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经

视频|张欣:我和潘石屹认识四天结婚 考虑了不少时间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SOHO中国CEO张欣《名利场》专访:我和潘石屹认识四天结婚,考虑了不少时间

来源:SOHO中国

《名利场》专访SOHO中国CEO张欣

日前,SOHO中国CEO张欣在美国出席《名利场》活动并接受专访。

她和现场观众分享了她有点冒险又有点传奇的经历。

人生唯一感到害怕的时刻是,初到英国,举目无亲又不会英语。

求学期间,在炸鱼薯条店打工两年,以至于到现在都不能吃甚至不能看到炸鱼薯条。

与潘石屹在北京相识,他带她去工地,指着建筑工地上的大坑说以后这里将是曼哈顿,四天后他们闪婚,她说花了不少时间~

辞去高盛的光鲜工作,回国创业,在她眼中90年代的中国什么都有可能,她想要把国外的顶级建筑师带到中国。

她说中国的市场因为刚刚建立,男性女性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受到男性主导商业社会的旧传统的束缚,所以有很多在民营经济领域里非常出色的女性。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我非常荣幸邀请到张欣一起对话,你们今天也将听到最不可思议的故事。在我们开始对话之前介绍,首先我想先感谢张欣女士的到来,非常感谢!

这些照片,接下来是关于张欣女士的介绍,她被称作建造北京的女人,她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张欣并不是在非常好的环境中长大,她成长在文化大革命时代,接下来我将让你来讲述这些故事,在她14岁时,她是一名工厂女工,后来就在高盛集团工作了,还有一件事,你们需要知道的是,看看这些建筑,她拥有这么多北京的建筑,我们正在展示的这些非凡的建筑。

现在开始来聊吧,我并不想过多讨论你的成长岁月,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14岁你就在工厂工作,这听起来非常难以置信,所以和我们说一说你的那些日子。   

张欣:文革期间,我在北京出生和长大,到了中国打开大门改革开放的时候,那时候一些中国人被允许可以走出国门。我的妈妈是位中缅混血,她是首批离开内地的人,去到了香港。当我们去到香港的时候我14岁,那时很难想象,我还能做其他的什么,但是最基本的是,我需要养活自己,所以我和她都一起在工厂工作,我14岁,我们一起在工厂工作。

主持人:你去上学了吗,你学到了什么?

张欣:我去上夜校,我想要接着上学,但最主要的是,在香港,我不会说当地的语言,不会说粤语,所以我需要学粤语,至于工作,我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所以我上了好几年的夜校,直到我以高中毕业的水平,完成高中的学业。

主持人:你让这一切都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事实上,我在工厂工作,我去上学,这很难做到。

张欣:如果在美国的环境中去努力做到这一切,就像是一个新来的移民(会做的事情),是你选择来到了这样的环境,我们去了香港,我们就像是新来的移民,我们在那里能做些什么呢?你只会做一些非常基本的体力工作,我确信来到美国的一些新移民也有这样类似的经历,那就是我和我妈妈的生活。

主持人:但是你知道你自己有抱负在,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张欣:是的,所以我当然非常渴望离开那个环境,我不想在工厂过完余生,在五年之后,我存下了一些钱,我存了一些钱,我存了大概3000英镑,我决定离开香港,那会儿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英国就自然成了我想去学习的地方,然后我就去了。

主持人:所以你自己存下了钱,上了去英国的飞机,你不会说一点英语?

张欣:不会。

主持人:我猜你也一点都不了解英国。

张欣:是的,完全不了解。

主持人:当你来了伦敦,来了之后发生了什么?

张欣:我去了英国,其实我在去英国之前,我去了在香港的英国领事馆,我想去学校学习英语,而我人生中所听到过的唯一一个地方是英国的牛津,所以我问他们,牛津有学校吗?他们回答说,哪里有一个语言学校你可以去,所以我就去那儿了,我想那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或者是唯一一个我感到有些害怕的时刻,因为我突然来到这个地方,我在这里一个人都不认识,我也不会说英语,都让我感到很害怕,我妈妈也不在那里,这里不是香港,那里至少还都是中国人。

主持人:那时你几岁?

