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股

股市至暗时刻 巴菲特、达里奥等投资大师如何应对?

陆家嘴杂志

关注

原标题:股市“至暗时刻“,巴菲特、达里奥如何应对?

上周,A股、亚太、欧美股市全线下跌。放量的急跌反映了市场短期内的悲观情绪,情绪宣泄过后,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市场涨跌,客观分析市场运行的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那么,当市场走跌时,投资者应如何应对呢?

编者分别整理了股神巴菲特 、“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 、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投资奇才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对大跌的看法和做法,供读者借鉴参考。

巴菲特:保持冷静  灾后有耐心

在股神巴菲特看来,投资者在面对股市剧烈波动时,最好的方法应该是保持冷静,并坚守长期持有的投资原则且灾后要有耐心,等待真正良机,不要急于抄底。

作为拥有长达五十多年投资生涯的股神,巴菲特曾在2016年的一次采访中告诫投资者:“当股市走跌时,不要密切关注股市表现。如果一个投资者遇到股市下跌就忧心忡忡,然后想着等股市回升时就抛掉手中的股票,那么这种投资者最终不会获得理想的回报。”

1987年10月19日,这是历史第一个黑色星期一,一天之内,道琼斯指数跌了508 点,跌幅高达22.6%。股市暴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也未能幸免。暴跌这一天之内巴菲特财富就损失了3.42亿美元。在短短一周之内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就暴跌了25%。

但在暴跌那一刻,可能巴菲特是整个美国唯一一个没有时时关注正在崩溃的股市的人。整整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安安静静呆在办公室里,打电话,看报纸,看上市公司年报。

巴菲特没有恐慌地四处打听消息,也没有恐慌地抛售股票,面对大跌,面对自己的财富大幅缩水,面对他持有的重仓股大幅暴跌,他非常平静。

原因很简单:他坚信他持有的这些上市公司具有长期的持续竞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他坚信股灾和天灾一样,只是一时的,最终股灾会过去,股市会恢复正常,他持股的公司股价最终会反映其内在价值。

一直以来,巴菲特都在强调长期投资是取得理想收益的重要因素。他认为,投资股市所获得的收益来自于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如果投资者购买优质公司的股票,且持有这些股票10年、20年、30年之久,那么他们最终将会取得不错的回报。

天灾是相同的,但天灾引发的损失是不同的。那些事先有了妥善防范的人,受的损失相对而言小得多,而且恢复正常也快得多。

巴菲特碰到的另一次股灾是1999年网络股泡沫股灾。2000、2001、2003三年美国股市大跌9.1%、11.9%、22.1%,累计跌幅超过一半。这三年股灾期间巴菲特的业绩上涨10%以上,以60%的优势大幅度战胜市场。

正是这种坚定的长期价值投资策略,让巴菲特安然度过股灾。

巴菲特追求的确定性并不是来自于股市的波动和股价的涨跌:“我从不试图通过股市赚钱。我们购买股票是在假设它们次日关闭股市,或者在5年内不重开股市的基础上”。

巴菲特追求的确定性一是来自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

巴菲特坚信价值最终会决定价格:“市场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忽视公司的成功,但最终一定会用股价加以肯定。正如格雷厄姆所说:短期内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在长期内它是一台称重机。”

巴菲特追求的盈利确定性二是来自于安全边际,也就是买入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巴菲特坚信,安全边际是投资成功的基石,只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才能提供足够的投资安全保障:“铺设桥梁时,你坚持可承受载重量为3万磅,但你只准许载重1万磅的卡车通过。相同的原则也适用于投资领域”。

要等待真正的投资良机。急于抄底,很可能抄到手的是一只正在跌落的小刀,而且你抓到手的往往是刀刃,而很少是刀把。

巴菲特面对暴跌的启示是:不要低估市场的疯狂,高估值持续的时间可能很漫长,等待市场恢复理性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其间要淡定,有耐心,因为可能要等上几年。

回顾巴菲特在股灾中的表现,你会发现,巴菲特根本不会急于抄底。相反他会非常耐心地等待等待再等待。

在2000年网络科技股泡沫破裂后,巴菲特一直忍了5年才重新大笔进入股市,巴菲特从来不会急于抢反弹,他要的不是短线投机的小利,而是长期价值投资的大利,因此他会耐心等待股市一跌再跌:“只有资本市场极度低迷,整个企业界普遍感到悲观之时,获取非常丰厚回报的投资良机才会出现”。

看准时机“用大桶接金子”,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时,面对股市暴跌,巴菲特在2008年10月17日,正值市场恐惧气氛最浓的时候,于《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公开宣布自己正在买入美国股票。在文章中他再次重申他的投资格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他在2009年度致股东的信中表示,暴跌时要贪婪到用大桶接,“如此巨大的机会非常少见。当天上下金子的时候,应该用大桶去接,而不是用小小的指环。”

巴菲特“接金子”的桶有多大呢?

