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18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举办 专家学者共论金融风险防范

央广网

关注

2018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举办 专家学者共论金融风险防范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记者张茜)今天(5日)上午,2018北京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房山区互联网金融安全示范产业园举办。会上,专家学者就“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进行主题演讲。

图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在金融领域,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科技驱动的各类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账户和数据的关联性、交叉性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和产品上线交付的速度持续加快,各类金融资产的转换更加便捷高效,金融活动的实时性和不间断性越发明显。

关于如何稳妥地发展金融科技、做好金融安全和风险防范等问题,李东荣介绍,一是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金融科技发展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二是严格遵循客观规律,金融科技发展要注重遵循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唯技术至上,过高估计新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效益,也不能忽视技术发展的趋势,缺乏前瞻性的战略应对和布局;三是紧密结合业务需求,金融科技不能离开金融场景和业务需求,空谈技术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应该审慎地选择相对稳定成熟与业务发展契合度较高的数字技术;四是要大力发展监管科技,金融监管与创新发展总会是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动态博弈和螺旋式上升中寻求平衡,监管科技是金融科技应用的重要方面,也是应对金融科技挑战的重要举措,我们应该按照国家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方向要求,推动金融监管与科技深度融合,依托数字化监管协议,实时化数据采集,智能化风险感知等科技手段,优化金融监管流程,提升金融监管效率。

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认为,制定正确的开放战略和加强国际合作是在复杂环境下保持经济开放并平稳发展的重要策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同时也要树立底线思维,经济全球化它是个双刃剑。”隆国强在会上说,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不是简单的一开了之,而是要防范开放带来的风险。

此外,隆国强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要防范金融风险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在一个相互依赖越来越强的变化了的世界里面,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要继续在全球化进程中防范风险趋利避害,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协调。”隆国强说。

图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上午的会议中提到,防范金融风险需要加强政策协调。李扬表示,当前高杠杆仍是金融风险源头,去杠杆应该是一项长期政策。他说:“无非是说各项政策有轻重缓急之分,去杠杆的节奏放慢一点不是说政策转向了,而是说要注意保持好协调。”

在资本市场领域,李扬表示,在科创板呼之欲出之际,各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要考虑与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的协调。科创板的成功需要各个市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李扬还认为,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是未来大方向,但是在规范发展过程中,既需要监管和资管行业发展的协调,也需要很多部门之间的协调,还需要考虑过去和现在、现在与未来的协调问题。

图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在国际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要着力防范金融风险,警惕“明斯基时刻”。“从2011年开始,就有许多人预言中国将出现金融危机,但是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和资本金三个方面来看,中国目前并未面临‘明斯基时刻’。”余永定说:“只要我们自己不犯不必要的错误,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资产价值仍将平稳增长。”

不过,余永定也表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在下降。他认为这是因为过去中国房地产投资过多。

余永定认为,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向金融系统传导可以在资产、负债和资本金三个环节下功夫。如政府在特定条件下要干预市场,防止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通过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通过债转股等方式优化负债结构等。

图为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认为,在商业领域,特别是在金融业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时,需要在决策和实践中统筹考虑业务的适用性、技术的成熟度等各方面问题。第一,当前区块链技术更适用于跨机构的业务合作以及数据共享的业务场景,比如平等开放的联盟链应用模式。在应用场景的探索和试点的过程中,他认为比较可行的思路是,将应用重点聚焦于并发度不高、吞吐量较小、信息敏感度比较低的轻量级业务场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持续发展,再逐步应用于其他的业务场景。第二,尽快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区块链技术在系统稳定性、应用安全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业界广泛认可的通用标准。例如是否可以考虑采用硬件加密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加固,如何有效管控智能合约的安全漏洞风险,如何提供有效的数据检索和分析技术等。他指出,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一些不同业务领域的核心企业都希望能够控制相应的区块链创新底层平台的主导权,如果这种现象发展下去,会带来某种程度上的技术垄断、信息数据垄断。

第三,充分解决区块链系统的效率问题。在实践中,区块链技术能否得到大规模应用,核心问题在于规模和效率。在链上的节点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系统性的性能和处理效率,是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央广网发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脱媒的速度在加快,国家风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开放将对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结构带来全方位影响。

吴晓求认为,中国的金融变革目前有三种力量在推动,第一是市场脱媒的力量,主要是脱传统金融机构融资的媒,也就是去中介化。第二是基于技术的渗透或者技术的颠覆性的影响,技术的全面渗透和颠覆性的影响将会使得金融风险的业态发生变化。这要求我们要提高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安全的认知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化的监管,同时提高对新风险的识别能力。第三是开放这一制度变量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结构带来全方位的影响。金融危机在不同国家由于开放度和对经济依存度的差异,这些国家的金融危机发生的逻辑过程、相互感染相互交织的程度都不一样,而非常重要的变量是它的外部性,就是它的开放。

吴晓求指出,金融监管最重要的职能不是消灭风险甚至不是防范风险,而是收敛风险、衰减风险,目的是让出现的风险处于衰减的状态,这是金融监管最重要的职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