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风筝文化传承老艺人

财经杂志

关注

 

《财经》记者  肖辉龙/文

 

古时,放风筝是清明重要习俗,故清明节又称“风筝节”。汉朝就有大将韩信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用风筝传信,后又被民间当做具有巫术意义的户外活动,目的是放掉身上“晦气”等多种实践。

 

北京就有着悠久的风筝文化传承历史,然而这种传承正在慢慢衰退。年近七旬的风筝老艺人吴同泰,是“曹氏风筝”第四代传人之一,他对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大字型“扎燕”风筝文化谙熟于心。

  

(▲北大公共传播学院的学生也参与了“曹氏风筝”文化传承,她们与心阅读孩子一起完成了风筝制作)

4月2日,清明节前,他来到位于丰台区大瓦窑北路的全国首家儿童主题式阅读馆心阅读,为孩子和家长们讲解风筝制作。这样的传授互动每周都会组织数次,吴同泰说,是为了让年轻一辈能更多地传承、了解风筝所包含的国学文化。

 

 “曹氏风筝”创始人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他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详细介绍了43种不同风筝造型,包括起放原理、扎糊技法、绘画要领等方面的诀窍,即“扎、糊、绘、放”四大工艺。

 

(▲在心阅读教室,两名学生认真绘制风筝色彩)

经不断整理发掘,目前北京李家坟村曹氏风筝工艺坊,已成功复原了古籍记载中的14种风筝造型技法,并在着手研究第15种。

 

“肥而喻男,瘦而喻女,比翼燕喻夫妻。”吴同泰介绍说,“曹氏风筝”讲究将风筝制作拟人化、家族化。

 

扎风筝骨架,用不同的比例和弧度,就有不同的年龄和性别区分,所寓意的人物特征也不尽相同。

 

他解释一只有双燕,寓意夫妻的风筝称,上条(骨架)见直,下条随顺,上骨架强调男人的阳刚之气,下骨架强调女人的柔顺包容,相互调和才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这些都是运用了《易经》中的阴阳平衡说。

 

在风筝上描绘的图案,更是蕴含颇多国学文化。他指着墙上一只绘有猫和蝴蝶以及金鱼的大风筝说,猫、蝶与耄耋谐音,取自《礼记》“耄耋富贵”一说,金鱼与金玉谐音,取自《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金玉本富有,屋可装满堂,劝诫老人要留德不留财。

(▲一名男孩在爸爸的协作下制作了一只色彩亮丽的风筝) 

吴同泰说,很多风筝造型都有历史人物原型,每个细节的文化内涵都值得回味。如今,吴同泰与王景振、张景刚、陈寿恒等老艺人,都在传承和推广“曹氏风筝”的文化精髓。

 

他们还在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创办了一个“曹氏风筝”工艺坊,风筝大师们和18名技师会经常在工艺坊赶制风筝。

 

走进风筝展示室,可以看到近四米高的“燕王”还有瘦小的“沙燕”、展翅的“雄鹰”、灯泡眼的“金鱼”等。吴同泰说,无论是纸质风筝还是丝绸制作的风筝都一应俱全。

 

随着日常娱乐休闲方式增多,人们对风筝的关注也越来越少,更少有人会去潜心学习了解风筝所包含的国学文化,吴同泰称,虽然他们所制作的风筝更多是用作收藏,但这些风筝都可真正放飞。“希望年轻人都能寓教于乐,一边放风筝还能一边学习国学精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