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更美:颜值时代 就是要让你美

新浪综合

关注

来源:中国名牌

更美App鼓励都市女性直面人生,不服输,通过医疗美容手段,将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有些改变会给我们带来阵痛,被人调侃、嫉妒或不理解,但又怎么样呢?人生只有 3 万天左右,这些时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本不是天生,老天和别人都不能影响我们生活得更好。”这句话是更美创始人刘迪 2017年在北京红点剧场演讲时所说的,讲台上的追光照射在这个 80 后创业青年身上,让人感到在温柔的言语下,刘迪身上有着一股创业感染力。

从 2009 年到 2013 年,经历过两次医疗互联网的创业后,项目的停滞不前让刘迪认真重新思考,如何从两次失败中汲取经验 . 于是在重整旗鼓后,更美 App 是刘迪近 5 年创业的成功代表作。在刘迪看来,涉足医疗美容行业、创立更美App是他做出的最正确选择。

整形 = 未来的服务型消费

如今,影视剧中的小鲜肉、美女小花的霸屏,以及高学历美女学霸网络新闻的爆红,似乎让公众迈进了颜值时代。大众对美丽的向往,让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爱美者趋之若鹜,选择通过医疗手段,提升自己的容颜外貌,就如同选择去哪里购物一样便捷高效。

刘迪创办的更美 App 从 2013 年开始抓住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做起了医疗美容互联网平台的创业项目。2017 年上半年,Talkingdata 显示更美 App 覆盖率和活跃率位居行业第一。刘迪介绍,在 2010 年以后,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80 后迅速成长起来,年轻人对于 O2O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让更美在医疗美容行业中迅速走红。

选择医疗领域创业,这与刘迪生长在医疗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小身边的家人很多都从事着与医院、药品有关的工作。

刘迪告诉《中国名牌》,中国的整形美容发展其实并非一帆风顺,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一段成长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期间,一条曾经火爆京城的“国内第一人造美女”的新闻让众多还不了解整形是怎么回事的消费者,一下认识到了整形美容原来可以让人焕然一新,但在那个年代真正敢于尝试整形美容的人少之又少。

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敢于吃螃蟹”的爱美人士成为了“实验鼠”,误入黑心美容诊所,一些整容失败的负面新闻围绕着整个医疗美容行业。很长一段时间,想变美却只能止步不前,成为了不少爱美者心中永远的痛。

中国的整形医疗行业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充分的市场化,爱美人士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年轻美丽,愿意支付高一些的费用,让最具口碑的专家为其进行安全可靠的医疗美容项目。

国际美容整形学会(ISAPS)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 年中国医美行业总产值大概在 450 亿美元,预计到了2020 年,会增长到 2000 亿美元以上。刘迪表示,行业普遍认为中国医美产业未来至少还存在五倍到十倍的成长空间。这也是现在全球的医美厂商、机构与资本方都在努力巩固中国市场的原因。

刘迪将 2010 年到 2020 年定位为中国医美的“2.0 时代”。过去 1.0 时代标志着中国医美行业从无到有的过程,但从 2010 年开始,中国大陆的医美市场将发生裂变式的增长,每年的增幅为 20%-30%。

活跃在整形美容第一线的更美,连续三年发布医疗美容行业白皮书,刘迪介绍:“行业繁荣热闹的背后,更美在 2017 年为了揭示更多行业的灰色地带,让更多爱美者了解医疗美容的现状,首次发布了《2017年医美行业黑皮书》,希望让消费者更加清晰地掌握如何选择正规合格的医疗机构。”

“就拿激光脱毛这一医疗美容项目来说,家用脱毛机在淘宝上售价几百元,但在整形医院的腋窝脱毛疗程费用达到 3000 元左右。”刘迪告诉《中国名牌》,医疗美容所用的医疗激光设备价格高达几百万元,对于操作设备的医生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很多爱美人士会在美容店中选择这种美容项目的服务,但按照法律法规来讲,激光脱毛应该属于医疗美容范畴,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安全的激光治疗。

创业:给专家“号号脉”

说起以前的创业经历,刘迪这样表述当时的悲惨经历:“那时团队就我和一个程序员,也没有办公场所,我们只能每天去咖啡馆带着电脑办公一天。自己在医疗领域创业有着满腔热血,直到资金花完,唯一的程序员也离我而去时,我感觉被生活狠狠地打了一耳光,这也许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医疗创业其实并不是离‘钱’特别近的一件事,创业者更需要一种社会责任感,做医疗在整个流程中必须保证安全、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程度。”刘迪表示,“有了前两次的创业经历,我们发现整形医疗也属于消费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相对来讲整形医疗的服务也更为标准化,操作的安全系数也更高,在我看来选择整形医疗创业前景很可观。”

