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改革开放40周年:百人名单里透露的中国“第一次”

新京报

关注

百人名单里透露的中国“第一次” | 改革开放40周年

今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举行。会上,宣读了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人员名单。他们都是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是来自科技、工业、经济、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的佼佼者乃至开创性人物。

知道君(xjb-jingshier)特别选出百人名单中的十位杰出人物,通过他们的经历和贡献,来看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许多“第一次”。

程开甲

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

程开甲是我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两弹一星”元勋之一,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

上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我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我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我国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

他指导建设了我国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

程开甲曾度过20多年“罗布泊时间”。在罗布泊,他参与组织指挥了我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等各种类型核试验30多次。他带领团队解决了包括核试验场地选址、方案制定、场区内外安全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难题。

“我从事核武器事业至今,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为人民贡献,为国家贡献。”程开甲说。

屠呦呦

首位诺贝尔奖中国本土科学家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女性……当85岁的屠呦呦出现在2015年诺贝尔奖获奖名单中,这位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三无”科学家,吸引了世界目光。

因为发现青蒿素在治疗中的应用,显著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摘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桂冠。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我是一个为青蒿素或者说是为诺贝尔奖而生的人。”站在领奖台上,屠呦呦回忆起自己在襁褓中的时光: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我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我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我取名呦呦。不知是天意,还是某种期许,父亲在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又对章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自此,屠呦呦与青蒿素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标志着人类抗疟步入新纪元。以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ACT),是国际抗疟第一用药,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被写入报告。

袁隆平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说,他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扫把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那么大。然后,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面乘凉……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50多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他成功研发的“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使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对袁隆平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杂交水稻被推广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他因此被海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南仁东

“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

群山之中的“天眼”就像一口“大锅”,然而,这口朴素的“大锅”却对中国意义非凡。“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时代”正在开启。

这一切荣耀离不开一个人名:南仁东。

南仁东1945年出生在吉林辽源一户普通家庭。1963年,他以吉林省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自此开启了他的天文探索之路。

1993年的一次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有科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构想。南仁东萌生了中国自主建造世界级射电望远镜的想法,他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1994年7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概念提出。

从1994年到2016年,22年,8000多个日夜,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南仁东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望远镜的梦想,帮助中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孙永才

“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

比“和谐号”还要长十年的使用寿命,400公里以上的最高运行时速,更低的风阻和更高的防碰撞能力,整车2000多项监测点还可以全面检测列车安全…… 2017年9月21日起,“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首次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重新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中国速度”应运而生。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复兴号”高速列车研制的主持者孙永才。

孙永才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 从2004年开始,孙永才主持研制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列车,通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和十项配套技术,“复兴号高速列车迈出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把复兴号打造成新时代的“国家名片”。

此外,他还参与统筹实施南北车重组整合工作,开创了国内两家同为“A+H”上市公司重组的先河,为央企重组和改革发展探索出了全新模式。

叶聪

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9时7分,深达7020米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一片漆黑,由叶聪驾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悄然抵达。

这是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也是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那天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自己深度参与到了国家科技进步的进程中,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事后回想,“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叶聪有些激动。

“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叶聪功不可没。2003年,刚刚工作两年的叶聪以助理工程师身份担任“蛟龙”号总布置主任设计师,也是该项目最年轻的主任设计师。2016年,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正式立项,37岁的叶聪正式挂帅总设计师。

出于对载人深潜事业的热爱,叶聪主动肩负起试航员的重担,作为主驾驶员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戴明盟

第一个在辽宁舰起降的飞行员

“舰载机飞行员都是数学家,苛刻的现实条件要求我们的飞行动作必须异常精确,我们的目标就是把飞行技术练成肌肉记忆。”戴明盟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2012年11月23日,在试飞员队伍进行了8600多架次的起落之后,戴明盟首次进行了航载机起降辽宁舰的尝试,他成功了!

