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为啥都说定投好 但真正做定投的人却很少?

新浪财经

关注

为啥都说定投好,但真正做定投的人却很少?

来源:融通基金

定投好不好?

大家都说好:

“均摊成本、分散风险”

“自动做到‘低点多投,高点少投’”

“简单便捷、省心省力”

“积少成多,告别月光”

......

就连“股神”和“传奇基金经理”都联袂推荐——

巴菲特:

通过定投,业余投资者能战胜大部分专业人士。

彼得·林奇

如果执行一个定期定额投资计划,而且不管股市涨跌如何都始终坚持,你就会得到非常丰厚的回报。

然而,很多人只是“好的!真棒!酷酷酷!”,真正去开通定投的人很少。

这不科学啊!

哪里出了问题呢?

其实,用一个行为经济学的概念就能解释——“双曲贴现”(hyperbolic discounting)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学术,

我们还是说人话。

很多人都有一种倾向,即:

避免从事一些需要在短期内付出成本,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其收益的活动

反过来说,人们都喜欢近在眼前的满足感。

跑步很好,

但躺在沙发上更舒服;

读书很好,

但看电视更满足;

存钱很好,

但是iPhone X更炫酷

......

长远的“效益”很美好,

但被人的大脑一“贴现”,

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双曲贴现者”常常为明天做出各种计划,

明天开始跑步

明天开始看书

明天开始存钱

而一旦真正要开始行动,

他们又会在最后一刻决定做相反的事。

换句话说,

我们都是行动上的“矮子”。

说回到定投。

定投是很好,

但要在一个不短的时间内持续投入,

却很有可能没有收益甚至发生亏损,

实现不了“近在眼前的满足感”。

所以,真正去做定投的人并不多。

反观各种“宝宝类”产品,

虽然收益不多,但每天都能见到,

能实现近在眼前的满足感,

规模快速膨胀也就不足为奇了。

宁要相对较少的眼前收入,

也不愿等待数额更多的日后报酬,

“双曲贴现”是人性,

但并不理性。

怎么办?

其实双曲贴现还有一个经典案例,‘ 两级实验 ’

在实验第一阶段,人们可以选择今天得到100美元或者明天得到110美元;

第二个阶段,他们可以选择一个月后拿到100美元或者一个月零一天后拿到110美元。

这两个选择在本质上是完全等同的:多等一天,就可以多拿10美元。

然而,很多人在第一阶段选择立即得到数目较小的那笔钱,而在第二阶段则更倾向于多等一天而得到那额外的10美元。

如果时间拉长,“双曲贴现者”在考虑将来的时候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个实验给了我们启发——

定投的钱,最好是用未来的现金流入,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是每月的工资收入的一部分。

反正是未来的钱,无法即刻产生收益,

提供不了“近在眼前的满足感”,

不妨把这笔钱交给定投,

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等待,

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基金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