张欣:我19岁,但是我第一天到英国,比我14岁的时候第一天到香港更害怕。

主持人:那会儿你还有你妈妈在身边,对吗?

张欣:是的,我妈妈和我在一起。

主持人:你的周围都是和你说同一种语言的人。跟我讲讲你看到另一个中国人在街上的故事。

张欣:那会儿我很害怕,我坐下来就开始哭,五分钟后,我开始想,这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我就在街上走,那时街上出现第一张中国面孔,我拦住她,我猜她是中国人,但是我并不确定,她也可能是日本人、马来西亚人,但我就以为她是中国人,所以我就用中文跟她对话,你是中国人吗?她说是的,然后我说,太了棒,我刚到这里,哪里有能买到一些食物的超市?她人非常好,带我去了超市,她还问我,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今晚的一个中国人聚会?从那刻之后,我就找到了我的方向。

主持人:你看起来倒是很无畏,即使你说你非常害怕,听起来你好像。

张欣:我很害怕,我哭了。

主持人:但不过就一个小时,之后你就找到了朋友。

张欣:我不会一直坐在那儿用流泪度过余生。

主持人:这是受你父母的影响吗?他们从文革年代过来。

张欣:我觉得是这样,如果你成长在中国的文革时代,你的人生会经历特别多,这段经历会给你更多的力量。

主持人:你们知道吗,我在后台一直追问她,你搬去英国,你又回到中国,我们在短短时间内听到这些,你打造了一个如此成功的公司,那是你唯一感到害怕的时刻,那是唯一的时刻,再给我另一个,再给我另一个。

张欣:我知道,我知道,她一直在追问我,就是那样。

主持人:正是因为你童年时期经历了这么多,以及你所拥有的一切,没有什么能再让你觉得可怕了,你已经经受了很多可怕的事情了。

张欣:不是这样,依旧有很多我感到非常有挑战的时刻,很艰难,我在挣扎努力,但我没有感到害怕,我知道事情总能达到,我会聚焦在如何做成事情。

主持人:好,那你到伦敦以后,你卖炸鱼薯条。

张欣:哦,我来告诉你那个故事。那会儿我来到了牛津,我开始学习英语,能说一些单词,我需要谋生,因为我只有3000英镑,这些钱维持不了多久。有人告诉我,有对中国夫妇在那儿开了一个炸鱼薯条店,他们正在找人做周五和周六晚上的兼职,我就过去问了,我能来这里工作吗?他们问我,你能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吗?我说可以,我能说一点简单的。他们说,你需要说的只是,当这里买炸鱼薯条的人排起长队时,你只问他们要加盐还是加醋、加盐还是加醋。所以那一晚上我只问了加盐或者加醋、加盐或者加醋。

主持人:你那天晚上梦到盐和醋了吗?

张欣:没有,我只是一直在重复盐和醋,那晚之后,他们人非常好,会让我打包一些炸鱼和薯条回家,所以差不多两年时间,我吃了特别多的炸鱼薯条,导致我现在没法吃,甚至没法看到炸鱼薯条。

主持人:所以那会儿你在学英语,你在卖炸鱼薯条,我想知道那些雇佣你的人是否知道你今天的成就,那不是很有趣吗?

张欣:我不知道,这应该很有趣吧。

主持人:你是如何从那种状况到上大学,然后又继续前进的?

张欣:那以后,因为我已经在那个环境体系里面了,所以相对轻松了些,我学了英语,我去了萨塞克斯大学,那之后我去了剑桥大学,最后我在高盛找到了一份工作,当你接受了那样的教育之后,一切都相对变得顺利很多。我在高盛工作了几年,但我的心依旧是中国的,我一直想回去,所以在1995年的时候,距离现在差不多23年以前,我决定从高盛辞职,我要回到中国我就那么做了。

主持人:让我们暂时回到,当你不停地开放眼界,你去了伦敦,然后看了整个世界,你现在会不会觉得所有东西都很普通?你第一次看到自动扶梯是在香港吗?

