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水皮杂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韧性、弹性和柔性

华夏时报

关注

水皮杂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韧性、弹性和柔性

关于韧性的说法最初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资本市场的描述里面:“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交易制度,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实践注册制,尽快落地。”

资本市场既然被推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公告中占的分量如此之重,文字的篇幅自然也就不会少,事实上在经济改革的议题中,资本市场占了三分之一,同时也是金融改革部分的重头戏,占了四分之三的篇幅,做这样统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证监会的副主席方星海。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的讲话中,这位副主席特别提醒大家,关于有活力、有韧性的提法是个新的提法,而且是个非常全新的提法。

有活力、有韧性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一是市场要参与者非常充分,二是交易非常活跃,三是定价合理。尤其是定价合理,必须建立在前面两者基础上,定价不合理这个市场就不会有韧性,外面来点冲击,此资本市场稍微要摇晃一下,稍微有点涨跌,但是马上又恢复正常,这叫做有韧性。经济上有一些波动,我们资本市场当然有反映,不会有所反映就塌下来,不会。

其实,所谓韧性在我们一般的投资者认识中就是有上有下,有涨有跌,又能屈能伸,双向波动,所谓弹而不破视为韧。

并非偶然的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召集座谈会回应马云讲话“刺耳”时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方式亦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表述,“我们提出保持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意味着我们允许经济增速有一定的弹性浮动,但不能大起大落,更不能断崖式下跌”。

听话听音。不管是韧性还是弹性,表述的意思大体是相近的,也是过去没有的,怎么理解?

首先,这意味着我们对经济增速减缓和市场波动的容忍度在提高,耐受力也在提高,韧性与刚性相对应,弹性与死性相对应,这种认识是尊重规律的表现;

其次,正是基于对韧性和弹性的认识,所以我们在现实的调控中可以自我减轻、避免急功近利、急扯忙慌、病急乱投医;

再者,基于以上的认识,市场调节的作用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自主意识才有可能充分显现,市场走势更真实体现投资者的选择。

同样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论坛上,午餐时间演讲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在产出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结论是,我们的投资要从数量追求向质量追求转化,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意味着我们的M2和社会融资规模中长期是放缓的,宏观条件你要适应这样经济转型,需要金融体系要完善公司治理、优化结构,同时更多的依靠价格,去杠杆的关键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资本的回报率。

徐忠的话说得非常委婉,并非他一贯的直来直去的风格,因为他知道这并非是市场愿意听到的真话,伤人的真话;所以绕来绕去,在一些专业名词上打转转,听懂的也就懂了,听不懂的也无所谓,反正他预警了。

市场要有韧性,经济要有弹性,社融要有柔性,一定程度上讲的是一回事,在新旧动能转换完成之前,在GDP增速的换挡期、产业升级的转型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这所谓三期叠加没发生实质性变化之前,我们要降低预期,不搞大水漫灌,中央是认真的,不是说说而已的,更没有打左灯往右转,别想多了。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弦不必绷那么紧,放松,放松,放松,天塌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