用巴菲特自己的话说,“2008年初,我们拥有443亿美元的现金资产,之后我们还留存了2007年度170亿美元的营业利润。然而,到2009年底,我们的现金资产减少到了306亿美元(其中80亿指定用于收购伯灵顿铁路公司)。

格雷厄姆: 安全第一  赢利第二

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导师,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的鼻祖。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最高涨到381点,随后开始下跌。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暴跌12%,这一天被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1929年11月,道琼斯指数最低跌到198点,然后企稳反弹。到1930年3月,一度涨到286点,反弹幅度高达43%。于是许多投资者认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股市将要大反转。格雷厄姆也这样认为,于是他开始进场抄底。

他抄的都是从价值评估上看非常便宜的好股票,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率,他还利用保证金进行杠杆操作。但股市反弹持续到4月份后又开始暴跌,道琼斯指数在1930年下跌33%,而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亏损高达50.5%。至1932年7月,道琼斯指数达到最低点41点,从最高点381点算起,最大跌幅高达89%,而同期格雷厄姆管理的基金亏损高达78%,这场超级大熊市几乎让他倾家荡产。在这次教训中,格雷厄姆总结出了一个永不亏损的投资秘诀:第一条: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

达里奥:保持镇定,反向操作

和巴菲特一样,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也认为,投资者在面对股市下跌时不必惊慌,应该保持冷静。

达里奥表示,投资者在市场出现下跌时总是容易做出抛售的决定,但屈从恐惧并不是个明智的策略,因为这样做并不会取得成功。

相反,在市场走跌时,投资者需要进行反向操作,即当你不再感到恐惧时,你可能需要卖出;当你感到恐惧时,你也许需要买进。

在《原则》一书中,达里奥分享了他在市场崩盘中学到的三件事情:第一,不应该离谱地过度自信,并放纵自己被情绪左右。无论我知道多少东西,无论我多么勤奋,我都不应该自信地做出绝对的断言。第二,我再次领会到研究历史的价值;第三,把握市场的时机相当困难。成为一个成功投资者的要决之一,是只对你有高度信心的投资对象进行冒险押注,并对这些对象进行充分的分散投资。

明智的人在经历各种沉浮时都始终盯稳健的基本面;而轻浮的人跟着感觉走,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对于热门的东西一拥而上,不热的时候又马上放弃。

想要拥有很多优势,而又不暴露于不可接受的劣势之下,最稳妥的方式是做出一系列良好的、互不相关的押注,彼此平衡,相互补充。

彼得·林奇:暴跌是赚大钱的好机会

关于大跌,林奇认为:历史经验还表明,股市大跌其实是释放风险,创造投资的一次好机会,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但抄底并没有那么简单。与其去不断抄“底”,不断被套,不如等底部出现后再介入不迟。

第一,不要因恐慌而全部贱价抛出股票。如果你在股市暴跌中绝望地卖出股票,那么你的卖出价格往往会非常之低。

第二,对持有的好公司股票要有坚定的勇气。

第三,要敢于低价买入好公司股票。暴跌是赚大钱的最好机会:巨大的财富往往就是在这种股市大跌中才有机会赚到。

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时,很多人由百万富翁沦为赤贫,精神崩溃甚至自杀。当时美国证券界超级巨星彼得·林奇管理着100多亿美元的麦哲伦基金,一天之内基金资产净值损失了18%,损失高达20亿美元。林奇和所有开放式基金经理一样,只有一个选择:抛售股票。为了应付非比寻常的巨额赎回,林奇不得不把股票都卖了。

过了一年多,彼得·林奇回忆起来仍然感到害怕,“在那一时刻,我真的不能确定,到底是到了世界末日,还是我们即将陷入一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又或者是事情还没变得那么糟糕,仅仅只是华尔街即将完蛋?”

