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访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冠邦: 撬动民营资本 服务中广核集团主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原标题:专访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冠邦: 撬动民营资本 服务中广核集团主业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十三五’期间,作为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具有越来越好的投资价值。”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冠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

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试点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于2008年6月26日在深圳注册成立。是以新能源投资为主的市场化、国际化的基金管理平台。

冯冠邦介绍,中广核产业投资的三期基金目前的定位很清晰,通过与民营资本的市场化合作,最终反馈到中广核集团的主业上来,做大做强集团的主业。

服务于集团的主业

《21世纪》: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后,目前有哪些进展?

冯冠邦: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五家试点国有产业投资基金之一,目前股权投资管理规模达160亿。在过去的八年里,我们一直坚持在做产业,围绕我们主业清洁能源做投资。尽管我们中间也做了一些其他领域的尝试,但是最终还是很快就回归了主业。

2010年,我们设立了一期、二期基金。一期基金认缴规模为70亿,现在已经实缴56亿,后面的14亿将按照项目投资进度认缴,预计在2018年完成。一期基金投的都是核电项目,主要投资于国务院已核准开工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二期、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和阳江核电站,投了18台机组,其中10台机组已经并网发电了。

有的项目,在2010年年底投资,到2011年已经产生利润,实现分红了。到2015年我们分红率已经涨到8%左右,今年应该超过9%,随着机组陆续投产分红将会逐步提升,在目前的低利息环境下是比较可观的。

同期设立的二期基金规模30亿元人民币,投了9个项目,已经基本投完。投的方向跟中广核集团主业不太相关,主要是一些林业、矿业等资源类行业的PE项目。今年年初,二期基金专项管理公司做了招拍挂,完成了MBO,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保留20%股权。

2012年,我们就琢磨设立三期基金,目标是开发、收购在建、已营运的以风电、太阳能发电、小水电等项目。经过两年的筹备,我们在2015年成功发起了三期基金,当年5月份获取了前海金融办的牌照,8月份开始实际运作。

到目前为止,三期基金投资人认缴了32个亿,实缴了6个亿,签约投资股权项目超过10亿,投资出资方包括工银、农银、邮储、人保、信达和华融等机构。中广核集团出资1个亿,这是很重要的突破。中广核集团出的钱越少,我们受国资委的监管要求就越低,市场化运作程度越高,更能与集团系统内专业子公司国有资本形成相辅相成的格局,更好支持集团执行总体清洁能源业务发展战略。

此外,我们还发起成立了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股权投资基金及专项股权投资基金,即中广核汇联太阳能开发投资基金和亨风股权投资基金等,作为下一步发展的试金石。

《21世纪》:经过8年的摸索,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定位是否有一些变化?

冯冠邦:经过不断的试错,我们的定位逐步清晰。成立开始,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集团中的定位即为结合集团产业优势及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支持集团业务发展。经过8年的摸索与实战,我们作出了一些尝试,又回归到核心路线,并逐步在主轴上挖掘业务机会,比如做一些在国有资本监管框架下较难实现的业务,包括支持民营企业开发优质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最终再以某种方式反馈回集团公司,从而促进集团清洁能源板块的发展,实现集团的战略目标。

实战经验告诉我们作为清洁能源央企系统内的市场化运作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对比市场上其他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核心优势为集团在产业中极其深厚的根,尤其是对产业的深厚认识及对产业发展趋势极强的洞察力,因此我们的核心定位逐步修正为结合集团产业优势及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支持集团业务发展,同时通过高效利用集团无形资产服务社会资本,为社会资本创造风险调整后较高的回报。

看好风电的投资前景

《21世纪》:三期基金投资的新能源项目,和中广核集团下属的风电公司、太阳能开发公司之间是什么关系?

冯冠邦: 我们的操作比较灵活,项目经营部分归产业投资基金,但运维部分则可以与第三方合作。有一些项目确实是交由中广核新能源板块的三家公司负责运维,但是也有一些项目是交给当地的民营开发商去负责运维。

我们投资的公司也可以享受到中广核集团的资源,这些资源是其他诸多项目公司所不具备的。中广核集团在全国29个省区里面都有分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5GW,拥有风电控股装机达94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控股装机容量173万千瓦,水电权益装机340万千瓦、控股装机158万千瓦。

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核心备品、备件仓储,这样可以保证我们在一两天之内就将零部件做好配套,保证我们的发电设备能够高效运转。

《21世纪》:三期基金现在投了多少项目?都在什么领域?

冯冠邦:我们现在已签约投资的新能源项目规模在400MW,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约各占一半,主要分布在非限电区域。我比较看好风电。

风电现在技术相对成熟,发电成本比较低,对国家补贴的依赖程度不像光伏那么大,所以非常具有投资前景。

所以,三期基金在成立之初,投资组合在各目标资产板块的投资规划比重侧重于风力发电(70%至90%),水力发电次之(10%至30%),其它板块伺机布局(0%至20%)。

《21世纪》:这些电站资产,你们是计划长期持有还是要出售给第三方?

冯冠邦:我们的操作很灵活,具体要看LP的要求。如果LP觉得在当下资产荒的情况下,对每年的分红相对满意,那么我们就长期持有;如果LP考虑到2020年火电机组将强制承担15%以上新能源发电配额,发电企业愿意出很高的价格买新能源买配额,我们通过出售实现退出也可以。

从中广核集团作为国内两大清洁能源央企之一的战略定位来说,集团还是会倾向于最终通过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参与三期基金退出流程,力争收购这些优质资产。按照三期基金有限合伙协议安排,集团在同等条下对三期基金拟处置股权投资项目行使优先购买权。

《21世纪》: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去收购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旗下的电站资产,是否有政策风险?

冯冠邦:国资委对国有资本控制最严格的阶段就是在项目的建设期,一旦项目建成发电了,有了一年以上经营业绩,这时企业的估值风险是相对可控的,监管政策就会相对市场化,因此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旗下的电站股权投资项目没有什么政策风险。

《21世纪》:在一期、二期、三期基金之外,中广核汇联太阳能开发投资基金和亨风股权投资基金,这两只基金与三期基金在投资方向上有什么区分?

冯冠邦:中广核汇联太阳能开发基金是2014年1月在深圳注册成立,基金规模为5亿元。存续期3年,投资方向主要是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前期开发,而亨风股权投资基金同样是2014年在深圳注册成立,主要投一些风电开发相关的周边服务类项目,而不涉及大的风电开发项目。(编辑 林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