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深圳人心中的二线关:有人不愿出去 有人尽力想进来

证券时报

关注

深圳人心中的二线关故事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围绕“二线关”“边防证”周围的那些故事早已走进了历史深处,但对许多早期来到深圳的人而言,这关乎着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

1982年在深圳出生的吴建军,就是其中一人。“我在深圳原特区内长大,小时候就已感觉到关内与关外的区别,特别是有很多政策都是关内比关外优先,执行效果也好。其次,治安始终是关内比关外好,大型商场基本都设在关内;医疗和交通设施就更不用说了。”吴建军对记者表示,“那时的深圳关内人到了布吉宝安办完事后,回关内就常常说一句:回深圳。”

那时候深圳关内与关外有多大差别?“上世纪90年代,从罗湖区的水贝到龙岗区的坂田,坐车要两个多小时时间,所以很少人愿意去关外住。而且,深圳第一家麦当劳就在东门,第一家沃尔玛超市就在罗湖区的洪湖,关内与关外差别甚远。”吴建军回忆道。

“二线关”不仅是一些物理上的阻隔,还是许多老深圳人心理的隔阂。“关内”“关外”也成了对人们身份的一种特殊的识别方式。

在吴建军看来,这种情况到了2000年之后才有所改观。经过深圳政府的全力推进,原特区外地区长期以来积累的基础设施欠账得到了有效弥补,原特区外地区产业布局、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也得到提升。“不过,说远也不远,连接宝安与原特区内的深圳特区新城检查站于2007年才成立,只能说深圳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

接替父亲的生意,吴建军现在在水贝经营珠宝生意,而公司的生产加工厂早已从水贝搬迁到龙岗区的李朗片区,两地穿梭是他的日常生活写照。像他这样的“关内人”以前是不愿意“出去”,现在的他已经在原关外片区置业和生活。

“有时候去爬山,发现一些二线铁丝网,才会想起过去的故事。”

有人是不愿意“出去”,有人却是想尽办法“进来”。

在当年闯深圳的人当中,被一道“二线关”拦住和被一纸边防证难住的,不乏后来的成功人士。2007年,房地产大亨潘石屹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1987年当时24岁的他变卖了所有家当,辞职南下深圳,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元钱,没有边防证的潘石屹,进不了深圳市区。他一咬牙花了50元,在“蛇头”的带领下从边防线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里钻进深圳市区。

从关内到关外,现在似乎还出现了从“市内到市外”,这个现象也值得深思。随着深圳发展一体化,原关外的房价和生产成本也在不断提高,龙岗、坪山等片区的产业升级及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低端制造业只好向临深片区搬迁。“我的工厂过去设在罗湖区的水贝,目前设在原关外的李朗,马上要搬去惠东了,深圳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没办法。”谈到这,吴建军也很无奈。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