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许成钢:企业改革要想生效就必须落实到控制权分配上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讯 由当代经济学基金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思想中国论坛”于5月12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国企改革”。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许成钢出席并发表了演讲。

许成钢表示,企业改革和治理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要解决和企业相关的激励机制问题。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转轨国家,改革的主要内容都是针对国有企业的。长期以来,中国国企改革碰到的基本困难归根到底就是谁拥有控制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产权的控制问题。因此,中国企业改革要想生效就必须落实到控制权的再分配上。

以下为演讲实录:

许成钢: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奥利弗·哈特教授一起同台讨论相关的问题,开1994年那个会是我邀请奥利弗·哈特过来的。那个时候正是如同刚才陈主任讲的,就是国内刚刚开始讨论现代企业理论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改造,为了改革中国的企业。

从现代化企业理论的角度来设法改革中国的企业。实际上这个会是1994年开的第一次,1996年又开了一个,1996年开的就是持续了1994年讨论。1994年那一年是奥利弗·哈特本人来讨论了他的理论,1996那那一次是他的合作者代表他到中国讨论产权的理论,同场还有辩论。

2016年和奥利弗·哈特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霍姆斯特朗,也都在1996年进行了这一场辩论,就是关于产权实质的问题,关于企业改革实质的问题。今天我就想借这个机会把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理解来做一点汇报。

奥利弗·哈特是我的老师,也是同事,也是朋友。老师的意思,他并不是我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但是在我上课期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当时我和钱颖一两个人去旁听他第一次开的企业理论。从那起就是我的老师了,后来我们在伦敦经济学院期间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同事和朋友的关系。

我这里汇报一下我的理解,把它和中国改革放在一起理解。奥利弗·哈特产权理论里面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关于产权的基本性质。在奥利弗·哈特理论之前关于产权性质大多讨论剩余的收益权,过去重点都放在那里去。奥利弗·哈特理论核心把它放到了控制权上面去了。

我除了读他论文之外,我之所以刚才要交代我跟他是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和朋友关系,我直接得益于除了他的谈话。我们谈话里他把这个点的非常透,一下点到了这个地方,看论文你要看半天,其实它的核心的核心就是谁拥有产权,谁拥有它的最终控制权,他讲叫剩余控制权,关键在于它是最终控制权,最终控制权的含义,任何的合同、法律等等都没有说清楚的情况下,谁是这个产权的最终拥有者,谁有对这个产权最终的决定权,这是我们一切对这个问题基本问题最核心的内容。

下边我们之所以在这里强调这个内容,原因在于所谓的企业改革问题,所谓企业治理问题,归根到底实际上就是解决和企业相关的激励机制问题。无论是中国也好和其他的转轨国家,苏联、东欧国家等等,主要改革内容都是针对国有企业。但是为什么大量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够获得成功?它的核心原因就是在不触动它的所有权的情况下,试图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条件下,设计内在的激励机制,实际上设计不出来的,这就是奥利弗·哈特产权理论的核心所在。

我这里还需要交代一句,奥利弗·哈特本人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虽然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产权理论,他非常重要的贡献在原本讨论契约理论的时候。产权理论核心重要性就在于有大量的内容,大量激励机制核心内容,只有你解决了产权之后才有可能解决,没有解决产权问题之前,试图模仿市场的运作,试图去模仿私有制的运作实际上模仿不出来的,这是产权理论最核心的内容。为什么模仿不出来的?原因是因为只有你在市场上交易产权的时候,通过在市场上的竞争,通过产权的交易,通过破产,通过兼并小企业发展,所有这些归根到底就是产权的交易,经过大量产权交易跟竞争在一起,最终在市场上会形成资源的相对更优的配置和最终形成了如何最好的解决激励机制的那些办法,都不是什么人坐在企业里,自己设计出来的,是在市场上竞争最后形成的东西,这些东西无法用设计激励机制的方法来模仿来解决的,这是产权理论最核心的内容。

刚才陈主任在讲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国企改革碰到的基本困难,以及最近这些年混合所有制碰到的基本困难,混合所有制碰到的困难归根到底的困难就是谁拥有控制权。当有一部分产权变成是私有者拥有的时候,这些所有者是不是拥有相应的控制权,如果他们没有拥有相应的控制权,这个改革没有可能成功。归根到底最后问题就是对于产权的控制权的问题。

实际上如果我们看国有企业的改革这是一个全世界普遍问题,只要是国有制的,它的基本效率问题就很难解决。我们全世界找不到特例。但是为什么在中国的改革里出现了我们称为叫中国奇迹,什么是中国奇迹?如何认识中国奇迹?中国奇迹在于中国改革的过程中民企的部门从无到有,从零变成了占中国经济的主体,这就是中国奇迹。因此,任何中国改革进一步的讨论,应该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去讨论。离开了这个问题,实际上离开了中国改革为什么成功的最基本点。

