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管理"情绪回报"对投资至关重要 别忽视投资者的痛苦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管理“情绪回报”对投资至关重要

Alexis Calla(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总监)

和往年一样,我在开年之际,足迹踏遍亚洲、非洲和中东,来推介新一年的《全球市场展望》。这些年来,我们总是借助这些场合反复强调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有些投资者采纳了我们的意见,但还有一些显然仍未接受这个观点。

今年,我们向一些客户介绍了“情绪回报”的概念,强调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多元化投资,所得的回报对投资者的影响也会不尽相同,从而影响到投资者的未来投资决策,继而可能对投资者的长期回报产生不利影响。

Daniel Kahneman所作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是我最爱读的书之一。Kahneman 是诺贝尔奖得主,对行为偏见的研究卓有成就。他提出的一个著名理论是“展望理论”,即“失去一样东西的痛苦是得到同样东西的快乐的两倍”。

2018年最受欢迎的大类资产之一是纳斯达克,从去年初5212点一路飙升到9月份5794点的峰值,美股总共上涨了11.2%,但之后美股高位回落,年底收于4984点,较峰值跌去了14.0%。从“经典金融学”理论来看,如果投资者孤注一掷(假设把1万美元的全部家当去买了美股),那么损失在4.4%。如此表现虽不甚理想,但也非没顶之灾。但如果从“情绪”理论的角度来看,情况要糟糕得多。按Kahneman提出的2:1的情绪成本/收益比来计算,投资者相当于在赚取了11.2个“情绪点”后,损失了28个“情绪点”,所以最终的净损失是8.8个“情绪点”。那真是过山车般的人生悲喜!

如果投资者采纳多元化建议,结果又会如何呢?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多元化。第一种是等额投资两只基金,第二种是全额投资一只基金,而该基金等额投资于两类资产。虽然财务上看,两种方法并无二致(假设基金经理将钱投入同样的底层资产),但其对投资者的情绪影响却有天壤之别。

无论从财务还是情绪的角度,多元化投资都要求把各项投资视为整体,而非独立的项目。另一名诺贝尔奖得主 Richard Thaler 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会有一种“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倾向,这种倾向往往使我们无法从整体角度观察事物。也就是说,我们都倾向于分裂地看待投资组合中各项投资的表现。这可能会使我们无法作出最优的决定。

让我们尝试更深入地阐释上述理论。举例来说,如果一名投资者决定抛掉一部分美国股票,套现5000美元投资到全球债券,当时美股正高歌猛进冲击高点。这个人做的第二笔投资(买债券),一开始损失了1.9%(情绪损失3.8%),当年剩下的时间里又获得了0.7%的收益(情绪收益0.7%),则全年他净亏损2.4个“情绪点”【即(0.7%-1.9%)x2】。如果结合之前提到的美股2018年的表现,美股触及最高点之际,他的投资组合净收益为4.6%,之后随着市场下跌,他在该年余下时间投资组合损失了7.1%,因此全年净损失2.8%。但“心理账户”的倾向使投资者无法综合计入“情绪回报”,在股票投资的部位仍然会感受到损失8.8个“情绪点”的痛苦。

不过,如果投资者决定将10000美元投资于一只基金,而该基金将资金分散投于美国股票与全球债券,那么他去年前9个月的投资回报就是4.6%(即4.6个“情绪点”),当年剩下的日子,其损失为7.1%(即14.2个“情绪点”),全年的净损失则为5.6个“情绪点”。

由此可见,虽然财务上看回报是相同的,但如果投资者割裂地看待各项投资,那么这两种方法的情绪回报将大相径庭。

借助于均衡投资的产品,股市下滑时,投资者所少受的心灵折磨(14.2点的损失对比28点的损失),远超股市飙升触顶时,其少享受的快乐(4.6点的盈利对比11.2点的盈利)。

忽视投资者的痛苦,风险巨大,因为他们会抛掉下跌的资产,来舒缓情绪。这不但会使他们偏离长期财务目标,那上面这个例子而言,他们还会因为迫不及待地抛掉下跌的股票,而错失今年初以来的强劲反弹。

我们的一项主要目的,是帮助客户作出尽可能合理的投资决定。综合上述研究成果,以及我们日常与客户接触的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投资者应将相当一部分投资配置于核心多元化资产,这样有助于管理自身情绪,使自己不偏离长期财务目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