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金刺猬答辩之梅东亚:2018投资策略还是短久期高评级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讯 5月25日消息,由新浪财经和华创证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私募基金业金刺猬奖上海答辩会今天举办。茂典资产执行董事 梅东亚作为金刺猬入围候选私募代表并发言。   

谈及2018年宏观一季度宏观数据,梅东亚认为其实表现并不是太好,“但因为消费占GDP的增速绝对是主要贡献了,所以经济也不会大幅度下滑。”在他看来,2018年有可能超预期,“或者有偏差的是CPI,因为现在看美国来看的话,CPI比预期的高一点点,所以加息的速率,加息的步骤都会快一些。”

而国内其实随着原油的价格,大宗商品上涨,特别是农产品一直处于底部,“如果是今年下半年价格上涨的话,CPI有可能会超预期,这个是我相对稍微担心一点的地方。”另外金融机构的资产端在增加而负债端在减少,对于银行来说未来压力肯定越来越大,这是我们的一个判断。

梅东亚还谈到了资管新规,在他看来,资管新规要求2020年之后,完全只能发符合新规的产品,意味我们的老产品2020年前要结束掉,对我们整个金融市场来说,影响是非常深远。

“现在预期收益型理财存量30万亿,未来这类老产品每年平均下来减少三分之一,几万亿,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没有办法想象:每年几万亿的缺口从哪里来?我们在未来整个金融市场怎么办?”

梅东亚对后市相对偏悲观,而他觉得可能整个债券市场,最痛苦的时间应该不在2018年,有可能在2019年,“等到2019年,我们政府监管可能压力更大的时候也是市场最痛苦的时候。市场最痛苦的时候也应该是市场要出清的时候,那个时候谁还能有钱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茂典2018年未来的投资策略,基本来说还是第一先安全性,第二保流动性,“所以短久期高评级,这是我们今年未来的投资策略。”

以下为答辩实录:

梅东亚: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茂典资产的梅东亚,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茂典资产管理公司一个基本情况,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对2018年下半年市场的一个看法。

茂典资产是2013年成立的,2014年我们在基金业协会完成了备案工作,2015年我们开始起规模,我们在2015年之前的时候,当时我们想做精品希望做“小而美”的资产管理公司。后来经过思考认为债券策略还是需要有规模效应,较好的规模效应协同才能提供更好的收益,我们2015年开始跟各大银行做白名单的准入工作。我们公司跟主要银行的白名单准入基本在2015年完成的。

我们公司是幸运的,成立之后就遇到2014年到2016年长达3年的债券大牛市,债券牛市中银行资管规模扩张很快,在2016年我们的净资产突破了180亿,在17年我们的净资产突破200亿,随着降杠杆政策的执行、货币政策的收紧,到2018年我们净资产降了不少,现在最新的净资产只有160多个亿,这是我们资产管理规模的一个情况。

这是我们过去获过的奖项,基本囊括了行业里主要的奖项。

我们公司的一个基本的投研体系,我们公司是以投资经理为核心的这样一个投研体系,所有的包括我们信评、交易、研究,都是围绕投资经理来去工作的,我们投资经理可以对我们的研究、交易他们进行评分,当然我们投资经理也要对投资业绩和风险承担责任,在我们公司,投资经理的有相对较大的投资决策权限,符合投决会要求的投资裁量权较大。我们的风控作为我们全公司的另外的体系运营的,风控部门是对整个公司的投资、研究、运营风险负责。

我们茂典资产公司团队30个人,以投研为主。我本人梅东亚,过去是学证券投资的,目前应该有14年的从业经历了。从2005年开始在券商做研究员,一开始是做其实是权益研究。到2010年之后开始转固收这块的研究和投资,到2013年自己创业,创立茂典。投研的同事也都是券商和基金的从业经历为主。

