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恩来见面的中间人周士观
周士观,福建福州人,1893年生,长韩练成十余岁。他的父亲周登皞在京畿一带做过知县,与袁世凯多有交往。因了这层关系,周士观13岁时就进了袁世凯创办的天津客籍学校,之后转入北京顺天中学。
晚清的士大夫大多痛感中国实业落后,不少人希望子弟学习科学技术。周士观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先行者,他选择了化学专业。1917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应用化学科,1920年考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并获应用化学硕士学位。1925年回国,这时他父亲周登皞任绥远道尹,与绥远都统马福祥(马鸿逵之父)来往密切。周士观学成回国,原本是想在本专业干一番事业,但屡屡得不到支持,就在南京卫生部工作,参加我国第一部药典《中国药典》的编审工作。当时马福祥也在南京任职,有事常与周士观商量。周士观是几度出国的人,见过大世面,思想开放。马福祥向中央要求设一个“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他的建议就是周士观提出的。从此,化学专家就变成了马家幕僚。1933年马福祥去世后,马鸿逵在宁夏立住脚跟,周士观就担任宁夏省府驻京办事处处长。有了这个背景,马鸿逵对周士观多为倚重。
抗日战争时期,周士观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办事处随政府迁到汉口,与董必武、罗炳辉等人开始交往,也探讨一些有关共产主义的问题。武汉失守后到了重庆,周士观与周恩来也有了交往,从此由军阀幕僚转变为民主人士。1945年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谈判时,还接见过周士观。20世纪30年代初,韩练成有幸在北平结识周士观,他们夫妇的舞姿,就是周士观手把手教会的。他们偶然相识,却成为韩练成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机遇。10年后,便成为韩练成得以与周恩来会面的契机。重庆时期的周士观,是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部驻重庆办事处主任,他不但与国民党上层来往密切,与共产党在重庆的重要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都是好朋友。同时,韩练成与周士观也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周士观排行老六,韩练成以“六哥”相称,情同手足。周士观经常以进步思想开导韩练成,包括介绍他面见周恩来。
在重庆,韩练成几次都见过周恩来,但无法与周恩来有更多的机会交流,他想找机会与周恩来单独见面。谁能为他搭这个桥,牵这个线呢?他想到了老朋友周士观。在韩练成人生经历中,除早期的刘志丹对他有重大影响外,第二个人便是周士观。周士观对蒋介石的看法入木三分。他倾向共产党,倾向革命,主张与共产党合作,寻求中国富强和新生。在与周士观的多次接触中,韩练成对蒋介石的认识有了新的转变,尤其是西安事变。
韩练成请周士观与周恩来联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时周恩来的“周公馆”的确是不方便接近的。它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特务一层夹一层的“三明治”。首先,公馆内有两个院子,共产党则在第二个院内。其次,两院之间的主楼共有三层,共产党住一层和三层,中间一层住着国民党特务,这还不说,双方之间还能靠得更近乎……国民党特务可以在两边楼道里走动,或者到阳台上去,在中共人员住所与阳台之间张望、溜达。如果仔细听,可以听到特务们的谈话声,同样特务们也能听到这边的人讲话,特务们有时还用英语说话。可见,要进入“周公馆”是很难的。因此,韩练成秘密会见周恩来,就选择了另一处地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