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个人信息保护要精准发力

新浪综合

关注

  个人信息保护要精准发力

  来源:金融时报

  李庶民

  <安全级别>=3

  清明假期将至,一些热门线路开始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春运期间风光无限的抢票“神器”再度受到追捧。然而,一些声称高效、精准的抢票“神器”实则暗藏信息泄露、诈骗钱财等多种风险。不少网友反映,使用部分抢票软件后,非但没有抢到票,反而接到了很多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个人信息遭泄露。

  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始终是一个隐患。个人信息获取与使用的边界和分寸在哪里?笔者认为,对此问题,要有效区分,精准发力。

  首先,既要防止个人信息滥用,也要促进个人信息合理使用。个人信息虽然属于个人,但它不一定非得要压箱底儿藏起来才好,而是可以进行有效利用并给当事人带来一些福祉,典型的就是征信信息。一个人的借款还款情况当然是个人信息,但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采集运用,形成个人金融信息基础数据库,可以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显然具有积极意义。又比如,手机号、家庭住址也是个人信息,但如果绝对地不向外界提供这些信息,恐怕连共享单车、网上订餐都用不了。

  其次,既要看到新技术采集个人信息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要看到其对于增进安全性的积极作用。此前,苹果手机推出刷脸支付功能,引发人们各种调侃。过去,支付领域验证身份主要靠密码,如今,刷脸、虹膜、手势等都成为了验证身份的元素。这些新技术虽然有造成安全漏洞的可能,但更有提升安全性的一面。相较于传统的密码技术,人脸识别如果技术完善,更能实现唯一性和不可窃取性。

  再次,对个人信息采集行为,要区分其必要性和正当性。有些信息,如果不采集就实现不了使用者的目的,如外卖软件,不填写地址就无法送餐;一些支付平台如果不填写银行卡信息就无法实现支付。有些信息采集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效果,例如,一些智能拼音输入法会记录使用者的习惯,对于常用词组,在下次输入时会通过联想功能自动弹出;有的外卖软件需要采集位置信息,从而向客户推送距离最近的商家;有的社交软件通过采集通讯录信息找到朋友,实现社交互动。然而,如果某些信息的采集纯粹为了窥探隐私或转卖,那就是不正当的。

  最后,对于以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个人信息采集和运用,也要区分不同情况来看待。第一类是以数据分析体现了科技力量。在这种信息运用中,并不会对具体个体信息单独处理,而是宏观分析,典型的是导航软件,主要是通过大量采集软件使用者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从而分析计算出路况等各种信息。这种数据采集和运用,能够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应该支持和保护。第二类是精准营销,通过分析用户偏好,进行精准推送,达到商业目的。对这种情况,要做好规范和授权,特别要强调授权条款清晰、明确、突出,保护用户知情权。第三类则纯粹是倒卖信息。这种信息泄露,不仅骚扰消费者,而且可能造成衍生犯罪。大学生徐玉玉被骗学费自杀事件就是如此,犯罪分子若不掌握其高考生的身份乃至考生号这类信息,就不可能精准地实施诈骗行为。

  在当前个人信息滥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个人信息保护的重点应聚焦在现有法律的落实,避免执法不严或法不责众。刑法修正案已经明确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相关情形,包括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与此同时,对于人肉搜索等现象,还需要警惕公权力的滥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