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私募排排网杨建波:私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 3月15日讯,第12届中国(深圳)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研究副总监杨建波在会上分享了2017年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概况。他表示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虽然已经超过了12万亿,但整个私募在2017年的市场规模有所下降。未来,私募行业的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策略会更丰富,对投资人来说选择也越来越多。2017年虽然是价值投资元年,但对于私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以下为演讲原文:

各位嘉宾,各位私募届的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由我在这边为大家分享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概况,以及在2017年私募基金行业到底出现了哪些新的特征与趋势。

私募基金发展到2017年,时间已经超过了13年。从03、04年开始到201年,出现快速增长也就是最近三四年的时间。非常明显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私募基金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核心的原因还是政策的支持与放开。2014年之前做私募基金,只能借信托、公募专户或者是其他机构的渠道开展私募业务,但是从2014年开始,私募机构可以通过申请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自主开展字幕业务,因此在2014、2015年私募基金的数量发行都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到2016年,基金发行数量已经达到了3.6万多只。而2017年势头有所减缓,跟2016年相比,资金发行数量下降了34%,但是依然还有2.4万多只,数量还是非常惊人的。

局统计,截至到2017年年底,目前市场上存活的私募基金有8万多只,这些主要是统计了私募证券类的基金数量。

除了数量上增长比较快之外,在投资策略上的发展也是越来越丰富。2008年私募基金的主要投资策略90%还是股票类的,其他策略的只是很少很少一部分。发展到2017年,股票策略的占比已经下降到了50%左右,其他策略的如固收、期货、宏观、相对价值这一类发展非常迅速,占比已经超过了40%。策略丰富对投资者、机构来说是有利的,投资者的选择更多,机构的配置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能够实现在资产和策略上的配置。

私募基金发展如此之快,前面也说了策略的支持很重要。而另外一块,和私募基金创造绝对的收益能力也有绝对的关系。为了衡量私募基金的市场表现,在2010年的时候发行了中国第一只对冲基金的私募指数,我们把这个指数拿来和沪深300和公募基金对比,就会发现私募基金在风险控制能力和收益创造能力上都是明显优于公募基金和整个市场的。

具体看看各策略的收益情况就会发现,不同策略的收益分布呈现明显的阶梯状。第一梯队的宏观策略、组合基金管理期货,他们的年化收益已经超过了15%,当然这个收益比较高有它历史的原因。一方面这些策略出现的时间不是很短,正好赶上了各策略的所适应的市场表现好,比如说宏观策略之所以年化收益可以达到25%,与之所对应的股票、债券、期货这几年表现有很大的关系,几乎每一轮资产都经历了一波流失,所以非常好的捕捉到了市场收益。而股票策略由于时间长,年化收益大概在11%以上,这也是远远超过了同期市场收益的。

风险相对比较低的相对价值、组合基金,固定收益,他们的年化收益大概是4%到6%之间。

这对于满足投资者不同收益的目标是非常有利的,选择空间也会更加广阔。

截止到2017年,我们融智划分的八个策略里面,除了事件驱动之外,基本上都可以实现正的收益。事件驱动在去年收益为负的核心原因,还是政策的限制对在融资、企业定增等方面的限制,导致了定增这一类最主要的事件驱动策略基本上失效,再加上IPO发展的加速导致了重组策略的收益,都跟以前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其他的策略,像股票、宏观,受到去年A股市场行情分化的影响,整体收益也是非常高的。

私募基金创造收益的能力和公司的核心人物、核心团队、基金经理有非常大的关系。基金经理对市场的判断能够直接影响到这个基金的收益情况。那么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衡量基金经理对市场的看法呢?于是,我们发布了全国唯一的基于调查的私募基金经理信心指数,它是市场前瞻性的指数。我这里截取了2017年的市场走势以及和沪深300的对比。在2017年,虽然沪深300一直在往上走,但是基金经理的信心是经历了两个波峰,以6月份为分解点,上半年和上半年都有波动,我们也统计了基金经理的信心与市场行情的走势,发现他的相关性达到了0.6左右。也就是说调查基本上是可以反映整个市场走势的。这个调查面向的对向是全国数千位的基金经理,每个月都在做,在座的基金经理应该也收到过相关调查。

