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公募养老金业务全景图:锚定基本养老 攻大省职业年金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公募养老金业务全景图:锚定基本养老蓝海 “强攻”大省职业年金

编者按

9月23-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将在深圳举办21世纪国际财经峰会2017年会,聚焦券商、基金等证券行业的发展与未来,关注新周期、新监管、新驱动下的价值之路。我们一直长期观察证券行业机构的发展,在年会举办之际,我们推出券商、基金行业前瞻观察系列报道,此次为我们年会观察报道专题之公募养老金业务调研。 (李洁雪)

养老金市场正成为公募“必争之地”。

去年12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公告,21家机构入围第一批基本养老保险证券投资管理机构名单,14家公募基金公司在列,养老金入市进入倒计时。

随即,今年年初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启动招标工作。截至6月底,北京、上海、河南、湖北、广西、云南、陕西、安徽八省份已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4100亿元,其中的1721.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剩余其他资金将按照合同约定分年分批到位。

对于这块养老金市场“新生”的蛋糕,有着社保和企业年金管理经验的基金公司自然不会轻易错过。

多家受访公募表示,养老金业务在公司有着战略意义,其中个人基本养老业务的发展空间更是广阔的,公司将不遗余力在养老金业务领域进行布局。

华南一位公募总经理直言,“如果你看到了这个市场未来发展的轨迹和前景,那么尽管现在起步缓慢,也要耐住寂寞,做好应对变化来临的准备。”

基本养老金入市待提速

“基本养老未来的空间是巨大的。”

在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受访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如上观点。在业内看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年金市场基本固化,社保的增量也比较稳定,而基本养老发展空间却是巨大的。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养老金部负责人章程(化名)表示,“这两年企业年金增幅一直在放缓,因为新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逐渐减少;社保则还有一定增量。真正预估不到增量的是个人养老金,我过去做了十几年养老保险工作,从美国和香港的经验来看,未来这肯定是最大的一块蛋糕。我们现在一是要尽快把政策吃透,二是要早点把产品准备出来,这是未来2-3年我们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上述观点与深圳一位公募副总李萍(化名)的看法相似,李萍亦向记者介绍,目前企业年金这块市场基本已经瓜分得差不多,变动不会特别大,除了有些需要更换的,另外社保这块经常还会有些增量资金,而真正空间比较大的一个是基本养老,一个是职业年金。不过这两项业务目前在营销上存在一定难度。

李萍表示,“去年底我们拿到基本养老资格后,陆陆续续接受了一些委托,相关的钱也在不断进来,但实际上实施过程是比较缓慢的。因为基本养老存在一个资金归集、上收的过程,按照有关预测,每年大概总共会有3000亿元左右,这3000亿还涉及到21家机构要怎么分的问题,所以进程会比较慢。另外,基本养老的资金性质和社保的资金性质有比较大的差别,流动性管理跟作为战略性匹配的社保相比有差距。”

职业年金的情况则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李萍解释称,“一般而言,省份较大、财力较强的地区,资金归集能力也强一些,这些地区现在已经在往外委托;而有的地区财力较弱,我们的营销动力就会小一点,比如它一共只有几十个亿委托出来,还要分配到20家或10家机构,每家只有二三个亿,对我们而言人工成本也较难覆盖。考虑到现实情况,我们只能把营销重点放在大省、大区域,最近我们就在和一个排名前15的大省份去聊,这种大省份是必然要强攻的。”

李萍坦言,目前其所在公司在这两块业务上都投入了专门的力量进行对接,将此视为公司的战略性业务,在产品的储备、基金经理的配置上也都已经准备好了,客观上还是要看资金的进度。

企业年金进入存量博弈

当然,基金公司积极布局个人基本养老业务和职业年金业务,并不意味着对企业年金业务有所轻视。相反,尽管企业年金市场基本处于固化状态,但基金公司的投入却仍在增加。

章程表示,“企业年金一直是我们养老金业务的重点,虽然未来我们预测个人养老业务有更大的空间,但不会因此而摒弃企业年金业务。我们的企业年金业务刚开始时规模确实不大,但我们一直往里面投入,今年中标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目前这块业务的规模已经增加到500亿,比去年多了100多亿,这个增量是非常可观的,未来三、四年,我们预计每年还会有200-300个亿的增量。其实整个企业年金市场也是如此,虽然这几年规模增速在降低,但绝对值是在增加的,企业年金同样是块长久期的蛋糕,必须坚持下去。”

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企业年金21家投资管理人中,公募基金占11家,管理企业年金资产超过4000亿,占比38%。随着企业缴费的增长和收益的增长,未来企业年金的总规模仍有一定增量空间。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坦言,虽然未来在企业年金这块的投入力度不会因为个人养老金或职业年金而有所减少,但在企业的选择上还是会考虑成本,不会争取一些小企业来增加规模。

李萍向记者提到,“有的小企业主动来找我们管理企业年金,但他们的金额比较低,服务要求又比较高。比如他们手上有几个亿,希望分到2家或者5家机构手中,每家只有几千万,如果单独做对我们而言成本太高了,所以我们会考虑做成集合,把小的统一纳进去,但企业往往希望自己能得到个性化的服务和单独设立产品,而这样我们的投入产出是不匹配的,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只能放在较后考虑。”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年金虽然目前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但并没有进入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阶段,未来同样还有很多可能。

税收优惠政策关键

回顾以社保和企业年金为代表的养老金业务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并不算太快,但公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却不可忽略。

以社保来看,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社保理事会境内委托投资管理人共18家,其中16家为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管理的境内委托资产占社保基金会管理资产总规模的比例超过40%。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在基本养老领域,公募将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施展拳脚。近几年以来,中国基金业协会也一直在努力推进这项业务的开展,中国证监会今年针对《养老型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指引》征询意见,更是引领了行业创新。但摆在眼前的障碍是不可忽略的。华南一位养老金业务部人士表示,“未来关于个人养老这块最大的博弈是在财政税收。这块现在在市场上呼声很多、说法也很多,但目前并没有看到突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个问题会变得更为急迫,一旦国家开发税收优惠,那么养老业务的发展速度将是不可想象的。”

在此前的一个公开论坛上,博时基金总裁助理耿红也提到了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金业务发展的影响。耿红认为,有四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首先是税收优惠的力度;其次是税收优惠的灵活性;第三,税收优惠的转存;第四是税收优惠的对象,这些问题对于公募在养老金管理方面能发挥多大作用至关重要。

华南一位公募总经理亦表示,如果税收优惠这块不明确,大家的积极度较难提高,但作为机构,必须做好应对变化要来的准备。

上述总经理坦言,“从长期来看,支撑美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就是它们的养老金,中国也一定会走这条路,现在正逢其时。虽然中美发展环境有差异,但从整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年龄结构来看,本质上是一样的。未来养老行业必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子行业,我们必须提前进行布局。”(编辑:杨颖桦)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