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起步到飞跃:中资金融机构在港20年变迁

证券时报

关注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回归20年间,金融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是同期GDP的两倍,银行、保险、基金业资产、收入等快速增长,香港已成为全球大型金融机构开拓亚太市场、辐射全球的必争之地。而在这20年间,中资金融机构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的飞跃,在市场上扮演的角色也从微不足道转变为主要参与者,其发展历程更是香港金融市场变迁的一个缩影。

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

更重视风控

国泰君安是最早进入香港市场的中资券商之一,早在1995年就在香港正式成立公司,现已有20多年历史。“国泰君安那时来香港,主要为了做B股业务,公司只拿了3198万港元资本金,投资规模很小、招聘人员特别困难,更别提品牌效应,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国泰君安国际主席阎峰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当时市场对于中资券商并不了解,说普通话的人也没多少,公司总共也就十来个人。1997年恰逢香港回归,香港和亚洲证券市场都很火爆,由于业务不多,为了争取早日盈利,公司就利用有限的资本金,加杠杆进行了包括B股、港股在内的中小股票的投资。”

随即而来的亚洲金融风暴,使得市场上最火的香港本土券商百富勤以及正达证券机构相继倒闭。“国泰君安香港公司也出现了大幅亏损,净资产从3198万港元变成了负1.3亿港元,实际上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危机,”重大关头,阎峰临危受命接掌整个公司,“我当时果断做出砍掉自营投资业务的决策,随后牢牢抓住市场带来的两次机会:一个是B股开放,利用连续5天涨停板机会将公司所持股票高位套现;另外2000年香港交易所上市,国泰君安因持有港交所股权又拿回第二桶金,补充了资本金。”

对于风险控制的把握,成了阎峰在金融风暴中吸取的最大教训,也使得他谨慎投资、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为主的发展思路更加坚定。2010年,国泰君安国际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香港中资券商,目前也在香港中资券商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

人才招聘多元

凸显国际化

如果按照时间轴来计算,亚洲风暴后早期进入香港市场的中资金融机构算是活了下来,而真正发展的起步是从2005、2006年开始,证监会正式发放牌照允许中资金融机构到香港开展业务,诸如海通证券、广发证券等相继进入香港市场;随着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危机来袭,外资大行大量缩减在香港的业务,市场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机遇使得中资金融机构迎来起飞的10年。

有银行系背景的建银国际就刚好在这个时期成立了。建银国际董事长兼总裁、香港中国金融协会主席胡章宏告诉记者,建银国际是2004年开始创建的,从主营投行业务的金融公司着手,随后又逐步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以及证券公司。2008年是建银国际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有些外资机构缩减其在港业务,许多中资机构抓住时机加速拓展,吸纳人才和市场份额。对此,胡章宏回忆:“当时的市场虽然萧条,我们却从未动摇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记得我们当时还在媒体头版刊登过一个招聘广告,讲述10年后的愿景,寻找新经济方面的专业人士和业务机会,建银国际这些年的业绩也充分证明了优秀人才对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据统计,从2008年6月至次年6月,由于业务蓬勃发展和业务量快速增长,建银国际的员工总数增加了50%。而目前建银国际团队成员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下,多方经验的集成下形成特有的人才体系。

“以前我们没有办法给外资大行的人那么高薪水,就算是能给他们也不愿意来,因为当时中资券商还没发展起来,招聘的多为香港本地人,”阎峰对于人才招聘方面也颇为感概,“而随着公司实力的变强和市场对中资券商的认可,近两年招来的合规、风控到衍生产品的人员都是在外资至少有2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今年还从港交所挖了一个资深的业内人士加盟来做资本中介业务。”

他还补充道,“以前在发展债券业务时从美银美林招聘了一个中层加入国泰君安,在公司发展的非常好,他就把自己以前的同事也介绍过来,由于国泰君安的风险控制能力强,很多外资基金经理发现国泰君安整体风格和原来工作环境的风格是吻合的,除了工资和奖金未来会有增长,他们更看重中资券商未来的发展和上升的空间。现在公司有从内地来的、香港本地的,也有德国人、美籍华人、澳籍华人,十分多元化。”

IPO承销占主导地位

据彭博数据显示,1997年香港IPO十大承销商被外资投行及本地投行垄断的局面,到20年后的今天已被完全颠覆。2017年至今,以IPO集资额计,在香港排名前十的投行中,中资券商已占据香港前十大上市承销商中的九席。胡章宏认为,中资券商在IPO市场的份额大幅提升,反映的是近年来内地企业“走出去”融资以及金融服务需求,中资券商近年来的快速崛起,也是近20年间香港金融市场的显著变化之一。

或许前美银美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的个人履历更能清晰的反映出这样的变化。2015年他从工作了近10年的美银美林离开,投身于华泰香港的筹建,身份也变成了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现在的陆挺虽然家在香港,但更多的办公时间却穿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内地城市。

“我在2005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一门心思都想进华尔街的投行,去香港首选的就是其在亚太的总部,完全没有考虑过中资机构,2006年的时候,中外资实力在市场环境、资金流向、业务重点等差距很大,现在则不一样了,”陆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加盟华泰证券看好的是中资券商未来的发展机会,随着市场上买方的即管钱的机构,如财富管理、基金公司、FOF、私人银行正在成为金融业的核心和主流,中资还有很大的‘突围’机会,国内有大量海外理财和投资的需求,中资券商有贴近客户的优势,利用中资券商的优势帮助中国人买卖港股,帮外国人买卖A股。”

对于IPO业务未来的前景,陆挺也十分乐观,“香港证监会如果允许同股不同权,将迎来IPO新的繁荣期,到时候更多的内地优秀公司到香港上市,我们除了研究和销售也需要搭建好的投行团队,提升在香港和亚洲及全球配售的能力。”

中资券商在香港发展的20年,经历了从市场的初级参与者到主要参与者的一个角色转变,逐渐成为香港市场的一只非常重要的“有声”力量,这是交银国际董事长、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会长谭岳衡的总结。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也在2009年成立,截至2017年6月末,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共有111家会员单位,证券系和银行系的机构合计超过50家。

“未来随着香港和内地互联互通的深化,以及‘一带一路’的倡议落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进,中资券商需要随着中国大型项目一同走出去,深度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以及执行能力,更广泛的和国际机构一起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地位和扩大影响力。” 谭岳衡期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