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钩镰枪”究竟存在吗?

广州日报

关注

勾兵的一种

从古战场

看军事装备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 卜松竹

在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中,最让人好奇的兵器之一是钩镰枪。这种名字听起来有些古怪的兵器出现的频率很高,《水浒》、《说岳全传》当中都有它的身影。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对付优势对手的重装甲骑兵。虽然小说的描述和历史的记载并不一致,但却不妨碍我们去研究一下它究竟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兵器。而与它相辅相成的战法战术,又是怎样的呢?

“钩”和“镰”都是重要的冷兵器

钩镰枪最著名的两场“小说战役”,一是岳飞的郾城大捷中对付金兀术,二是梁山好汉“金枪将”徐宁对付前来围剿的呼延灼,对手都是在前期对阵中无解的强敌“连环马”。战果如何,大家都很清楚了。果然是钩镰枪一出,谁与争锋。

但是历史上真的有钩镰枪这种兵器吗?有的。在现在国内的一些博物馆中,还能看到。实际上,钩镰和戈戟在古代被称为“勾兵”或“曲兵”,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兵器家族。

钩镰枪的起源是什么呢?听起来很老土,就是镰刀。镰刀是人类社会最早使用的劳动工具之一,在石器时代就发现过不少。早在商周时期,据推测就已经用于实战,而且规模不小。想象一下:一个本来在地里辛勤劳作的皮肤黝黑的农夫,在听到大酋长的召唤之后迅速赶往集结地,他除了手头那把正在用来割庄稼的镰刀,还能有什么呢?

直到很晚近的战争中,镰刀仍然是极具杀伤能力和威慑效果的战斗工具,不信的话,去看看它闪着寒光的长长利刃吧。因为它的“接地气”和可操作性,即使在戈戟这些和它属于同类的专门化兵器大量装备之后,它也依然在军队中保持了一席之地。典型的有春秋战国时用于城市防御战的长柄镰刀,守城的战士用它来斩爬城敌人的手臂,后来也用来割各种攻城器械的绳子,并且延伸到水战的攻防。元兵喜欢用短柄镰刀,清代八旗和绿营都装备有一尺左右长短的镰刀。

确切地说,在早期,钩和镰是两类不同的兵器。钩的作用主要用来搅乱敌阵,钩取敌人,或者攀越障碍物。关于它的实战记录很多。它既是猎具,也是兵器。

钩镰枪加挠钩是对付骑兵集团利器

钩镰枪在宋元时期很有影响。它是在枪头上装置了钩镰刀,骑战步战皆宜,且能用于抵御马队的冲突。关于钩镰枪的形制,《三才图会·器用》卷八:“钩镰(枪)为徐宁所用。”《水浒传》中得祖传钩镰枪法的水浒英雄金枪手徐宁,在教授梁山众军时说道:“但凡马上使这般军器,就腰胯里做步上来,上中七路,三钩四拨,一搠一分,共使九个变化。若是步行使这钩镰枪,亦最得用。先使八步四拨,荡开门户;十二步一变,十六步大转身。分钩镰搠缴,二十四步,挪上攒下,钩东拨西;三十六步,浑身盖护,夺硬斗强,此是钩镰枪正法。”又教步军藏林伏草,钩蹄拽腿,下三路暗法。若将钩镰枪与挠钩两种勾兵搭配使用,则破敌骑兵的效率倍增。这类兵器,至少有三四位梁山好汉——徐宁、解珍、解宝——善于使用它们。

另外一些勾兵也比较有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吴地出产的一种状如新月的弯头刀——吴钩。这种兵器在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得到体现,比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留客住也是宋明时期的一种勾兵,器名非常形象,其形似枪,锋侧有多个倒钩。此器贵在执用者刺而不中时顺势后拉,或在敌人后退、回身时发挥效能,因之得名。

学者指出,勾兵这类兵器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了用力向后的回拉钩割,这与用力向前的刺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鲜明的互补,它们的作用是刺兵所无法替代的。但是,正是由于此类兵器主于向后用力,所以它们最大缺陷即在于,回拉的同时致使敌人向自己的身前靠拢,极易被敌所乘,反受其害。戟、钩镰枪、留客住等兵器将刺兵与勾兵合而为一,有效地弥补了单一性兵器的不足,扩大了它们的使用功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