我们公司的投资理念跟各位评委做一个汇报,我们公司过去一直强调做绝对收益,绝对收益我们希望能够在回撤较低的情况下穿越牛熊为委托人提供一个稳定的回报。过去四年,应该说我们实际的净值表现情况,应该是达到了我们自己的一个目标。我们是如何完成目标的呢,在此给各位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做投资大多数时间采用市场中性的配置策略,这样子有利于我们做到熊市低回撤,牛市不掉队;在中性的配置基础上每年能抓住一到两个波段基本就会有一个还不错的收益。做中性也不是不做研究,我们内部在研究上,主要分为传统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和大家一样主要盯经济,通胀,货币政策等指标。再一个我们盯紧市场流动性,对央行的3张表、理财、社融、M2这些数据变化保持跟踪。然后债务框架,,我们的居民债务,我们的企业债务,我们的政府债务,和我们金融同业债务等数据变化也很重要。。

我们的投资理念,就是我们把比较基准,应该说业绩比较基准放在首位。

我们对所有的投资经理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要求大家最低的要求是完成我们给机构投资人的业绩比较基准,我们这个业绩比较基准,在我们内部我们认为是一个需要类似刚兑这样的一个收益承诺。这是过去的情况,随着市场的变化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也会跟着变化。

第二个我们做投资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以严格控制风险为准绳。我们在建仓的时期,我们都要考虑每一笔投资考虑我们的风险收益比,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我们做债券,我们买进来这只债券,它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收益,也就是多少资本利得,或者多少票息。同时我们买入这个债券,在未来三个月到六个月之后,它有可能会有多少风险,当然这个风险我们指的不是违约风险,我们说交易风险,就是资本利得到浮亏风险。风险收益比是否合适是我们做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就是我们认为做投资,还是得顺势而为,这是最关键的,不能因为我们目前的仓位,影响到我们的交易策略,或者干扰我们市场观点。真正做投资的人,这块体会非常深刻,往往你在空仓的时候,会希望市场能跌,容易选择性的接收信息,进而造成对市场的判断不够客观。在做交易时需要敬畏市场,认识到自己市场认知的有限性,我们公司一直以来强调每一年要有一定的资本利得收益,资本利得收益,我们只是作为第二要求,第二顺位,顺势而为不盲目追求。资本利得是市场行情给到的,没有条件获得资本利得也能接受现实。

最后,我们强调最投资也不能违背基本常识。为什么说用常识来做投资呢?因为我们每一天在做投资交易的时候,面对市场的每时每刻都要做决策,心里会非常紧张,这个时候面对海量的信息,借测到各种不同的观点,每看一个观点的时候,发现跟我们的想法有些时候还是很呼应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被带着走。就说2016年我们说3、4季度,其实当时债券市场收益已经非常低了,但是因为我们面对市场的资产荒,促使大家还是在不断地买入低息资产,我们当时在公司内部开策略会,开投资会议的时候,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9月份以后,那个时候AA的债券,大概4.0到4.5之间的一个收益率,我们说AA的债券,它到5.0的收益率概率大,还是到3.0的概率大,我们算这样的一个风险收益比和概率,也就是用常识来做投资。用我们过去的历史经验或者基本常识来看,AA的信用债在4的附近的收益率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这已经是把低评级信用债当作利率债来投资了,当时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都处于非常低的位置,绝对属于非正常状态。如果我们能排除市场的各种数据、声音,自然就发现那个时候债市已经到了顶部。正是用常识做投资,让我们在2016年的时候,能够算是比较早地开始降低我们的仓位。

刚刚讲到的是我们过去用的策略,下面这些图表都是对我们过去策略的执行之后的净值表现, 2016年一季度的时候,我们的仓位是比较低的,市场实际情况是处于大涨的状态,所以我们16年1季度业绩跑输于整个市场。当时我们用的方法也是风险收益比,我们发现当时在2016年1季度的时候,整个市场应该说是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几乎消失,那个时候我们认为,整个市场的风险远远大于收益,所以我们一直处于低仓的状态。一直到2季度,债市迎来暴跌,快速回调,大家应该有印象,那个时候我们的过剩产能当时违约率高发,整个市场都陷入了非理性一致性在抛售过剩产能债券的行为,市场从牛市快速进入情绪绝望状态,收益率大幅度上行,信用利差和期限利差都得到一定的修复。当时我们内部开了一个会讨论过剩产能,这个是不是会完全消失?我们认为不会消失,在这种基础之上,我们想还是可以去看一看龙头的过剩产能行业。

