利润仅为3.8亿,下滑超60%。不仅“头部”信托机构受整个行业影响出现下滑之势,2018按照目前披露数据净利润“垫底”的信托机构的净利润下滑更加明显,均超50%。

中粮信托净利润下滑超80%,华融信托净利润下滑超90%,新华信托净利润下滑超80%,华宸信托净利润下滑超50%。华融信托净利润在2017年排名尚且在“中下游”,2018年底,华融信托净利润排名基本“垫底”。

2018年,在实体经济承压,资管新规“降杠杆、去通道、限非标、破刚兑”的背景下,行业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和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而随着信托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不同信托公司之间的发展差距迥异,行业前十的信托公司亦出现分化。中信、平安等传统头部公司的经营利润保持稳健态势可谓不易。

二、典型龙头信托公司业务解析

虽然“头部”信托机构与中下游信托机构的净利润等指标相距较大,一方面与公司历史发展背景有关,一方面也与公司的经营管理战略布局有关。

虽然信托业2018年受监管影响较大,行业承压明显。但是,中融信托、平安信托等“头部”信托机构仍然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

平安信托业绩领先,与公司在风控方面的投入和付出有很大的关系。平安信托为加强公司的风险管控,2018年平安信托依托平安集团领先的科技优势,通过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引入风控,构建了“1+6”智能风控平台。该平台是行业首个智能风控平台,有助力行业提升整体风险管理系统化水平和主动管理能力。

虽然平安信托净利润下降,但平安信托主动进行了业务转型升级,并基于对宏观经济的专业判断,重点进行了业务布局而非价值兑现;同时,公司也采取偏保守的风险策略,对资产选择更加审慎,重点发展符合国家导向和实体企业需求的业务。

另外“头部”信托机构中的中融信托也较有代表性。中融信托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8.74亿元,较2017年的65.33亿元下降 6.59亿元,降幅10.09%,仍居于头部地位。

对于2018年业绩表现,中融信托此次财报中的其他收入上升明显,而从往年年报推测,其他业务收入中发行收入应该占有较大比例。从实际情况看,中融信托的直销团队中融财富发展较早,目前已相对成熟,这也成为公司重要的新增长点。

从行业发展历史看,因信托公司以产品创设为核心,资金端主要靠其他金融机构代销。近年来,直销渠道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不断招兵买马、加强财富管理业务建设,加快在经济发达、高净值人口密集的一二线城市布局。对于2019年,中融信托在家族信托、消费信托、城市更新等领域发力仍将是2019年的重点。

三、逆势增长“黑马”涌现

尽管2018年近6成信托机构净利润下降,但是也不乏净利润逆势增长的“黑马”信托机构。

净利润排名在10至20名的信托机构中,其中,中海信托净利润近16亿元,逆势同比增长超145%,目前排名在前15名;光大信托超净利润近10.7亿元,逆势同比增长102%,目前排名在前20名。

昆仑信托、湖南信托、爱建信托净利润同比增长也均超15%,云南信托净利润同比增长也超19%,华澳信托和吉林信托净利润同比增长也均超35%。另外,2018年净利润在TOP10的信托机构中,五矿信托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增长超46%;外贸信托、江苏信托净利润均接近为20亿元,同比增长也均超20%;建信信托、中航信托净利润同比增长也均超10%。

中海信托、光大信托、云南信托逆势增长的原因为何?逆势增长的背后多与公司的战略发展部署,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直接的关系。

信托公司业绩大幅度上升,首先从常理上来讲,不太可能是以往的公司本身传统模式的一个扩大再生产,如果是简单的扩大再生产的话,肯定是不会有这样增长幅度。一定是在战略思路上面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或找到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新的领域。

四、信托财富管理业务亟需发力

信托资金端逐渐承压,财富管理业务亟待发力破局

一方面,长期以来以传统的同业通道业务、兜底保本保收益等为代表的机构间合作一直是信托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超过三分之二的信托业资产管理来自于商业银行等同业机构。伴随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系列监管制度正式落地实施,“破刚兑、去通道、去嵌套、去杠杆”等监管原则正被严格实施,今后来自机构客户端的通道业务、资金池业务等必然日趋萎缩。

另一方面,零售端客户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意识尚未完全形成,对于信托产品净值化管理的认可度、接受度仍要较长时间,刚性兑付的打破将会导致信托产品相对优势和吸引力的一定下降;同时个人合格投资者门槛的较大幅度提高,既导致存量客户的大量流失又增加了新增客户的拓展难度,对信托产品的发行销售带来一定不利影响。综合来看,信托公司在资金来源端正面临多重压力,一旦资金端无法有效支持满足资产端,将会承受巨大的盈利、发展乃至生存危机,如何有效破解愈发严重的“资金荒”已成为确保信托公司实现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命线。

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持续推进,社会和居民财富经历了长时期的快速增长阶段,多元化的收人分配格局也已逐步形成,社会财富红利成为信托等金融资管机构未来长期保持稳健发展的最大利好。与之相对应,国内财富市场呈现规模可观、增速明显、需求旺盛、长期向好等特征,在广大金融资管行业转型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市场拓展价值。

目前包括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多类金融机构均看好财富管理的广阔前景,充分发挥优势,积极试水布局。作为信托业回归本源业务的重要方向,自2012年起,银监会等监管机构便开始发文支持信托机构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广大信托公司亦将其作为对外宣传的创新发力点,但受区域位置、受众群体、人员成本以及资源匹配等多重因素制约,信托公司在财富管理的产品设计、管理运营、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并未有效发挥行业制度优势,亦未形成综合竞争力。在市场争日益激烈,产品、服务、渠道、模式等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的背景下,如何发挥优势、补充短板,走出一条特色化的财富管理之路,是信托公司亟待深入研究和有效破解的问题。

(本文部分节选自用 益 信 托 网、经 济 观 察 报;节选文章作者:冀 相 豹 , 蔡 越 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