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刻画生之真实、相濡以沫的沉重与温暖 ——访《生在幼子》编剧荒井晴彦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里欣

    日本电影编剧领军人物荒井晴彦,今年七十大寿,在初秋的大阪“荒井晴彦电影节”上,为观众展示了《红发女》《远雷》《W的悲剧》等近60个剧本的缤纷世界。其间又传来爆点,他改编的《生在幼子》获得本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所有参展影片中,动员观众人数鳌居第一。一向不对票房折腰的荒井欣喜“能有更多的观众看到此片”,并深谢原作者、日本直木奖作家重松清先生的义气,“20年来,面对诸多电影化与电视化的游说,他一直回绝说那个小说是给了荒井的。”

    《生在幼子》讲的是,离异的男主人公(信)和带着两个女儿的离婚女子(奈苗)组成了新的家庭,因为幼子即将出生,一石激起千层浪,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到最后壁垒消弭,一家喜迎幼子。

    如果说当今家庭的时代主题,从离婚到单身现象与单亲家庭,已开始转移到家庭新组合,那么荒井在多年前,为何从日本文学的丰饶大地上,选中这个家庭小说呢?“我其实一直想写个家庭片,因为家庭片这块阵地是小津代表的日本电影里最拿手的,却被电视剧抢去已久了” ,“原作里,主人公下班在电车里用耳机听詹姆士·泰勒的《你的朋友》,歌词是这样的,只要你呼唤我的名,我将无时无刻地奔往你所在之地,无论春夏秋冬。那会儿,我的女儿刚好小学六年级,快上中学了,与我近乎分居状态,我们能否也成为朋友般的父女呢?这让我迫切地想把这部小说写成本子拍成电影。” 

    与荒井有过多年之交的晏妮(日本电影大学特任教授/比较电影史研究家)认为,他的艺术真髓是“在创作中一直注重刻画人性深层情感的真实性”。 

    剧中主人公信,是个顾家的理想继父,在搏杀文化的日企里常常回绝酒席应酬,因而被贬到仓库工作;而幼子的诞生,又让进入反抗期的继女薰觉得自己“多余”,她提出“我要见我亲爸”, 信错愕,气恼黯然又尽力满足薰的要求;而一旁的后妻奈苗坚韧而钝感,对薰的要求嗤之以鼻,反建议信干脆免去一年只有四天的与亲女儿的见面。信则对奈苗崩溃地说出气话“要不打掉孩子,干脆解散!”;小小的惠理子还不知道自己是继女,天真地追问信的亲生女“你怎么会和我爸爸在一起?”……

    与大多油腻腻甜滋滋的家庭题材相比,该片的情节结构上的冲突,有如夏日的喇叭花层层绽放,无论是“无血缘的家人”还是“有血缘的他人”,剧中每个人心头都缭绕着不方便说出来的尴尬,敏感而小心翼翼却又体味寒心,不经意间散发着嫉妒的酸,辛辣的突兀,很像原作里描写热狗调料的段落,番茄汁与芥末,“酸酸的,辣辣的,可两种融汇在一起,又有种不可思议的甜在舌尖扩散”。

    那么什么是驱动全戏的戏核谜底呢?“一定要说到谜,那就是人为何需要家人,要成家?有位作家,我一直以为他是独身主义者,可他到了60岁前后竟结婚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感觉孤独了。世间无非要么选择没有家的孤独,要么选择有家的孤独,但我觉得有个对方有个家却维系得不顺利时,这份孤独,远比一人的孤独要烈得多”,荒井说。

    德蕾莎修女曾提到爱一个远方的人要比爱一个身边的人容易得多。也许很多观众掉泪的原因,作家佐佐木让能够代言:“组成家庭的必须条件不是血缘,而是要组成家庭的意志。”

    《生在幼子》讲的是一个男人如何学会坚定而从容地去爱自己最近的邻人——没有血缘的家人的故事。(编辑 李二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