所以我们其实2016年我们回头看,我们赚钱最多的应该属于过剩产能。当时我们在4月份,5月份买的过剩产业龙头企业的债券,比如钢铁、煤炭,我们每个行业只选了三到五家有较好风险收益比的企业最后获利不错。我们在2016年3季度的时候开始减仓,我们当时减仓的原因,其实也有跟各位领导汇报,就是我们当时认为这个风险远大于收益,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收益率见底。在我们减仓的时候收益率继续下行,我们当时减仓的时点其实并不是很好,一直到12月份的时候,最后一个月整个一年下行的收益涨回去了,很多的资管机构,赚了11个月的钱,最后一个月都跌回去了,其实如果我们遵循基本常识,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

2017年我们整个投资策略,基本维持的是短久期的一个策略,低杠杆,2017年我们短久期低杠杆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担心资管新规,那个时候一直说资管行为随时要出来,所以我们对资金面很不看好,但事实上来说2017年其实资金只是间歇性紧张,但是我们2017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认为资金会非常紧张,所以我们当时不敢放杠杆,而在2016年年底的时候,我们久期就很短,那时候久期大概0.8到1之间,我们的组合久期。然后我们在2017年基本上加久期加得也不多,中间做过一个波段,大概在5、6月份做过一个波段。之后呢,其实在年底的时候我们也尝试做过一些利率债的波段,后来及时止损,17年基本守住票息,所以17年也都完成了给客户的绝对回报,这是我们2017年的情况。

到了2018年,我们认为整个2018年来看,其实应该说判断跟2017年年初的判断还是有点类似的,我们2017年底其实成立的一些新产品,我们配置速度是很慢的,我们在2018年我们的基本策略是保安全性,和保流动性,我们已经把我们的收益放在第三位了。过去在2017年之前,我们对我们的投资经理要求是第一是不论牛熊要为产品实现高于市场的绝对回报。

进入2018年之后,我们感觉特别资管新规落地之后,可能对整个市场影响应该非常重大而深远。未来对各类资产来说流动性和安全性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数据是我们公司产品的过去的历史回报,给各位领导看一下,我们债券主策略,基本上过去几年来,我们大概年化回报应该在7到8之间,回撤这块我们的目标基本控制住了,我们历史最大回撤基本低于2%。

这个是茂典9号,至关产品收益率高,是属于做高收益债的产品,属于另类策略了,这也造成很多的朋友,都以为我们是专做高收益债的,其实并不是,我们高收益债的产品目前就两支。应该说进入2018年下半年之后,未来应该会有较多的高收益债的资产可供选择,高收益债的产品应该会有机会了。

信用这一块,信用分析这一块,我们是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两种研究思路同时进行。自上而下就是我们先看宏观,再看行业,行业分析上我们权益部门和信评部门都要去做,也就是每个月,每个信用研究员要提交一份他们研究的行业研究报告,提供信用研究员对行业的把握。再次就是自下而上,我们信用研究员通过实地调研,然后印证他们对行业研究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否准确。

我们的信评流程大致跟大家介绍一下,就是我们首先是我们一级市场的债和我们投资经理有兴趣买入的债,会交给我们的信评部门,由我们信评部门初评完之后,当天他们在下班之前,会开会讨论,然后来给这个债券做一个内部的评级的定级;因为每个评级研究员,信评研究员可能的标准和性格不一样,我们为了达成一致的话,每天信评部门内部开会讨论每个人评级的债券定级的合理性。每周公司投资经理加研究,加我们的交易,我们会共同开会讨论一下我们这一周新入库的主体,他们判断和我们在市场上了解的情况是不是有一致性?或者有较大的偏差,如果有较大的偏差,我们这个时候咨询我们的信评研究部门,问问他们的评级标准,评级的依据是什么?如果达不成一致的话,我们是以从低的原则处理这个事情。最后就是我们已经投资的要求实地调研,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再对调研过的行业进行一些修正。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的评级模型。

2018年宏观一季来看,我们的宏观数据其实表现并不是太好,但是因为我们消费占GDP的增速已经是主要贡献了,绝对是主要贡献,所以经济也不会大幅度下滑。我认为2018年有可能超预期,或者有偏差的是CPI,因为现在看美国来看的话,CPI比预期的高一点点,所以加息的速率,加息的步骤都会快一些。国内其实随着原油的价格,大宗商品上涨,特别是农产品一直处于底部,如果是今年下半年价格上涨的话,CPI有可能会超预期,这个是我相对稍微担心一点的地方。另外从我们金融机构来看,整个M2的增速肯定上不去,但是我们社融其实增速并没有下来很多。我们的社融减M2,这个剪刀差,还是在扩的,金融机构的资产端在增加,我们的负债端在减少,对于银行来说未来压力肯定越来越大,这是我们的一个判断。

