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票

券商境外全资子公司归谁管?证监会:遵从属地监管原则

国际金融报

关注

近年来,证券行业面临着整体收入下滑的困境,但境外业务给中资券商带来的收入却在上升。今年上半年,有券商该项业务收入同比涨幅超过100%,甚至超过1000%。

境外业务成为了新的盈利点,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在境外成立分支机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境内证券经营机构在境外的子公司,该归哪边管理?是否还属于证监会监管范围?

证券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整个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436.96亿元和552.58亿元,同比下降8.52%和11.55%。

而与此同时,17家券商的境外业务收入却出现了不同幅度上涨,其中7家券商境外业务收入同比上涨超过100%,东兴证券境外业务收入涨幅更是高达1019.22%。

不少券商境外业务收入的比重也达到了10%以上。根据半年报,2017年上半年,A股上市券商中,境外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的是中信证券,占比为15.05%,比2016年同期还提高了3.83个百分点;其次是海通证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达14.72%;第三是光大证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达10.81%。

随着人民币纳入SDR,QFII和RQFII持续扩容,境内外股市进一步互联互通,中资券商布局境外业务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券商主要通过H股上市、海外并购和设立分支机构等三个路径进行布局。

近两年,券商赴港上市渐成趋势。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完成“A+H”股架构的券商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中原证券(H股名称为中州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和招商证券。以海通证券为例,海通国际2007年就扎根香港,可谓是中资券商“老字号”。此外,也有部分券商只在H股上市,如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联证券。

还有不少券商选择分拆子公司的形式拓展境外业务。

今年8月,长江证券分拆长江证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境外上市一事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无异议函。

长江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内地券商分拆子公司的模式或还能进一步推广,分拆上市的优势在于子公司可以通过直接融资快速发展,而其收入和利润将同步反映到本公司的整体财务表现中。

除了香港,一些券商也会选择新加坡、英国等金融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作为落脚点,成立子公司,然后以此为中心逐步拓展市场。如招商证券于2015年10月在英国设立招证国际,用于开展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东吴证券于2015年9月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

中资券商境外业务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监管权属的问题。

近日,证监会表示,根据属地监管原则,证券公司境外子公司持牌业务由所在地证券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证监会主要通过督促母公司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境外子公司管控来防范相关风险。

(国际金融报记者 徐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