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John DiIulio:互相尊重最重要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讯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中国中心落成典礼于3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教授John DiIulio。

以下为发言实录:

John J.Dilulio Jr:非常感谢各位,我非常高兴和荣幸能够来到这里,我会有几句话,实际上大家已经听到了三个真正的中国专家的看法,我并不是。所以我就只能是非常基层了,我想说一下我为什么来到这里呢?我实际上基本有一个自传,有一些历史上的转折点,以及相关的选择和结果。我过去研究的是关于美国政治的,过去35年都是做这方面的工作,我没有真正的学术方面的、在国际关系方面的利益所在。但是在去年5月的时候,我却第一次来到了中国,那时的背景是一个家族的,我们家庭的旅游,我们非常地有幸是十天三个城市的旅游,跟我们的家人一起,旅行社组织的,主要是对于中国的国情,所以不是跟其他的西方人一起来旅游,是跟中国人一起来旅游,同时我的儿子也一起。他是刚刚一年之前从宾大毕业的,他主要是关于文化语言方面的,他又是能说中文的,实际上就是他的一个毕业的礼物,还给我了两年的学费,所以非常感谢。

我实际上就把这个作为一个家庭的旅游,我也跟很多的人去进行了交流,之后我也在说他们都非常地喜欢这个国家,我也爱上了这个国家。然后在去年的七八月的时候,我引领一个宾大的项目,这个项目是跟政府的机构,还有(劳瑞斯)院长,还有选学生,治理加领导人21世纪的课程,他们更多的不是为了我来中国,他们更多的是来学习,因为这两个国家都有初评的、环保的、医疗方面的不同点。所以这次跟16个学生在一起,他们实际上是非常容易的,有一到两个非常好的我一生当中的教学的经验,我实际上所学到的比我所教的更多。我就跟这些学生继续保持着联系,在这之后的很多很多个月都是如此的,我不是高科技的人,我知道微信了,我知道怎么去用了,还有微博等等。我可以跟大家讲的是我现在住在这里,我的同时也是在这里居住着,之后我们会离开,我们会去南京,然后去苏州,我们会有两个不同的校友学会,他们已经是整合到了我们整个项目当中,还有整个文理学的家族当中。这四周的过程当中,我跟他们一起。

我有一个放假,因为我跌倒受伤了,我现在是没有问题了,我还可以学很多的书,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读中国的书,还读了很多我同事的书,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我可以说给他们发勋章都完全是没问题。这些就是让我能够来到今天早晨这一个讲堂的原因,在去年10月的时候,我们一个捐赠人就给了我们一些礼物,像刚才院长所说的国际领导力方面的服务,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对他们进行国际化。包括欧盟、非洲、以及在中国来做,最主要的是中国来做了。

我们要去重新定义这个问题的话,给大家的答案,我的答案并不一定是我的,是我16个学生的答案,同时还包括在这里各位的答案,包括过去的,还有现今在宾大的学生。他们来到这儿是我们EMBA沃顿第一届的学生,他也是我们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另外一位是我们管理学院的学生,他是我们2011年的学生,我在那里认识了他,他一直都非常好。他之后离开了,他也是(王),他是我们新的项目当中的主任,会引领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我们还会继续地跟中国的中心来共同地合作,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们把这个问题重新地提出来,也就是我们之前的三位专家已经给我们介绍到了。

这个问题我给大家抛出来,如果有任何的条件,是什么条件可以让我们中美之间的关系继续得到提升,而它又如何让我们培养出这样的一种条件呢?我把这些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就是要问我们的Steven J.Fluharty院长,至少我们在好的这条路上还可以很好地运作起来,就可以更好地获得双赢。在今后的15到30年当中,我可以给大家一个我的论文,基于我在中国本土的学生所获得的一些启发。

我想给大家在这里提出的问题和答案,就是如果我们在2035年的时候有成千上万的,甚至上千万的中国的学生,还有美国的学生互相认识、互相认可地理解会更好还是更坏?我们在这样的一种关系的延续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是不是有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交流项目,远远地超过了我们项目本身。它并不是说一次性的项目,并不是说大家来了随后就离开了,而是这个项目能够培养长期的、深刻的关系的,而且这是在年轻的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之间的,所以大家可能在想这个人看起来是非常地混乱。而且听起来都非常地天真,而且是失忆的,是不是有一些太多的现实等等的问题,所以我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梦想,而是它是可能的,我们可以有一代兴一代的教育,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我可以去咨询的基础之上,我可以给大家做这样一个总结,不会说太多的深刻的细节,我可以跟大家列出这些项目的特点,我们到底所说的项目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个特点,它们一定是人对人的,如果我们能够更深的话,最终是可以走宽的,但是走宽的话,如果不走深没有任何的价值,互联网技术能够获得我们做这样的项目,我们在今后的五年每一年的夏天都会做其他类似的项目,这都会跟我们在江苏省的朋友一起来做。当我们去做的时候,这些年轻人就可以继续保持联系,以不同的方式来沟通,虽然这些沟通还是有各种障碍,有可能让他们继续保持联系,去沟通,在15到25年,或者30年,跟25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人与人的沟通如果我们只是有一个项目让他们非常短期地聚在一起,坐在一个教室里边是不够的,更多的是他们之间的交流,还是他们在这一些项目之间的、之后的,还有在这之后课外的一些活动,所以人和人之间就是要走深走宽,先要走深才能走宽。

第二个特点,在这里我是基于我的学生当中了解到的,实际上我们在问题的解决方面,我们会看这两个非常伟大的国度,会提出能源的可持续性,以及环保、能源可利用性,我们并不一定考虑到的问题是两个国家全有的。我们说到很多对于老年人的养护,大家都有越来越多的老龄化的趋势,没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照顾这些老年人,到底是公私联营的方式来做。我在美国做了这样的实验,这是非常让大家惊奇的,年轻人可以互相认识,可以去维持这样的一个沟通,可以完全超过他们只是在一到两三周的项目可以去接触到,或者只是一个十多周的课程。实际上这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让各方到这里去愿意分享一些共同的问题,这基本上就是让我们能够得到解决方案,在这样一个关系之下,他们会非常快速地去找到结果。

最后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互相尊重。这听起来可能非常地广,但是让我非常惊讶的是中国的学生一直在关注着这样一个关系,还有开放性。也就是愿意去独立批判地思考和参加,有意愿去学习,这些都是非常棒的,这是非常人性的。

他们非常愿意进行学习,也愿意提供服务,现在我们知道一些你们不知道的,我们现在有答案,这里就是答案,这是我们的公式,这是我们的算法,这些年轻人非常自然而然地就这么做,他们是老年人可能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

在过去,实际上我们是有着大学社区的,在中国、在美国都有这样的学校的社区,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来进行问题的解决,来进行个人的交流和学生交换的项目。

这就是我的介绍,非常感谢各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