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约翰•泰勒:不设限的规则制定者

英大金融

关注

约翰·泰勒:不设限的规则制定者

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蔡智群

陪跑诺贝尔、落选美联储主席,这些对于71岁的约翰?泰勒来说都不过尔尔。毕竟,以他命名的泰勒规则,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美联储史上不可抹掉的一笔。

此前新一任美联储主席的候选名单中,对杰罗姆?鲍威尔构成最大威胁的,是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泰勒。甚至外界一度对约翰?泰勒走马上任的期望值远超非经济学出身的鲍威尔。虽未能成功入主美联储,但仅是“泰勒规则”的制定者这一条,就足以让约翰?泰勒的名字垂留青史。

1946年出生的泰勒,与现任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同龄。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泰勒便陆续在哥伦比亚、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多所大学任教,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就专业背景和成长轨迹来看,泰勒与耶伦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又各有千秋。在经济学领域的几十年成长中,泰勒可谓屡屡突破自我,成为享誉盛名的现代宏观经济学大师。

泰勒规则的“出世”

在约翰?泰勒的成就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泰勒规则”的提出。1993年,在卡内基-罗切斯特学术研讨会上,泰勒公开发表论文《实践中的相机抉择与规则》。该篇论文中提出的货币政策规则,后被美联储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所奉行,带动了一批学者投入货币政策研究,这一规则即以他的姓氏命名为“泰勒规则”。

早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泰勒就投入到对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中。当时,不少央行已引入了宏观经济模型,比如美联储建立了MPS模型,加拿大央行建立了RDX1模型。但进入70年代后,模型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模拟政策工具路径的“路径空间”转向模拟不同政策规则的“规则空间”。而包含众多方程式的宏观经济模型复杂,这让基于规则的决策方式遭到了广泛质疑。单就美联储来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调控货币供应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规则被证明是不可行的,于是重回了利率目标。当时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传统标准货币正统理论认为利率目标不可行。在这一背景下,研究货币政策20余年的泰勒,以简单直观的数学公式证明了利率目标是可行的,这个公式即是被不少人奉为圭臬的泰勒规则。

所谓泰勒规则,可以这么简单来理解:如果通胀高于通胀目标,央行应该上调利率,缓解通胀压力,反之亦然;如果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水平或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央行就应该下调利率,刺激经济、增加产出、降低失业率。泰勒规则清晰地描述了产出水平、通胀水平和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关系,使美联储通过关注GDP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达到稳定价格和充分就业的两大目标。并且,这是GDP缺口首次被纳入宏观经济学模型,改变了学术界以往对经济增长率的过分关注,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更具价值。

以泰勒规则计算,在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通胀率每高于目标水平1%,或是每出现1%的产出缺口,联邦基金利率就应该提高5‰。如果遵循泰勒规则,现在联邦基金利率应该在5.7%左右。而在2017年12月13日美联储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上调25个基点后,联邦基金利率也只到1.25%-1.5%的水平。因此,主张遵循规则、曾严厉批评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量化宽松政策的泰勒,被认为是一个“大鹰派”。正因如此,外界认为泰勒希望将美联储政策与机械的数学公式联系起来,怀疑泰勒将无法实现偏鸽派耶伦的政策延续性,这也被认为是他在二选一中败下阵来的主因。

耶伦认为,对央行而言,规则不是死的。实际上,泰勒本人也不赞同机械地套用数学公式,在执行过程中也需要相机抉择的配合。对于这一规则,泰勒如此描述:它大概就像你可能向你的配偶宣布的“规则”:我将在晚上六点钟到家吃饭。但你们两个都明白,如果交通不好,或是突然要加班,你会迟到。但规则产生了良好的激励和协调期望,你的配偶会形成自身的预期,你也有实现6点到家的驱动力。对预期的偏差你们需要提供解释,但合理的偏差也是游戏的一部分。就此来看,仅以“泰勒规则”的数学公式将泰勒认知标签化,不免失之偏颇。

为使规则更具适用性和开放性,克服偏执性,泰勒广泛地吸收了凯恩斯、弗里德曼以及新货币主义者的思想精华,不断改进泰勒规则中的技术性因素,推进其实用性。而在泰勒规则面世前,他对于货币政策规则的探索也经历了若干阶段。上世纪70年代时,泰勒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保持某种形式的最优控制;到80年代初,在进一步细化的研究中,他认为简单的规则比最优控制方法更适合美国经济;80年代后期,他开始赞同按利率规则执行,最终到90年代总结为简单明了的泰勒规则。

在规则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泰勒综合考虑了历史和实践条件等因素,试图打破不同思想的界限约束,使得这一规则具有极大的适用性。因而,1993年美联储抛弃了盯住M1、M2的弗里德曼规则,转向了盯住联邦基金利率目标的泰勒规则,并在此后20多年泰勒规则成为美联储潜在的操作方式和理论依据。到目前为止,泰勒规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一些央行和经济学家广泛应用。