在中国,医疗的优质资源集中于公立医院,公立医院的公信力永远是机构的金字招牌。在创办更美的第一年,刘迪和最初的三位市场联络人一起,决定先从行业权威入手,按照复旦大学最佳专科榜单上的整形外科医院,一家家医院科室来谈,从而搞定更美平台的签约。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刘迪做过三年的记者工作,为了突破三甲医院的整形科,刘迪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最终找到打开三甲医院的“敲门砖”。

刘迪回忆说:“当时我主动联系到了优酷视频做合作,设计了一个整形专家的访谈节目,给三甲医院专家量身定制了 30 分钟时间的访谈栏目。拿着这个栏目我直接找到了中华医学会,几番沟通协调后节目组便约到了中国整形界的一位专家。”

虽然表面上需要拍摄两个小时的节目,但刘迪心里明白,和整形专家成为事业上的朋友,才是他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生在医务工作者的家庭,刘迪对于医院专家的需求“把脉”很准确,他用了“寂寞”这个词来形象三甲医院的专家,三甲医院的专家在严肃外表下面,其实都有着迫切想向公众传达自我的想法,很多新鲜独特的想法在一来二去的栏目采访沟通中得到了共鸣,于是,更美的专家资源就这样顺水推舟地建立起来了。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受邀参与了当年的中华医学会年终会,认识了中国整形界的很多泰斗级别的专家。”刘迪表示,“更美花了一年时间攻克了三甲公立医院,也就换来了后面两三年的时间红利,更多医院主动地签约入驻。”

在截至 2017 年 10 月的统计数据中,更美的线上用户已经突破了 2200万,整形日记多达 340 万例,合作签约了 7000 多家医疗美容机构。

“让消费者产生真实的整形消费评价,更美平台上的这些评价最终会影响其他观看这些案例的消费者。这样的消费决策路径,跳过了媒体,跳过了互联网,跳过了所有的广告商,最终能帮助消费者找到中国所有的优秀整形医生和机构,让那些被媒体、广告埋没的年轻有为的医生能够浮出水面,中国医美行业也能进入一个更良性的循环。”刘迪如是说。

缩短“她”的决策时间

“一个人不够漂亮,身材不够瘦,皮肤不够好,头发不够多,可能直接会关系到年轻人的真实幸福感,这其实是通过个人的外貌所带来的好感度。”刘迪讲了一个身边朋友的故事。朋友在刘迪创办更美的第三年时才尝试了整形美容,在后来闲聊中刘迪才知道其实朋友10 年前就想尝试整形,但是一直不敢去轻易尝试。

在过去 20 年中,娱乐行业以及大众媒体向中国年轻人普及了整形,让他们对整形有了很强的消费意识。调查显示,81% 的人知道各类型的整形医美服务,其中 52% 的人对于整形医美是存在消费需求的。但只有 0.8% 的人会在这个行业进行消费。

“81% 的知晓度,52% 的需求度,但为什么最终只有 0.8% 的人消费呢?”刘迪说,像这样的‘持币观望’是绝大多数人的普遍现状,究其原因是中国医美市场信息曾长时间处于不对称状态,许多消费者对整形美容充满恐惧。这样的恐惧感需要足够的信息和长期的教育才能解除。更美则希望通过平台的权威真实性,让这些人可以从几年的决策期,缩短到几个月、几周、几天,甚至是缩短到第一次登陆平台,一天内就可以做出最理性的决策。

在更美平台上,一篇医美日记的平均转化率达到 30%,二次复购率则达到了 93%。

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小姐打开更美App,建立了自己的个人账户,上传面部照片,更美的“AI 智能面部分析”功能处理后,给她提出了分析报告。报告告诉张小姐,她可以尝试打造“杏核眼、标准唇形、面部提拉”等这些美容项目。

张小姐告诉《中国名牌》,面临毕业后的择业期,自己想通过医疗微整来尝试改善自己的容貌,看到一些朋友的悄然改变,自己也想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生。于是,在更美平台上,张小姐继续点击后弹出了对应推荐的优秀医生,而该医生曾经做过的患者“美容日记”也让张小姐对真实的整形效果一目了然,更加放心地进行电话预约。

对于这样的浏览过程,刘迪打趣地说:“过去消费者都怎么找到他们心中的好医生呢?其实大多数是在碰运气。但在更美平台上可拨开整形美容的‘迷雾’,医院的质量评估、用户点评与整形日记都将建立起大众对于更美平台的安全感。”同时,更美 App 使医美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也在倒逼医美机构升级服务。

“差评机制让医美机构在面对客户时必须如履薄冰,因为对于医美项目来说,哪怕只有一次差评,都可能对品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刘迪表示,好评机制又会为技术高、服务好的医生带来更多的整形日记,从而吸引更多流量。许多医生甚至成为更美平台上的“网红”,手术预约排到了半年之后。刘迪获得了由新浪网主办的“2017中国经济潮流人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