张欣:那是在北京,那时候我还没有去过香港。

主持人:明白了,我的意思是,你进入到一个越来越曼妙的世界里。

张欣:是的。

主持人:所以当你上大学的时候,你会觉得那就是你的世界了吗?

张欣:不不,那绝不是我的世界。大学是我的另一场奋斗,因为其他同学都是17岁,而我上大学的时候比他们年纪更大,而且我也没法沟通理解,我只能说一些基本的英语,我还不能真正听懂每个事物,你知道大学的学生们,都想要做什么吗,他们想要喝醉酒,他们想要去聚会,我一点都不理解那些,为什么人们会做那些事情,不是过喝醉酒和去聚会,那有什么乐趣,我当时在那里就是学习,我只是学习,我就是那些书呆子中国女孩之一,每天就是学习、学习、学习,当然,我也需要更多时间去学习得比别人多的重要,因为我之前接受的教育很糟糕,我也不能说很多英语,那就是我大部分大学时光的样子,我从未感到很适应,因为我一直会感到,我不知道,每个我踏进的房间,我觉得这都是什么,让我来弄清楚。

主持人:我是怎么融入的,我对这些喝酒之类的事情都很困惑。

张欣:我后来在酒吧找了份卖啤酒的工作。

主持人:那就是你融入的方式。你在高盛呆了多久?

张欣:两年。

主持人:两年,你的工作是?

张欣:我在投资银行部门。

主持人:具体点是?

张欣:投资银行分部。

主持人:哦,我知道了,投资,所以你在高盛,什么原因让你想去。

张欣:我感觉我好像在参加高盛的入职面试。

主持人:你的优势是?开个玩笑,所以你离开了高盛,在你有伦敦和高盛的工作经历之后,为什么你又决定回到中国?

张欣:因为那时的中国变得非常有吸引力,那是90年代中期,中国开启了对外开放的旅程,打造私营企业,打造市场经济,我在萨塞克斯大学和剑桥大学学的是经济学,我的硕士论文是关于中国经济私有化,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是中国最振奋人心的时刻,我不会一直在银行工作,我坐在一边观察这些,我想要切实参与其中,所以我回到了北京。

主持人:你妈妈那时候还在北京吗?

张欣:我妈妈待在香港。

主持人:当你回去的时候,你知道你要做什么吗?回去那里你有工作吗?你是和高盛一起去到中国的吗?

张欣:没有,没有,我遇到了我的丈夫。

主持人:你在回来之前?

张欣:对,那就是其中的联系。我遇到了我的丈夫之后,四天之后,我们决定结婚。

主持人:四天吗?

张欣:四天,用了不少时间。

主持人:所以你只是到中国看看,你遇到了他,四天之后他说了嫁给我?你说,好的,让我辞到高盛的工作,然后你回到中国,我们都能参与其中?

张欣:不不,我遇到了他,然后四天之后我们,他说了,我们要不要结婚?我说,我需要解决一些事情,但我愿意嫁给你,为什么不呢。

主持人:我从你描述丈夫的方式中看出来,他是个土包子。(笑)

张欣:真的吗?(笑)

主持人:那可能不记得了。

张欣:那是我通常的说法。

主持人:但却是,当你回到中国时,你称他是个土包子。

张欣:哦,天哪,好糟糕。

主持人:但是你有海外生活经历,他却从未离开中国,是吗?

