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为何成立时间不长,资产也不多的宝能系可以如此凌厉的姿态来收购总资产逾6000亿人民币体量的地产龙头万科?其实在收购活跃的时期,各种“蛇吞象”型以小博大的“杠杆收购”十分常见。在中国企业近年来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如吉利并购沃尔沃等,更是无不大力运用资金杠杆。
恶意收购、“蛇吞象”比大家想象的要容易得多,而越大的企业,面对资本往往越是脆弱。恶意收购的后果则或许比大家想象的惨烈得多,得以“劫后余生”的企业恐怕不到半数。
宝能系狙击内地房企龙头万科,虽然在万科的停牌下暂告一段落,但收购战双方并未按兵不动,金融圈的暗涌不断,媒体上的风声鹤唳,让事件依然牢牢占据公众视线的焦点。
经此一役,当前A股市场上鏖战正酣,以资金充裕的险资为主力的多宗收购,进一步得到了外界关注,不少评论更直指中国将进入“恶意收购时代”。
恶意收购比你想象容易
“恶意收购时代”一般所指是上世纪80年代。其时全球主要市场纷纷掀起并购大潮:在美国发生了王石曾在讲话中用宝能系作比的,由“垃圾债券”推动的数百宗并购案,名不见经传的新兴企业在债券融资的支持下,将传统大企业分而食之。在香港,则有今天主要以艳史闻名的华人置业大股东刘銮雄、鹰君集团第二代罗旭瑞等被称为“股坛狙击手”的新兴华商,对不少传统英资或老牌家族企业发起恶意收购。
所谓恶意收购,是明知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反对,仍通过在股票市场收购进而控制公司的行为。大多数恶意收购手法非常相似——先是把握股价低的时机在市场上购买企业的股权,当遭企业拒绝收购后就大举融资,向各方股东以高价吸取股票。一旦收购成功,为收购而负下的债务就可以转嫁到企业头上。
即便收购不成功,股价也已经被炒高,“狙击手”卖掉股票也往往获利颇丰,甚至有部分恶意收购的目标仅仅是后者,这也被称为“绿票讹诈”(greenmail)。八十年代的不少“股坛狙击手”就靠身家暴涨,如刘銮雄曾狙击拥有香港半岛酒店的上市公司“香港大酒店”,随后将股权高价卖回给其大股东嘉道理家族,收获逾1.3亿港元。
不少人疑惑为何成立时间不长,资产也不多的宝能系可以如此凌厉的姿态来收购总资产逾6000亿人民币体量的地产龙头万科。其实在收购活跃的时期,各种“蛇吞象”型以小博大的“杠杆收购”十分常见。在中国企业近年来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如吉利并购沃尔沃等,更是无不大力运用资金杠杆。
王石在投资者会议中提到宝能好比香港的梁伯韬,似乎也非随便作比,正是“杠杆收购”的高手。梁伯韬在80年代末创立的百富勤,当时资本金仅3亿港元,却在李嘉诚的支持下,通过杠杆收购成功入主市值约14.4亿的老牌家族企业、从卖花露水成长为化妆品集团的“广生行”。后来他加入的欧洲私募基金CVC,主要工作也是通过向银行贷款来杠杆收购大型成熟企业。
不过与这些相比,宝能系的融资优势显然更为明显,其在多家券商发行的理财产品、以及前海人寿“万能险”等均为无需抵押、不考虑风险、源源不绝的资金来源。中国这一独具特色的“融资渠道”,恐怕无论是欧美还是香港历史上的狙击高手都只能甘拜下风。
大企业为何如此脆弱
在美国市场上并购活跃的年代,不少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功入主体量庞大,看起来高不可攀的钢铁、石油巨头。在香港也如是,原本控制本地经济命脉、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洋行”都先后落入华人新贵手中,或是被迫出售旗下主要资产而出走他乡。为何地位越崇高、历史越长的大企业,在恶意收购面前反而越脆弱?
