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汇

中国央行紧急出手 人民币暴跌逾400点

新浪综合

关注
外汇K线图

外汇K线图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外汇头条

据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央行愿意今年让人民币贬值至6.8水平。消息公布后,离岸人民币急剧暴跌400点。

需要注意的是,4月中下旬美元兑人民币报6.45-6.47,到了6月底,美元兑人民币报6.65-6.67,人民币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贬值了3%,年化贬值幅度超过15%。一旦普通民众形成这种认识,新一轮购汇大潮可能瞬息间汹涌而至。

今年二季度的人民币汇率正迈向有史以来最差季度表现,或导致资本外流预期再度升温。为了抑制这种情况出现,中国又加强了资本管制。

中国加强资本管制

彭博援引丹麦银行首席分析师Allan von Mehren称,我们看到中国资本外流的风险正在回升,可能加剧现在市场情绪的脆弱性。预期未来数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不会消退。

中国当局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彭博称,上海外管局要求对于合伙企业办理跨境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追溯为个人出资的,叫停办理购汇。据彭博:

上海外管局近期召集辖区内部分中资银行开会,明确要求对于合伙企业办理跨境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追溯为个人出资的,叫停办理购汇;对于跨境投资项目金额超过等值5000万美元的项目,项目或企业负责人需事前到上海外管局进行约谈;合伙企业资金来源非个人出资的,金额超过等值500万美元的,有关负责人需到上海外管局面谈。

消息人士称,外管局明确上述要求是为了加强客户需求真实性背景审核,确认为真实的需求将正常放行购汇。

但是,外管局随后否认了这条消息。

英国退欧 人民币“碰瓷”顺势贬值

24日英国公投脱欧,人民币中间价从当日起,连续三天下调,一度突破五年半低位。为安抚市场情绪,昨日中间价上调同时,央行通过国有银行抛售USD/CNH,干预离岸汇市,令离岸汇价二季度跌幅缩窄至3%。

对于人民币的后市走向,瑞银财富管理中国经济学家胡一帆在上海的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全球货币波动下,中国央行正试图让人民币“顺势贬值”,不过依然会维持汇率基本稳定,并在短期内加强资本管制,直到人民币双向波动以及资本双向流动成为常态。

他指出,目前人民币走势明显跟随美元升跌,从近日中间价的调整看,中国央行有引导贬值预期的意图。全球其他货币兑美元已积累了一定的贬值幅度,近日英国脱欧再令新兴市场货币承压,此时人民币贬值是为“顺势而贬”。

全年看,料人民币会温和贬值,预测年底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达到6.8;中期依然相对稳健。在汇率稳定、低利率、资本开放三个目标中,中国央行会以前两者优先,当前还是会加强资本管制。当人民币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并且资金双向流动较为平衡时,中国的资本管制才会逐渐放松。中国干预汇市将以人民币指数篮子为参考,而非盯住,料会管理人民币兑美元的日波动区间。

货币政策方面,预期央行更倾向于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短、中长期的调节工具(SLO、MLF、PSL)来保持流动性充裕。今年降准仍有可能,降息可能性则较小。

央行干预离岸市场 人民币汇率就是涨不上去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央行昨日上午透过国有银行干预人民币离岸市场,意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虽然美元指数的回落对央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起到一定打压作用,将其由6.65上方打压至周四的6.6312,但在岸市场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的下行并不显著,本周基本上在6.64-6.65附近徘徊,且多数时间在中间价上方波动。这种市场运行形态一般意味着市场的美元买盘较强。

其实与美元指数的下跌幅度相比,央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的下行幅度也是相当有限的。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每日下午4点半钟美元相对较强的收盘价格极大抵消了国际市场美元回落对中间价的打压力量。而在岸市场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的居高不下则源自境内仍然未能彻底消退的贬值预期。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较慢的下行速度与即期汇率的居高不下其实共同依存于贬值预期,是一对彼此强化的孪生兄弟。贬值预期促使市场美元买盘较强,进而拉高美元收盘汇率。在“参考一篮子货币”+“参考收盘价”的中间价定价原则下,即使国际市场美元下跌,根据“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得出中间价应向下调整,但其向下调整的幅度也很可能被较高的收盘价所抵消,从而大大延缓中间价的下行速度。而中间价下行速度的缓慢反过来又有助于鼓励贬值预期,进而帮助美元即期汇率维持高位。

在没有外来力量主动引导的情况下,近期除非国际市场美元在短期内大幅度回落,例如迅速回落至95以下,否则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的下行速度仍将较慢。这无疑给结汇企业提供了持续的好时机,但是对于抑制贬值预期则不是好消息。

其实近期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的居高不下也反映出目前中间价定价机制的一些隐忧。

一是境内外市场共振会强化单边行情

“参考一篮子”使得国际市场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波动情况会直接影响央行美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且二者正相关。美元兑其他货币升值幅度越大,则通过“参考一篮子”计算得出的中间价“向上调整幅度”越大,反之则反是。

在美元波动幅度较小的时候,这种制度设计的确有助于帮助人民币跟随美元的波动而波动,令市场很难形成稳定的单边预期,进而打击单边投机行为。

但当美元波动幅度较大,这种定价机制很容易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当美元波动与境内结售汇市场出现同向共振时,人民币对美元巨幅波动的风险更高。

例如,当资本外流加剧时,境内结售汇市场产生逆差,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必然随之倾向于贬值,这会导致美元兑人民币收盘价持续高企。此时若恰好赶上国际市场美元大幅升值,“参考一篮子”计算得出的“向上调整幅度”也必然高企,二“高”相加的结果必然是央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大幅攀升。

 二是机构投机可能加剧单边行情

中间价的原始参考报价均来自做市银行,虽然做市银行原则上不得串谋,但由于各家银行的定价模型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对各个货币篮子的权重赋值不同,做市银行完全可以根据每日最终的中间价逆推出市场主流的权重赋值,从而使得中间价的可预测性大幅度提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了解中间价的定价规则,机构投机可能成为人民币大幅波动的推动力量。

举例而言,若日间交易时段国际市场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升值,且以做市银行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预期在岸市场收盘后美元将维持涨势,则在“参考一篮子”定价规则下,机构投资者可以合理预期次日央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将趋于升值。

此时机构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是囤积美元,以备明日卖出。一旦多家机构进行这种隔夜投机操作,将立刻对当日人民币即期汇率造成打压,拉高美元兑人民币收盘价。如果美元果然维持涨势,那么在“参考一篮子”和“参考收盘价”的双参考原则下,第二天央行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必然高开。

即使美元最终回落,但由于收盘价已经被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拉高,其对中间价的拉升力量可能抵消,甚至超越美元贬值对次日中间价的打压力量,从而导致第二天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高开。

在市场比较平稳的时期,这种机构投机的危害尚且可控,因为机构投资者只能根据当天的美元走势提前预判第二天的中间价,所以其隔夜头寸不可能持有过多,以免第二天美元行情逆转导致其难以平仓。但当美元陷入趋势性行情时,如今年5月那种连续一个月的攀升,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意愿可能大大增强。此时,即使代客结售汇呈现顺差状态,但由于机构大量囤积美元,也可能导致人民币出现强烈的单边贬值行情。

其实近期在岸市场美元之所以居高不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因为众多机构预期英国脱欧事件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推高美元,所以机构囤积美元的动力较强。即使美元短期内对其他主要货币发生较大贬值,但在境内机构囤积美元的影响下,“参考一篮子货币”定价规则对中间价的打压作用会被大大削弱。

(最后一节来自微信公众号:会师话市 作者是资深外汇专家)

责任编辑:支全明 SF09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