我下面非常概要的讨论一下,中国民营部门从无到有快速发展中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很碰巧,今天是一个重要事件的40周年,这个重要事件就是人民日报发表重要的社论,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著名社论是为中国改革开辟了一条道路,我今天要讲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什么是实践?我们做得一篇实证工作检验奥利弗·哈特的理论。我们中国的改革必须落实到什么地方?中国企业改革只要生效一定必须落实到控制权的再分配上。如果控制权没有再分配,任何名字改革都没有作用,一定起作用的改革一定发生在再分配权上,我们对全国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我们用这个抽样调查保证我们调查样本反映中国全体企业的基本情况。这个就是全国在改制期间,我们中国人用的词。1998年到2005年期间发生了什么,里面圈的大小表达我们样本的大小,我们误差保持在百分之几以内,我们基本上了解全中国的改制发生了什么。

我们工作可能是所有全世界讨论民营化学术工作里第一个完全用奥利弗·哈特产权的概念来讨论控制权的转移。控制权的转移首先问题就是控制权从谁的手里转到谁的手里。我们对企业做得调查,我们首先关心第一个问题,改制之后这个企业控制权是不是从地方政府转移到了企业所有人手里?

第二类企业控制权是不是从本企业内部的党委转移到企业手里?当时那个时代没有从外面往里派党委书记的,如果从外往里派党委书记,那就另讨论了。

第三个企业CEO总经理控制权有什么变化?

第四个企业的董事会它的权利有什么变化?

最后一条企业的股东代表大会它的权利有什么变化?

所以我们分成五个方面的所有者来看,当企业改制之后五个所有者里面有什么变化。

什么叫做控制权?这是相当复杂的问题,我们把什么叫做控制权定义成六个方面,我们来看六个方面控制权是不是有转移。

第一个控制权对于整个改制之后的企业,最高层的管理人员这个方面的控制权,谁决定。

第二谁来决定企业的招募和裁人。

第三谁来决定企业职权的工资以及整个的福利相关问题。

第四控制权是关于到企业融资的问题,为了投资要解决融资问题。

第五讨论企业利润是怎么样分配的。

第六企业的生产和营销。

当然还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没有能够调查,原因很简单,因为各种限制,两个最大问题实际上那是最关系到资产控制权问题。第一就是破产,谁决定?第二兼并,谁决定?由于各种限制我们没有办法调查。

这是我们调查的结果,从我们调查结果里可以看到我们首先把改制分成几大类。我这里标出来最重要两大类,一大类把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这个企业的资产卖给了企业的经理或者CEO或者CEO的团队。另外一类把企业卖给外边来的投资者,所有其他放在别的地方。从图里大家注意我的第一行就是政府的权利。蓝色就是在改制之前,浅蓝色是改制之后,大家看到如果改制是卖给了本企业的CEO和他的团队,大家可以看到政府的权利缩减到了最小,这个变化最大,大量原来政府把握的权利没有了,剩的很少了。第二个本场内的党委各种改制对它影响都不大,如果把这个企业卖给经理的话,董事会的作用大幅度提高,股东大会如果企业卖给CEO和团队权利,股东代表大会权利大幅度的提高。

这部分表达是业绩,因为我们刚才讲控制权的转移,如果改革导致控制权系统性有转移的话,最后的业绩带来什么结果?这里面红线表达是把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卖给了企业的CEO和它的团队,蓝线是其他类型的改制。时间点的零表示改制发生的时间,时间点负一负二表示改制之前的一年两年,正的数字是改制之后的时间,大家看到改制前这两类企业没有什么差别,改制之后随着时间推移两类企业业绩发生了差距。我们要强调1997年到2005年期间这一场改制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改制。无论是从企业的数字,还是总资产的数字,在这场世界上最大的改制的过程中,为中国民营企业奠定了巨大的基础,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成就。其中按这一类方式改制有非常清楚的后果,我们统计上能够看到非常清楚的后果。

这是我最后简短的概要,当我们讨论企业改革的时候,里边最重要,第一重要改革的内容就是如何把企业的资产能够以最优的方式重新分配,指的就是它的控制权如何最优的分配,这个能够达到唯一的手段通过市场。通过市场怎么样形成的?需要这些资产可以销售的,可以有人买的,只要这个资产是可以销售和可以有人买的,它当然和私有产权紧密不可分。如果它不可以由私人购买和售卖,这个就讨论不到它的产权重新在市场上分配的问题。最后我概要一下根据我们的经验研究获得的证据,我们全国所有企业得到的证据,我们可以看到的确当把企业,当中国1997年到2005年之间,当把企业售卖给企业的CEO和他的团队的时候,他最清楚转移控制权的后果。由于他转移了控制权,因此这些企业重新改组他们的企业做得最多,于是他们的业绩改进的最多。我最后一句话,但是很可惜从2006年、2007年以后这样的改革停止了,我们中国需要自己认识,自己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谢谢。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