最后就是资管新规,各位领导都是银行的,应该比我们理解的更深刻一些。资管新规要求2020年之后,完全只能发符合新规的产品,意味我们的老产品2020年前要结束掉,对我们整个金融市场来说,影响是非常深远。现在预期收益型理财存量30万亿,未来这类老产品每年平均下来减少三分之一,几万亿,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没有办法想象,我们这个市场理财减少几万亿,我们在未来整个金融市场怎么办?特别我们债券市场,因为大家理财主要投债券。但是每年几万亿的缺口从哪里来,这个是我们还没有想到的问题。

所以也是我们今年对后市相对偏悲观的一个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可能整个债券市场,有可能最痛苦的时间,应该不在2018年,有可能在2019年,为什么这样考虑呢?从银行的行为来考虑的话,银行大概2018年大家能撑的,可能尽量去撑一撑,等到2019年,我们政府监管可能压力更大的时候也是市场最痛苦的时候。市场最痛苦的时候也应该是市场要出清的时候,那个时候谁还能有钱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所以我们今年2018年我们未来的投资策略,基本来说还是第一先安全性,第二保流动性,所以我们还是短久期高评级,这是我们今年未来的投资策略,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是我们的提问环节,看哪位评委有问题?

平安银行张鹏:梅总您好,请教一个问题,刚才您也谈到了,今年最大的市场预期差在于CPI,信用风险算不算也是另外一个预期差?

梅东亚:信用风险这一块应该是市场其实已经喊了几年了,算预期差的话,对整个市场来说算是吧。不过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感觉信用风险现在不算预期差,而且我们认为2018年下半年大概的信用风险高发会比上半年还要严重,这个是我们的看法。

平安银行张鹏:现在问题来了,存量信用债我不知道咱们做的组合里面有没有遇到,这种因为已经发生了信用风险的事件,会波及受影响的这种带来的,我们最起码从我们监管的角度,就是认为这个东西会影响到他的信用风险,但是传染过来的,市场变了,像现在我们做债,怎么去对冲或者是去管理这部分的信用风险?

梅东亚:张总这个问的问题特别专业,也是我们一直都在想的问题,我们每天研究的问题,要说如果说你的久期如果过长,其实很难有办法对冲掉的,我个人认为是对冲不掉的,因为我们现在整个市场,你有了做空的工具,其实也就是利率互换,要么国债期货,但是这个和信用违约风险这个事情没有太大相关性。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尽量提高组合的流动性、降低久期。我们过去买了存量债,也有AA的,这种情况我们只能加强现场调研,然后加强调研之后,实在是感觉有非常不好的迹象,只能是割肉砍仓了,没有其它办法。我个人认为随着我们现在调研越来越多,我们认为企业违约其实是看得出来的,不是完全看不出来,只要半年去调研一次,应该是它在违约之前还是有很明显的迹象的,是这样的。

平安银行张鹏:再多问一句,对民营企业这个信用风险,整个市场是比较敏感的,你觉得往后发展会持续一段时间吗?还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梅东亚:民营企业,在座的领导你们都是银行家,你们应该比我们更加熟悉,更加了解。虽然我们调研,我们调研肯定没有你们覆盖面广,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说,非常不乐观。我们也自己跟银行,特别有一些分行做信贷的聊下来,也非常不乐观,现在听说是每个季度,银行的贷款额度基本上季度初用完,而且都基本给了国企,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过去的历史经验能看得出来,只要金融系统,有任何风吹草动,最后受伤的都是民营企业,所以我们估计这个情况至少在2018年是不会改善,看2019年吧,政府强调可以打破刚兑,但是我们不允许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那看政府是到底认为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违约多了应该也会出现系统金融风险,只有政府出现另外的替代政策,或者托底政策的时候,我认为这个情况才会缓解,至少眼前我认为还没有缓解,就是这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