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评论:抨击民众存款搬家 不如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新京报

关注

改善居民存款还需从银行存款利率着手 |新京报财讯

莫开伟

央行最新发布的2018年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新增存款5352亿元。从存款结构看,当月新增的存款主要来自企业部门,住户存款即居民存款则大降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

中国家庭存款大幅走低是喜还是忧?在笔者看来,一半以上家庭零储蓄并非全是家庭高负债和超前高消费意识造成的,也并非全是坏事。我觉得在当前中国,一半以上家庭存款消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理财观念的变化,也就是从原来热衷储蓄、看银行存折上的数据向投资理财方式转变,这是历史性转变和观念上的质的飞跃,它是民众投资理财意识的真正觉醒和提高,这是一种积极可喜的变化。

因为这种转变,民众少去了财富缩水之苦,有了防范通货膨胀的能力和底气,因为将大量节俭、节约剩下的钱全部存放在银行里,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家庭财富的数字在不断积累和增长,而实际上却是在不断减少,购买力在不断下降。我国银行长期来实行的是负利率政策,存款利率水平一直都比实际物价指数低很多,存款时间越长、存款越多,财富缩水也就越多,使民众永远难以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显然,民众储蓄观念的变化是我国储蓄存款负利率政策催逼和通货膨胀挤压而做出的合理投资转向;且高度发达的金融科技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导入金融领域,催生了大量新兴金融业态,比如P2P平台,还有企业发行债券、政府发行债券及股市等等投融资渠道的出现,给民众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投资渠道,更为民众实现从储蓄存款到投资理财的转化提供了现实可能。

因而,对于民众这种从储蓄观念向投资理财观念的转变应予积极引导和鼓励,而不是进行舆论上的抨击或采取其他非市场手段进行遏制。当然,这种家庭储蓄存款变化对银行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毕竟会造成银行大量存款的流失,使银行组织存款的能力大大下降,加大银行经营的压力;尤其它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银行机构组织存款的能力,使得银行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也会呈减弱倾向,对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带来一定难度。

而银行机构要改变目标这种存款被动现状,还得从存款利率上着手,充分利用央行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放开限制的政策,对民众存款提高利率;或者政府决心消除存款负利率政策,对民众存款重启保值补贴政策。

莫开伟(财经评论人)

编辑:杨梓铭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