1987年10月的行情让人感到惊恐不安,但没必要在这一天或第二天把股票抛出。当年11月份股市开始稳步上扬。到1988年6月,市场已经反弹了400多点,也就是说涨幅超过了23%。

之后彼得林奇继续经历过很多次股市大跌,但仍然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绩效。

对于担心股市仍将继续重挫的投资人,他更直截了当地说:“假使你很担心市场的波动与变化,应该开个银行帐户,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就好,别开证券户了。”

基本上,林奇怪认为,如果太过担忧市场,就不会是个好投资人,因为你的进出动作总是顾虑太多。在市场上成功的关键,就是要能承受得起市场上的坏新闻与坏消息,市场下跌时反而可以找到机会,应该感到高兴。

每当股市大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40次股市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

也许未来还会有更大的股市暴跌,但是既然我根本无法预测何时会发生股市暴跌,那么何以幻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免受暴跌之灾呢?在过去70多年历史上发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预测到,而且在暴跌前卖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后也会后悔万分的。因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股市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如果你生活在气候寒冷的地带,你早就习以为常,事先早就预计到会有气下降到能结冰的时候,那么当室外度降到低于零度时,你肯定不会恐慌地认为下一个冰河时代就要来了。而你会穿上皮大衣,在人行道上撒些盐,防止结冰,就一切搞定了,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冬天来了,夏季还会远吗?到那时天气又会暖和起来的!

成功的选股者和股市下跌的关系,就像明尼苏达州的居民和寒冷天气的关系一样。你知道股市大跌总会发生,也为安然度过股市大跌事前做好了准备。如果你看好的随其他股票一起大跌了,你就会迅速抓住机会趁低更多地买入。

1987年股市暴跌之后,道琼斯指数曾经一天之内下跌了508点,那些投资专家们异口同声地预测股市要崩溃了,但是事后证明,尽管道琼斯指数暴跌1000点之多(从8月份指数最高点计算跌幅高达33%),也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股市末日来临。这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股市调整而已,尽管调整幅度非常大,但也只不过是20世纪13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调整中的最近一次而已。

从此之后,虽然又发生过一次跌幅超过10%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41次而已,或者这样说,即使这次是一次跌幅超过33%的股市大跌,也不过是历史上第14次而已,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麦哲伦基金年报中,我经常提醒投资者,这种股市回调不可避免,总会发生的,千万不要恐慌。

每当对目前的大局感到忧虑和失望时,就会努力让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如果你期望自己能够对股市保持信心的话,你就一定要了解“更大的大局”这个概念。

说起来很简单:“嗯,下次股市下跌的时候,我一定毫不理会那些悲观消息,我要趁机逢低买入一些超跌的股票。”但是做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每一次危机看起来都好像要比上一次更严重,要想做到对悲观消息置之不理越来越难。

避免由于悲观消息而被吓得抛出股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每个月都定期定额买入股票。

跟着感觉走的选股方法,最大的毛病是,在股市大涨600点后,股票已经被高估,人们反而会感觉股市还会涨得更高,因而会在高位买入,结果股市调整而被严重套牢;而在股市大跌600点后,股票普遍被低估,人们反而感觉股市还会跌得更低,结果后来股市反弹而错失低价买入良机。

如果你不是严格的按照每月定期定额买入股票的话,你就得找出一种办法,让自己能够始终坚定对股市的信心。

坚定信心和选择股票通常都不会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但是选择股票的成功依赖于坚定的信心。你也许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财务分析专家或者股票估值专家,但是如果没有信心,你就会容易相信那些新闻报道的悲观预测,在股市恐慌中被吓得慌乱抛出。即使是你可能把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基金,但是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就会在恐慌害怕时抛出,但毫无疑问这时卖出的价格往往是最低最不划算的。

“更大的大局”是从更长更远的眼光来看股市。历史长期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在过去70年里,股票平均每年投资收益率为11%,比国库券、债券、定期存单高出一倍以上。

尽管20世纪以来发生了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曾经有成千上万种理由预测世界末日将要来临,但是投资股票仍然要比投资债券的收益率高一倍以上。用这种大局观来看股市,坚定信心,长期投资股票,收益率肯定要高得多。而听信那些新闻评论员和经济咨询专家的悲观预言,相信经济衰退即将到来,吓得全部抛出股票而投资债券,收益率肯定要比坚定信心长期投资股票要低得多。

彼得·林奇认为,暴跌也许并不是坏事,历史数据告诉我们,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而且涨得更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