这是由于在股市中,企业的市值并不取决于其资产总值或是手头的现金,而是取决于其盈利能力和前景。在这样的逻辑下,历史较长、业务稳定、固定资产多、现金充裕的大公司往往股价被市场显著低估。对于收购对象来说,大企业即便买到手后分拆出售,偿付贷款后也仍有丰富的盈利。因此有这样的收购对象,收购方大多不愁找不到融资渠道。
例如媒体报道的宝能系部分收购资金采用了两倍杠杆,购买23%万科股权斥资逾300亿人民币,但是万科抛开其逾6000亿总资产和超过1000亿的净资产不谈,仅去年底账面现金就已超过600亿,无论怎样看还是稳赚不赔的交易。
大企业另一大弱点是管理层在业界地位崇高,因此也往往高高在上,长期以来让小股东感觉被忽视,也对企业的发展说不上话,当收购方高价求购股票时,股东就选择卖出获利。
事实上如果上市企业众志成城,即便在收购战中一时处于劣势,往往也能最终捍卫企业。香港著名的家族企业永安集团,80年代中期曾遭郑裕彤旗下新世界恶意收购,当时新世界在市场吸纳了27%的永安集团股权,一度向永安股东提出全面收购。然而由于永安创始人郭氏家族积极应战,持续在市场吸纳股票,并聘请第三方进行资产重估,向外界不断强调永安的资产净值高于新世界的收购价,最终新世界仅获永安0.69%的股东接纳收购建议而告失败。
恶意收购后的企业命运
关于美国80年代数百家收购案例的不少统计和回顾都显示,只有约三成企业在收购后能维持此前的经营方针和模式。在恶意收购的情况下,企业的前景风险更为巨大,甚至有近半被恶意收购的公司最终不复存在。
这个数字并不值得大家意外。如前文所述,不少恶意收购方,原本的打算就是买下资产雄厚但市值不大的企业后分拆出售获利。即便不将企业大卸八块,收购过程中的大幅举债、加杠杆的代价,也落在被收购的企业身上。另一个常见的现象则是恶意收购方扩张过快,债台高筑,最终在市场逆转中无法支持而崩溃。
在香港市场上70-80年代的佳宁集团创始人陈松青,曾因宣称自己背后有财势庞大的东南亚“神秘家族”支持,加上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大举疯狂收购,短短数年间就从资产几百万元的小公司膨胀为百亿市值的大集团。然而在八十年代的股市下跌中,集团资不抵债的困境被暴露,“神秘家族资金”也被曝光不过是银行高杠杆举债,佳宁王国几乎在瞬间瓦解。
悲剧并非必然发生,但被收购企业在新股东和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上都难免付出磨合代价。在宝能系举牌的8家上市企业中,持股超过25%的南玻A已经有多名高管及董事离职。而在万科股权之争中,早已有评级机构宣称如果收购导致管理层出现明显的人事变动,会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
当然,就算在“恶意收购的时代”,恶意收购的发生也并非必然。尤其在讲究以和为贵的华人社会,还有一种与恶意收购相反,最终企业也往往平稳过渡的收购方式被称为“善意”收购,是指企业不欢迎、不同意,则放弃收购,不少大家熟悉的企业家正是如此。
在企业股权之争腥风血雨的八十年代,李嘉诚著名的和黄、港灯收购案却都兵不血刃。他一度有意从怡和洋行收购九龙仓,但在时任汇丰董事的船王包玉刚的斡旋下,放弃了手中已收集的近20%九龙仓股票,最终获得汇丰投桃报李,在洽购和黄时给予外界难以置信的低价,更立刻向他批出收购贷款。包玉刚在会德丰股权之战中也观望多年,一直等到原股东家族有意寻求入股,才以“白衣骑士”的姿态加入战团,最终入主会德丰。
除了和气生财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外,“善意”收购的更大的好处是被收购企业往往能够平稳过渡、渐进融合,即便磨合中出现分歧,也较少激起严重的对立。对于企业大股东、员工、小股民来说,自然也都免掉了一份惊心动魄和难测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