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9万亿银行理财巨变!首家银行资管子公司要来了……

券商中国

关注

29万亿银行理财巨变!首家银行资管子公司要来了,这意味着什么

来源:券商中国  刘筱攸 胡飞军 

这个周末,在资管行业讨论热闹的话题,非招行50亿设立资管子公司莫属。这对于29.54万亿的银行理财市场意味着什么?

昨晚招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资管子公司,并被很多观点视为首家。其实早在三年前,银行业就已尝试将理财业务分拆,至少三家银行已通过董事会决策拟设立资管子公司——但无一获批。

直到资管新规重提银行须以独立法人化的资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当时业界的统一认知是,银行系资管子公司应将加速落地。

最新入局的是招行,在资管新规酝酿之际宣布将投50亿设立资管子公司,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踩准了节奏”。

而随着招行这个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余额、表外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余额近年排名第二的大鳄,以及更多的后来者的加速入局,29.54万亿的银行理财市场,巨变已至。

资管子公司批复或许提上快车道

事实上,招行不是首家要设资管子公司的银行。此前已经通过董事会决议,希望下设资管子公司的,就有光大、浦发、中信银行三家。根据公告,他们都已将方案报监管核准,但这一待批复就是两三载,子公司迟迟未能获批落定。

有据可查的历程是这样的:

早在2015年1月,在当时的全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工作会议上,时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首提对拆分的官方鼓励态度:“要探索部分业务板块和条线子公司制改革,条件成熟的银行可以对信用卡理财私人银行等业务板块进行子公司改革试点,实现法人独立经营”。

反应最快的是光大银行,彼时人称“资管大佬”的张旭阳(现任百度副总裁)掌舵该行资管部。尚福林发声仅两个月后(2015年3月),光大银行董事会便同意通过了《关于设立理财业务独立法人机构的议案》,“决定全资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该事项需报请监管机构审批” 。

光大银行公告中提到,子公司改革最重要的是有利于丰富理财业务的功能,有利于推动理财业务产品的创新,有利于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风险的隔离和理财业务市场的培育,以后可以建立更有效的市场化激励机制。而这个提法,被沿用了整整三年。

紧随其后,2015年5月,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决定设立全资子公司浦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理财业务子公司,但亦“须报监管机构核准。”

2016年3月,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透露,中信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在2015年就经过董事会的批准,但与上述两家银行一样,取决于监管的政策。中信银行管理层当时的决定是,在子公司成立之前,先实行资管事业部制,并实行独立的风险管理、薪酬和人才机制,给予较充分授权。

总之,银行设立专门的资管子公司,并不是一个新鲜事情,招行是接过大旗的第四任,但显然“踩的节奏要更准”。

“必然之举,表内的资管业务总要有地方去承接。毕竟招行的(理财)规模这么大。”一位资深银行业资产管理人士告诉记者。

“招行踩这个时机是挺好的,说明资管新规要出了。资管新规是认可并鼓励子公司发展方向的,所以现在比前两年提出设立资管子公司,获批的几率肯定会大一点,至少不会搁置这么久。”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他们都强调,“放行资管子公司一定是纳入到整个金融监管的全局去考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银行系资管子公司或许终于可以提上快车道。

表外并表的迫切

一个宏观变化是,银行理财占据着我国资产管理格局的最主要份额,但其实在破嵌套、去资金池、去错配、净值化转型的强监管要求下,它的增速是放缓的。

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5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同比下降21.94个百分点。

而招行作为行业银行业老二,它的发展曲线与整个银行业理财的走向是一致的 。招行的理财产品余额在2016年末达到2.38万亿,较15年的同比增速高达30.49%。而这一数据到了17年,已经回落至2.19万亿,缩减了1900亿元,同比增速大幅放缓至1.42%。

但正如前文所述,招行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余额、表外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余额在商业银行中均排名第二。

一名大型股份行高管曾如此描述自己银行状况,“其实我们有两个银行,表内一个,表外一个。现在表内我们已经不怎么做保本理财了,而表外(通道、理财、同业、委贷等)一定要回表。压力测试我们一直在做,但不能确切地说我们受到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一表述,或许是很多银行当下同样的境况,表外理财规模巨大的招行更是。

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现在统计规则,判断是否入表的唯一依据是合同是否保本,非保本理财产品属于表外代理投融资类。银行在兑付理财产品前因为不将其视同为信用风险资产,因此在资产规模、资本计提方面均游离在统计之外,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

“只有真正地从本源做切割,才能在表内表外中树立真正的防火墙。银行以后就做代销,子公司发行资管产品,区别开来。那么前几年很多银行想拿但是又拿不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就可以通过资管子公司来拿。”一位大型城商行资产管理总经理告诉记者。而该城商行,目前已经在管理层论证并以全体通过,要设立资管子公司,将来会提至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通道失宠,银行有了自己的嫡系

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资管产品资产由具有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独立托管。过渡期后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质的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该商业银行可以托管子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

据了解,在资管新规出台之前,银行一般是通过券商资管、保险计划和信托计划等作为通道,从而达到规避监管、转换表内外资产的目的。而前述资深银行分析人士指出,未来所有具备公募基金托管资质的27家商业银行,都必须设立子公司从事银行理财业务。

“监管本身正是希望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范围保持一致,减少多层嵌套行为。”信托公司研究员袁吉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银行设立子公司后,银行理财自身通道问题会解决,自营业务通道在严监管下会逐步降低。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银行纷纷设立专业资管子公司,意味着银行将有自己的“通道”,逐渐不再依赖其他的通道支持,未来大量通道业务将有自己子公司消化。

袁吉伟表示,尽管现在市场上通道因为受到严监管而导致通道费用水涨船高,但长期来看,通道业务需求端随着监管政策调整将显著下降。

袁吉伟预计,后续银行理财可能定位于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以及部分精品化另类投资产品,资管市场竞争格局会有新的变化,“未来还是看好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一个具有很强的投研能力,一个具有很强的客户资源和资产获取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