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

A股低迷但股票型基金规模不降反增 背后隐藏多重秘密

新浪财经

关注

新浪财经讯  2016年12月6日,上证指数报收3199.65点,创业板指报收2122.26点。两年后的今日,上证指数已跌到了2700点以下,创业板指在千点之上也已岌岌可危。

股市低迷之际,与此息息相关的股票型基金自然受伤严重。每一个牛熊周期,都是股票型基金的一场炼狱。两年前蓝筹股牛市如火如荼,如今重回熔断低点,股票型基金的表现如何?

业绩集体下滑 取得超额收益越来越难

wind数据显示,包括主动型、被动型以及联接基金在内,份额分开计算,截止12月6日,全市场共有1109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6.84%,2017年,全市场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13.91%,最高收益达74.92%,而今年最高收益仅有13.88%。

考察2016年12月6日至2018年12月6日两年区间的数据,股票型基金的业绩表现对比更加强烈。2016年12月6日至2017年12月6日,全市场所有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为8.68%,2017年12月6日-2018年12月6日平均收益为-18.58%,正负差异显著。

从统计结果来看,第一个区间(2016年12月6日-2017年12月6日),最大收益和最小收益差距较大,部分基金超额收益显著。而到了第二个区间(2017年12月6日-2018年12月6日),最大收益和最小收益差距大幅缩窄,表明股票型基金整体取得超额收益的能力显著下降。

统计标准差和方差与上述结论亦完全吻合。第一个区间,所有股票新基金业绩的标准差为14.32,方差为205.11,而到了第二个区间,方差和标准差分别为8.10和65.67,数值急剧缩小,显示所有基金的业绩往均值快速回归,取得超额收益的难度越来越大。

总体规模不降反增 马太效应加剧

根据以往经验,股票型基金规模会随着市场的起伏而同步波动,但近两年的实际统计数据与上述结论大有径庭。

如下表,与两年前相比,股票型基金总规模从8256.97亿增长到了9849.64亿,增加1637亿,增幅19.83%,已经接近2015年年中创出的阶段性高点11757.09亿。

事实上,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规模确实在下降,但降幅并不大。一年前,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的规模为2732.01亿,最新为2408.87亿,而与两年前的2220.94亿相比,最新数据甚至略有增加。

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主力是近两年爆发的股票型ETF,统计显示,非货币ETF最新规模为2564.15亿,一年前这一数据为1909.35亿,两年前,这一数据为1720.75亿,两年之间,规模暴增843亿,增幅高达49.01%。

从统计结果来看,虽然规模在增加,但平均规模却在持续降低,由两年前的11.68亿将至9.16亿,降幅达21.58%。按照规模比例统计的加权平均却在持续上升,这说明份额在集中,马太效应在加剧。

同时,中位数在持续下移,方差和标准差小幅上升,也显示首尾差距加大,行业头部效应开始显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