说完了整个大的发展过程,接下来看2017年私募基金到底出现了哪些发展新趋势。

首先看规模变化。

最近朋友圈有一篇文章,说私募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了12万亿,这对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兴奋的消息,12万亿的规模是很大的。但是如果仔细看数据增长的结构,就会发现这12万亿的快速增长,更多的是集中在股权创业投资类的基金。而私募证券的基金在2017年的规模是下降的,相对于2016年下降的规模有4800亿左右,也是首次出现了这种负增长,整体规模在2.28万亿左右。

为什么2017年的规模出现比较大的负增长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金融去杠杆的过程中,监管对一些结构化的产品、配资的监管要求,导致了机构之间的收缩;其次是对私募基金本身规范化的运营要求,导致了之前许多借通道的经营方式在2017年已经很难做,这就是规模下降的原因。

虽然规模在下降,但是从业人员也经常听到说最近哪家机构的规模又上涨了,发行的产品数量也是几十亿。那么在内部资金的流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做了统计之后发现,大型规模私募,50亿以上的和,小型规模的私募,10亿以下的,他们更能吸引资金的流入,尤其是像50亿规模以上的四目机构,股票策略里面,2017年吸引资金的流入应该是超过了1100亿。但是像在中间这个规模的20到50亿,他的资金反而出现了流出,小规模的相对来说流动比较平稳。

私募行业中,对规模的看法认为随着私募规模的增长,收益可能会逐步下降。但是这个规律放在2017年好象并不是特别适用。2017年,规模越大,收益越高,这肯定也是由于2017年特殊的市场所决定的。A股的行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大行业龙头、大蓝筹、大白马这一类的股票表现更好,大型私募标的也往往集中在这些标的和个股上,所以收益也非常好。

公司平均规模的增速也非常明显,50亿以上这种规模增速在2017年的增速是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公司,达到39%。当然我们也会继续挖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中间这一类型的私募资金在流出,不是特别受机构资金的青睐?经过研究,发现中间的10到50亿之间的规模范围内,私募公司的竞争是非常严峻的。

这里是去年规模在50亿以上的公司,到了下一年还能维持这个规模的数量和退出的比例。10到20亿规模内退出的比例是53%,也就是说上一年规模在10到20亿之间的公司到了下一年有53%的公司已经不在这个规模范围内了。这些公司去了哪里?这里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的公司能够实现规模的跨越,也就是说他的规模是超过了20亿,剩下的规模都已经低于10亿了,在竞争的过程中逐步被淘汰。10家公司里面可能有一家能够实现规模的跨越,剩下的大约30%、40%的公司从规模范围内消失了,剩下的还有一部分维持了规模状态。而且随着规模的增长,变化更加稳定。也就是说50亿以下的范围之内,之所以机构比较青睐,还是跟他本身发展是有一定关系的。

随着行业发展,集中度会逐步提高。在衡量集中度方面有二八定律,也就是说在私募行业里面20%公司管理的规模超过80%。但是实际上经过统计发现这个规律在私募行业里面不是特别的适用,也许要改成二九定律,发现管理规模在前20%的私募公司,他们的规模占比是达到了90%的,远远高于二八定律描述的集中度。排名前10%的这一类型私募,他们的占比接近80%,而且头部的公司,规模前1%的,他们的占比还在不断上升,从2016年的28%上升到了2017年的34%,所以说这个行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2017年是价值投资概念非常火的一年,有人说2017年是价值投资的元年。这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去跟私募公司调研的时候,可能十家公司中都有八家会说自己是做价值投资的,我们也很好奇到底有多少公司是真正在做价值投资,又有多少公司是跟随市场风格纯粹做热点追寻呢?统计2010到2017年,股票型私募基金的风格变化,发现做价值投资的远远是说的人比做的人少得多得多。价值风格变化在2017年略有上升,但是并没有大家接触的那么多,更多的基金风格还是偏向成长或者是偏向混合,在风格上做一定的选择。

不是说做成长投资就不好,或者说做价值投资就一定比成长优秀。统计了两种不同风格在过去七八年的滚动年化收益,就会发现每一个策略都有各自适应的市场,可能去年价值投资的收益比较好,但是如果放到前面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成长型的风格也会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在这个市场中,对于私募来说,能够找准自己的投资风格是更重要一些的。

总结一下我刚才分享的内容,整个私募在2017年的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是依然看好私募行业的发展。策略也会越来越丰富,对投资人来说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行业的集中一定会逐步提高,竞争也会非常激烈。只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私募才能存活下来,一些小型的或者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私募可能就逐步被淘汰;对于私募来说,不管你是做价值投资还是成长股投资,最核心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