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工行董事长:防止居民储蓄率下降过快及其连锁效应

新华网

关注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何凡 孙恺悦)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于3月24日至26日在京举行。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此间表示,应高度关注居民储蓄率问题,防止居民储蓄率下降过快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以及连锁效应。对此可能带来的影响,应从战略层面宏观调控、监管政策、市场引导等多维入手,未雨绸缪,及早应对。

他指出,从宏观来看,居民储蓄率下降有一定的必然性,更多投向理财和房产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无论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还是从金融安全格局和金融配置效率,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来看,都应该高度关注此问题。

首先,居民储蓄率下滑过快,不利于经济转向高质量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年,高储蓄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在当前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依然需要大量的资金配套。现阶段的经济转型发展需要维持比较稳定的储蓄率,这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同时,在我国整体负债水平上升的情况下,较高的居民储蓄率也提供了缓冲空间和较强的安全边际,如果下降过快,势必会带来债务负担增加,增加整个金融系统的脆弱性。

其次,会降低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抬高实体经济整体融资成本。我国现在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环境,银行是资金供给的主动脉,发挥着核心中介作用。而储蓄的多渠道分流,尤其是通过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形成空转,拉长链条,不仅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的碎片化和低效化,且抬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这一部分资金比银行的储蓄最起码高出2个百分点的成本,而高出来的成本势必会转嫁到实体经济,从而抬高整体融资价格。

三是会加大流动性的风险,影响政策传导。储蓄存款的稳定性更好,对银行信贷投放的支持力度更强。一般大型银行储蓄存款占一半左右,如果储蓄存款面临枯竭,只会放大货币市场整个波动,影响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跟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

对此,易会满提出三项建议:一是回归资管业务代客理财的本质;二是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各种金融行为的规范,理清货币基金的真正属性和工作边界,杜绝监管套利,强化持牌经营,控制杠杆,严格流动性管理,引导规范发展;三是加快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积极应对居民储蓄持续下降的局面,客观上要求银行资产负债表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他认为,有必要加快推行银行资产证券化进程,完善配套政策,盘活信贷存量,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此外,谈及在房地产领域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易会满提出三个关键因素,即控泡沫、去库存、降杠杆。“只要我们分析近百年来每次的金融危机,绝大部分的危机是跟房地产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这三个要素能够平稳处理好的话,中国的金融和房地产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他表示,为保持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作为银行业须掌握以下要务:一是要解决刚需;二是要严格执行首付比例,不能加按揭,不能有首付贷;三是要控制个人的杠杆率;四是在市场化之外,要积极参与政府现在倡导的租赁房市场,特别是一线城市的租赁房,真正实施好分类施策。此外,在三四线城市如何进一步配合政府方面,针对去库存能推出更多的优惠措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