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科三环结盟日立金属布局稀土下游产业

第一财经日报

关注
日k线图

日k线图

张国栋

中科三环(000970.SZ)2月10日对外公告称,该公司已经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下称“日立金属”)签订《基本协议》,双方拟在中国境内设立以制造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为目的的合资公司。前提条件是日立金属或日立金属在中国的子公司单独或共同取得合资公司的过半数股权。

根据公告,合资公司的初期生产能力为烧结钕铁硼成品2000吨/年,生产的烧结钕铁硼产品销售事宜,由双方各自的销售子公司负责。

中科三环认为,成立合资公司将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中科三环通过有效地利用双方的优良经营资源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能够增强中国钕铁硼磁体产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

招商证券在其研报中分析,以合资公司初期产能测算,约合毛坯2500~2800吨/年,占到中科三环目前产能的16%~19%,考虑到1年的建设投产期,合资公司短期内对于中科三环业绩贡献并不大。

但从远期看,在稀土行业持续低迷的时候,同为钕铁硼磁体巨头的两家企业展开合作,将对现有行业格局施加影响。

“在钕铁硼方面,中科三环和日立金属都算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但中国与国外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成立合资公司发展高端产品,是中国钕铁硼企业真正走向国际的一个途径。”2月10日上午,一家关注稀土下游应用领域的企业高层如是称。

资料显示,中科三环是中国钕铁硼磁体产业的龙头企业,日立金属更是具有世界顶级磁性能的钕铁硼磁体的制造商。双方此次有意合建公司,更多出于对企业所处行业现状的考量。

在长期跟踪有色金属的券商眼里,钕铁硼行业里,日资企业一直位于“做标准”的产业链顶层,而中国企业多数时间表现为通过技术攻关成为产能转移的承接者,且囿于日立金属的专利限制无法进入日本本土市场,在海外高毛利的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中亦处于被动地位。

磁性材料中的钕铁硼是稀土下游应用相对繁荣的领域,但这个相对繁荣的领域,日立金属提早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了600多项烧结钕铁硼相关专利。那些没有日立金属的专利授权的企业,钕铁硼产品是不能正常出口到专利覆盖区的。

沈阳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宝玉就曾对本报记者说,中国钕铁硼产量大概是8万吨,其中有专利许可的产量为2万吨左右,剩下的6万吨中,有3万~4万吨在国内市场消化,还有2万~3万吨出口需要专利的许可。“这2万到3万吨,基本都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很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

不过,中科三环早已与日立金属签订专利许可协议,向海外出口钕铁硼产品并不受日立金属的专利限制。除了中科三环,还有安泰科技、北京京磁、银钠金科和宁波韵升正海磁材、宁波金鸡强磁和安徽大地熊,也都拥有日立金属的专利许可。如果能抱上海外顶级公司的“大腿”,这些企业将在高端钕铁硼领域获得先发优势。

中科三环与日立金属的合作,有望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找到突破口。据了解,在中国建厂具备成本和稀土原材料优势,同时中国是新能源汽车等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这些都是日本企业目前和将来所缺少的,而日本企业所具备的产业链优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配件+整车”,恰是中国钕铁硼生产企业先天不足的领域。

按照招商证券的分析,预计未来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的钕铁硼年均需求量在2万吨左右,复合增速为25%,“借道合资企业,中科三环有望快速切入这一领域,由于合资工厂产品并不受专利销售区域限制,同时考虑到国内生产成本和稀土资源优势,中科三环的‘中期成长瓶颈’得以打开”。

仅以高端钕铁硼产能测算,两家企业合计产能在2.5万~3万吨,占到全球产能的30%左右,合建公司无疑将使得行业进一步走向寡头垄断。

不过,这项《基本协议》目前还只是意向性框架协议的签订,根据公告,双方将根据基本协议对详细条件等进行商讨及交涉后,决定是否就设立合资公司事项达成正式的合作协议,签订最终合同。能否达成最终交易协议存在不确定性。

责任编辑:刘万明 SF054

【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等技术,以及高效节能装备等,推广一批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术装备,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

【圣农发展:一季度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圣农发展(002299)4月28日晚间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15亿元,同比下降2.38%;净利润1.4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6192.37万元。报告期内,新一代自研种鸡“圣泽 901Plus”在料肉比等关键指标上持续优化,在公司内部的自用比例不断提升,带动成本持续下行,叠加公司持续推进经营管理的精益化,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造肉成本对比2024年同期下降约10%。

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称,第一季度全球交付36330辆电动汽车,上年同期为9689辆。

【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等技术,以及高效节能装备等,推广一批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术装备,加快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

【圣农发展:一季度净利润1.4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圣农发展(002299)4月28日晚间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15亿元,同比下降2.38%;净利润1.4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6192.37万元。报告期内,新一代自研种鸡“圣泽 901Plus”在料肉比等关键指标上持续优化,在公司内部的自用比例不断提升,带动成本持续下行,叠加公司持续推进经营管理的精益化,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造肉成本对比2024年同期下降约10%。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