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1月新增贷款创新高 严监管下表外融资需求向表内迁徙

新浪综合

关注

1月份新增贷款创新高 严监管下表外融资需求向表内迁徙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孟扬

新年伊始信贷额度充足,为信贷数据反弹打开了空间。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增8670亿元;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86万亿元,同比多增2.38万亿元。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7亿元。

“1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较2017年12月份大幅提升,远高于市场预期的两万亿元,创有历史记录以来新高。从整体来看,数据表明银行正‘回归本源’。在‘影子银行’受到监管抑制的背景下,贷款占社会融资的比例正变得越来越高。”恒丰银行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浩认为。

监管促进融资渠道大挪移

央行数据显示,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0.6个百分点。

“新增贷款放量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银行出于‘早投放、早收益’考虑,年初信贷投放规模较大;其次是近期金融去杠杆,表外融资项目回流表内,银行加大了对企业客户的投放力度;再次是去年末银行贷款额度紧张,从短期平稳贷款利率涨幅的考虑出发,监管加大了1月份贷款额度配给。”华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沈娟认为。

在贷款规模创新高的同时,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大幅缩水。1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仅3.06万亿元,较2017年同期的3.70万亿元减少6367亿元。其中,当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69万亿元,同比多增3717亿元。

“这反映出在监管政策趋严的影响下,表外融资需求正大规模向表内迁移。”兴业研究公司研究员郭于玮认为,从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融的比例来看,2017年这一比例始终徘徊在75%以下。到2018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融的比例一跃上升至88%的高位。

同时,从表外融资来看,监管政策趋严使1月份委托贷款与信托贷款规模收缩较大,委托贷款减少714亿元,同比多减385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455亿元,同比少增2720亿元。

2017年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将银信类业务的定义扩大到表内外资金和收益权,不允许通过信托通道规避监管指标。2018年1月5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要求信贷资金和资管资金不得参与“委托贷款”业务,委托贷款资金不得投资资管产品,不得投向禁止领域。

“新增委托贷款较上月由正转负,新增信托贷款较前值大幅下降,这与银监会针对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监管政策密切相关,此外,‘影子银行’业务在监管新规下收缩明显。”蔡浩表示。

采访中,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金融去杠杆将继续维持高压态势,银行表外融资增速持续低于表内信贷增速将是常态,非标转贷也将会持续。

居民房贷需求仍旺盛

从新增贷款的结构来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901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1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862亿元。

“在严控居民消费贷流入房地产领域的背景下,居民短期贷款规模仍然高企,反映了消费贷款需求的旺盛。数据显示,2017年1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达122.6,是1994年以来的次高水平。”郭于玮告诉记者。

蔡浩也表示,住户贷款较前值大幅提升,其中短期贷款3106亿元,创2017年3月份以来新高,居民消费贷款活动仍较活跃,在中小银行不断收紧消费贷的背景下,这或与部分大行推行消费贷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1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为5910亿元,较上月提高2798亿元。对此分析人士认为,2017年12月份信贷增速较低是由于银行信贷额度不足造成的,前期积压的房贷需求在年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

“住户中长期贷款为5910亿元,为近1年来最高,部分原因是2017年12月份因银行额度用完而未能放款的需求释放,也表明居民房贷需求仍然较为高涨。”蔡浩分析称,非金融企业贷款1.78万亿元,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均较上月大幅攀升,其中短期贷款新增3750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1.33万亿元,但两者均略不及去年同期。1月份银行信贷额度充足,企业生产活动较为活跃,与1月份超预期的进出口数据增速相印证。

非银存款增长推升M2增速

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2.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

“非银存款大幅增长是M2同比反弹的重要原因。”郭于玮表示,2018年1月份新增非银存款近1.6万亿元,较上月提高约2.5万亿元。历史数据显示,非银存款增速与A股成交额增速密切相关。2018年1月份,A股总成交额同比增长39.0%,较上月提高53.6个百分点,带动1月份非银存款出现大幅增长。

同时,财政存款高增抑制了M2的反弹幅度。1月份新增财政存款达9809亿元,是2011年以来历年1月份的最高水平。专家认为,这反映出今年1月份财政支出节奏偏慢。

“1月份新增存款3.86万亿元,同比多增2.38万亿元。这一方面是因为春节错位导致的企业存款少降(历史上,春节所在月份企业存款往往大幅走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1.59万亿元。后者的变化值得关注,该数据为此数据发布以来的历史第三高点,而前两次高点则发生在2015年5月和7月,即彼时股市高位暴跌前后。”蔡浩认为。

中国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规划研究中心王家庆表示,从资金供给端看,1月份现金流出3991亿元,加上财政存款上升9809亿元,合计耗损超储约1.38万亿元,加之居民和企业存款合计上升近9000亿元,需要增加法定准备金的缴存,综合来看,1月份超储耗损大约在1.5万亿元左右;从央行流动性投放来看,定向降准和CRA(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大约释放流动性2.4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MLF(中期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累计净回笼6095亿元,再进一步考虑到可能的外汇占款回升,1月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仍然是有改善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