理论和务实主义的融合

在现代宏观经济学领域,泰勒拥有一大批拥趸者。他的研究兼具理论性和务实性,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理论和现实政策决策中,这与他丰富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泰勒,除了在多所大学任教以外,在公共决策领域也十分活跃。1976年,年仅30岁的泰勒就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师,先后在福特、卡特和老布什三任总统政府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1995年到2001年,他同时担任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经济顾问小组成员,2001年到2005年间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负责国际事务。

泰勒上任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时,恰逢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任职的四年多时间里,泰勒协调了冻结和追踪恐怖分子资产的全球行动,规划了阿富汗的金融重建,监督了伊拉克新货币和中央银行的创立,并为伊拉克减免了80%的债务。此外,泰勒还策划了100%减免贫穷国家债务的计划,帮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改革,防止阿根廷的债务违约将全球经济拖入旋涡。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赞他“四年来,以毫不动摇的热情坚持从事金融反恐工作”。

作为这场金融反恐战争的主要负责人,泰勒将“9?11”后的国际金融故事,以无比犀利的笔锋撰写成书——《全球金融斗士:从未讲述过的后“9?11”世界的国际金融故事》。书中展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功政策,是泰勒经济主张走向现实决策的集中体现,此书也被奉为宝贵的领导者读物。

公共决策领域的丰富经验,成为泰勒理论研究的重要支撑,也进一步推进泰勒理论和实务的融合。一方面,泰勒结合自己的思考以及他人对泰勒规则的补充,从各种参数的充分模拟和合理估计方面来不断完善泰勒规则。尽管一些学者提出泰勒规则没有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参数选择范围过于狭隘,但这并不妨碍泰勒规则在学界的吸引力,且促使其在批评中逐步完善。后来泰勒综合学者对泰勒规则的完善形式,将其归结为一个统一的泰勒规则模型。除了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基准以外,从投资务实的角度来说,泰勒规则被投资者广泛应用于利率期货等的投资分析中。

另一方面,泰勒还专长于宏观经济政策建模,是新凯恩斯主义货币分析的奠基人之一。具体来说,泰勒对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一是提出了“长期合同论”,为凯恩斯主义工资和价格的名义刚性理论提供了微观基础,且具有实践意义;二是将理性预期模型纳入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框架,推动凯恩斯主义理论的自我超越以及和其他经济学派的融合,使其更具适用性,更好服务于现实经济决策;三是提出“泰勒曲线”,提供一种新的经济平衡路径,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泰勒曲线实际上是泰勒规则的衍生品,相比于菲利普斯曲线,泰勒曲线更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需要。泰勒与其他经济学家在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直接推动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重生和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繁荣。

就泰勒在货币政策、货币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来看,他始终不断追求理论性和务实性的最大融合。当然,泰勒规则也好,新凯恩斯主义也罢,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但围绕泰勒研究产生的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都昭示着泰勒思想和理论的强劲生命力。

传道授业的多面手

作为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泰勒在专注经济学研究的同时,更肩负传道授业的使命。《华尔街日报》曾这样评论泰勒:他面容冷峻,很难想象学生们在他的课堂上被逗得前仰后合。执教40余年的泰勒,独特的教学法使他在经济学入门的教学中铸就了一段人生传奇。

1973年至1980年,泰勒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80年至1984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后来回归到斯坦福大学任教至今,教授斯坦福经济学入门课程和货币经济学博士课程。在教学中,泰勒不拘一格。讲授需求曲线的移动时,他可以装扮成加州提子干模样,和着“摩城王子”马文?盖伊的歌曲节奏跳起摇滚;为了证明供求模型的有效性,他可以让学生扮成买卖双方现场叫价,活跃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泰勒具备教书的天赋,举例令人难忘,实用性强,深受学生的爱戴。作为本领域教师的典范,泰勒以骄人的教学成绩荣膺霍格兰德奖和罗兹奖。

同时,泰勒还撰写了经典教材《经济学》,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标、现实案例以及分析经济政策的现代方法,以简单、直观、易记的方式向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和读者讲授现代经济学,注重学术性和培养学生经济学直觉,被公认为新一代经济学教学的典范。这套教材的另外一位合著者阿基拉?威拉帕纳,在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期间正是师从泰勒教授。师生的合作,让这套教材成为全美经济学本科采用率最高的教材之一。

除了《经济学》《全球金融斗士》,泰勒还撰写了《第一原则:重建美国繁荣的五大要素》一书。在这本书中,泰勒认为美国陷入次贷危机以及长久复苏乏力的原因在于政府过多的干预,偏离了建国之初的原则。在写作上,泰勒被认为是具有高超技巧的作家,加上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让泰勒的著作都具有清晰简明、实用性强的风格。

教学方法上注重灵活、著作阐述上追求简明,这并不意味着泰勒是个温和派。反之,在泰勒规则等专业领域的研究上,泰勒是个典型的“强硬派”。面对否定的声音,他惯于以严谨的理论分析来解释“你是错的”。凭借着在货币政策、货币理论研究领域的坚持和深入研究,泰勒自2009年起连续多年被认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热门人选。

陪跑诺贝尔、落选美联储主席,这些对于71岁的约翰?泰勒来说都不过尔尔。毕竟,以他命名的泰勒规则,已经成为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美联储史上不可抹掉的一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