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股

一点用也没有?经济学家质疑量化宽松

界面

关注

圣路易斯联储经济学家Stephen Williamson最新研究称,没有证据显示量化宽松发挥了预想中的作用。另外一些分析指出,量化宽松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后果。

美联储缩表在即,对量化宽松(QE)效果的质疑和评判仍在继续。

从2009年开始,美联储通过三轮量化宽松大量买进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推高到4.5万亿美元,这场超常规的货币试验还在全球引发了效仿。

现在,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于当地时间周三(20日)宣布开始缓慢收缩资产负债表,这意味着实施了近十年的量化宽松将悄然退出。

量化宽松的逻辑是,央行通过买入债券降低长期利率,引导企业等扩大借贷,从而促进开支、创造就业,最终推动经济增长。就在上个月,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还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宣称,量化宽松无论对美国还是欧元区都是“成功的”,通过“提升经济和通胀”让经济体变得更加稳健。

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并不这样看,甚至包括美联储内部的经济学家。CNBC 19日报道称,过去近十年,股票价格的确被推高了,然而经济似乎并没有多大起色,美国GDP增速仅仅略高于2%,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在扩大、收入增加缓慢,而通胀一直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

文章援引圣路易斯联储经济学家Stephen Williamson的最新一篇研究称,美联储两大目标——提升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都没能在量化宽松项目下得以实现。

 “评估货币政策的效应很难,哪怕是在传统利率政策下,”Williamson写道,“关于量化宽松,有很多理由怀疑其是否实现了所宣传的目标,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提出有力证据,说明量化宽松实际上是有害的。”

Williamson将美国与最早实施量化宽松的日本做对比发现,量化宽松后资产价格攀升了,通胀却依旧低迷,尽管失业率已经从金融危机爆发时的10%降到了现在的4.4%,创下了近16年的低点,但美国通胀水平顽固停留在2%以下。

接着,这位经济学家将加拿大列为比较对象。加拿大没有实行量化宽松,与美国和日本相比,经济状况区别不大。在美联储刚开始引进量化宽松的时候,三国的基准利率几乎都在接近零的水平。现在,加拿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占到GDP的5.1%,而美联储资产负债规模与GDP的比重达到了近24%。

“如果量化宽松在刺激整体经济活动方面是有效的,那么我们应该看到,自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济表现相对加拿大应该是积极的……(然而)从2007年到2016年第四季度,两个国家的实际GDP表现没有多少差别,”他写道,“事实上,相对2007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到2016年第四季度的实际GDP增长,比美国同期的实际GDP增长高出了2个百分点……尽管加拿大的货币政策相对没有那么宽松。”

因此,他总结道,从上面两个案例来看,量化宽松既没有推高通胀,也没能提升实际经济表现。

不过,量化宽松引发的最大争议是,这一非常规货币手段所展现的分配效应上。

伦敦投资管理公司Acheron Capital创始人Jean-Michel Paul近日在彭博社撰文指出,量化宽松带来了很多决策者没有预想到的后果。

从2008年到2015年,全球可投资资产名义价值增加了约40%,而背后实际的资产价值没有多大变化。他说,资产价格的膨胀导致了“僵尸公司”的激增,因为公司不愿再继续为了追求资本正回报创造收益,而宁愿选择重组。另外,在拥有大量资产的富人变得越来越富裕的同时,依靠工资和储蓄生存的中产阶级成了受害者,因为可投资资产价格越来越昂贵,他们的工资增幅却不高,因此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了。

投资分析师、金融工程师Victor Xing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将第二种情况描述为量化宽松的“分配效应”。不过,他指出,决策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但他们认为,量化宽松对经济总体的好处多于这些坏处。

他进一步分析称,量化宽松因此也促进了民粹主义的崛起。“危机后资产价格飙升,幅度超过了平均工资增幅,无疑给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以及拥有资产不多的个人带来了负担,”他写道,“不平等增加因此导致不满,让反建制政治候选人崛起。”

反过来,当选官员为了响应这些民粹声音,可能会支持诸如“直升机撒钱”等再分配政策,从而威胁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甩掉这个“政治包袱”也被视为美联储选择在此时缩表的部分原因。在美联储主席耶伦即将离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任命大部分美联储官员的情况下,现在就定下缩表计划,将会让未来领导人更难扭转政策走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