航母的飞行甲板,是国际同行公认的“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2011年,自我国正式对外宣布改建第一艘航母以来,国际各方舆论甚嚣尘上。有外国专家预言,“驾驭航母,中国至少要用10年时间……”

当时,中国还没有一位曾在航母上起降的舰载机飞行员。短短一年时间,海军舰载战斗机试飞部队组建完成。由戴明盟、邹建国等人组成的第一梯队,开始在训练中摸索,逐渐总结出总结出了“看灯、保角、对中”等驾机着舰的要领。过去我国从未拥有航母,当然就没有指导舰载机飞行员起降的“教练员”。他们自己把自己从学员训练成了教员。

戴明盟不仅首度完成驾机在辽宁舰成功起降,更是第一个取得航母资质认证的中国飞行员。他带领团队探索实现了舰载战斗机由试飞试验向战训值班转变,培养了一支精干专业的舰载战斗机飞行指挥员和教官队伍,推动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培养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能够独立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少数国家之一。

包起帆

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

港口装卸自动化的创新者,我国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推动者……包起帆是一位从“小改小革”中走出来的“改革先锋”,也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的缩影。

上世纪70年代,包起帆只是上海南浦港务公司的一名普通机修工,看到起重机钢丝绳磨损严重,包起帆琢磨着一定要“改一改”。包起帆的第一个“小改革”——“变截面起升卷筒”,就使起重机钢丝绳损耗从一个月换3根减少为3个月换1根。

上世纪80年代,港口进出口货物量不断增大,仅靠人力装卸货物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包起帆又一次开始了他的“小改小革”。“抓斗”系列的成功研制,全面实现了装卸机械化,彻底改变了我国港口木材、生铁、废钢等货物装卸工艺的落后状况。“抓斗”成果出口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国家创造4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1996年12月15日,我国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在龙吴码头诞生。这个“第一”的推动者正是龙吴港务公司经理包起帆。在研究港口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包起帆认定了发展内贸集装箱的方向。在包起帆的推动下,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我国首套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散矿装卸设备系统、集装箱-RFID货运标签系统国际标准接连诞生。

走过干事创业的40年,包起帆说,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发明家,他的每一次“小改小革”都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势才得以实现的。

王永民

推动汉字信息化的“王码五笔字型”发明者

王永明认为自己是一个“职业发明家”,“我会不断地有所创造。”

1943年12月,王永民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鸭河工区的一个贫农家庭。1962年参加高考时,他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给他上课的老师是华罗庚、严济慈、钱学森、马大猷等人。在中国科技大学的6年里,他聆听老一代科学家的教诲,养成了科学家必备的严谨的思维习惯和认真态度。

在研究产品的日子里,王永民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很少有休息的日子。他创立汉字键盘设计三原理及数学模型,1983年发明“王码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他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决了进入信息时代的汉字输入难题。

1998年,他发明了中国第一个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能同时处理中、日、韩三国汉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98规范王码”,推动了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同时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汉字键盘输入的“全面解决方案”及其系列软件,成为我国汉字输入技术发展应用的里程碑。

王永明形象地将他获得的荣誉称为小孩子做作业,做得好了,妈妈给煮个鸡蛋,如果下次做得不好,鸡蛋就没了。对于这些荣誉,他既很看重,又很看轻,他明白,永远都不能躺在功劳本上睡大觉。

许海峰

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

“砰!”当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射击场上,左手插兜、右手持枪的中国选手许海峰扣动扳机,射出最后一发子弹,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就此诞生。

这是中国奥运史上金牌榜和奖牌榜“零的突破”,拿下“中国首金”的许海峰进入国家队只有一年时间。

“中国奥运金牌第一人”,这样的称号从此和许海峰如影随形,更在之后的十年里,伴随他拿下一个又一个金牌。他也成为中国体育射击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等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1996年,荣誉等身的许海峰正式宣布退役,开始担任中国女子手枪组主教练。退役后的许海峰找到了人生新靶场。转任教练后,他创新训练方法,先后培养出李对红、陶璐娜等多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被称为“金牌教练”。

2004年年底,从事了20年射击运动和教练工作的许海峰,调任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担任该中心副主任,工作之一便是分管现代五项队。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现代五项队进步神速。在2005年的波兰现代五项世锦赛上,钱震华收获了中国运动员的第一枚现代五项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