张欣:是的,他从没有离开过中国,他不会说英语,现在他依旧不说英语。

主持人:他来自最贫困的省份之一。

张欣:没错,他来自最贫困的省份之一。

主持人:但是他是有地产梦想的人。

张欣:是的。

主持人:所以和我们谈这个故事。

张欣:我被他的理想所吸引,我遇到了他,他说,他先求婚说,我们结婚吧,我说好,但是我最好先了解这个人,然后他说,让我告诉你我是做什么的,他带我去了建筑工地,那个时候,那是地面上的一个大洞,然后他说,这是我做的事情,我建造建筑,我听了后就感叹,我从没见过地面上有这么大的洞,他说,看这个,这将是北京的曼哈顿。我当时想,这个人从未去过曼哈顿,他是在做白日梦,这是不可能的,这里怎么可能建成曼哈顿。事实上今天,如果你去到北京或是上海,它已经是现代的曼哈顿,拥有诸多高楼大厦,当然还有诸多建筑物,都是我和我丈夫以及我们的同辈,我们的同行建造的。

主持人:那个时候,你和那个从未见过世面的人对话,而你已经是去过曼哈顿,他拥有那些梦想,他的什么以及那时候中国的什么是让你觉得相信和值得参与其中,不仅仅是值得参与其中,还有认为你们可以推动达成的?

张欣:我认为90年代中期的中国百废待兴,所以做什么都是有可能的,那会儿没有高楼,需要有人来建,那会儿没有商店,需要有人来开,什么事都似乎是有可能的,你需要做的就是放手去做,那会儿还没有商业气氛,商业气氛还没有形成,它是正在形成的过程中,我认为那个时候,我们之中的少数人早期的是建设整个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建筑整个工业的重要力量。

主持人:我觉得你可能进入了这样一个境况,然后用两面观点去看待,要么这里没有基础设施,所以我没法做成事情,或者。

张欣:你不过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

主持人:好,假设这里有这个建筑,但我的意思是,我没法做到,当时还没有银行,对吗?你没法在建筑商得到贷款。

张欣:当时有一些银行,有一些中国的银行,但是这些银行不会让你抵押贷款。

主持人:对,那就是我想说的,你们没有一个那种意义上的一个银行体系,所以资金从哪里来?

张欣:我们需要去银行说服他们,为了让我们卖掉公寓,你们必须开放抵押贷款,如果没有抵押贷款的话,购买人没法有这么多资金,他们需要借一些钱,所以我们花了不少时间说服银行,让他们开始去尝试。对于银行而言,这也是一项新的业务领域,因为他们之前没有经受过任何抵押贷款业务,所以万事都是新兴的,建房子是新的,售公寓是新的,银行提供抵押贷款也是新的,每件事都是新的。

主持人:那会很可怕吗?

张欣:不,那非常激动人心。

主持人:我知道了,现在回到可怕的部分,当时有没有你觉得这样做行不通的时刻?

张欣:有的,有非常多次,很多时候,基本上每天,我觉得这个行不通,这个肯定行不通,刚开始的时候,我和我丈夫结婚太快了。

主持人:特别短的时间内。

张欣:所以我们并不了解对方,一下子我们就成了丈夫和妻子,我们又成了商业伙伴,我们一同开始了新的探险,所有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所以你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冲突、挑战、问题,我们在办公室里遇到的所有问题和分歧,都会自然而然地带到家里去,当时我们的关系非常紧张。两年以后,我觉得这样下去肯定行不通,我们两个应该各自为政,他也这么觉得,因为我们基本上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争吵。

主持人:当时公司的规模有多大?

张欣:还很小,我记不清了,还很小,公司还在早期发展阶段,我们还在努力经营,但是我们认为这样行不通,无论是生意还是婚姻,我们没法好运作,所以我就回到英国呆了两周,他和他的朋友也找了个地方呆了两周,快到两周的时间时,我决定回去,因为我觉得,虽然境况艰难,但我必须让一切运作起来,所以我回去,告诉他,我们之间的问题是我们在一起工作,不然我们就尝试看看你来运作、我在家当主妇,他说,听起来不错,之后我就怀孕了,然后再我怀孕中期,因为我不再争执,公司也有所起色,然后他说,我真的需要你回来工作,事情太多了,我没法一个人处理这些,我就回去工作了,我拿回了我的工作。我后来把我的小孩也带到了办公室,那就是所发生的一切。

主持人:你觉得你会不会,如果他从未开口说让你回去工作,我需要你这样的话,你觉得你会一直在家做主妇吗?

张欣:不会,我会主动要求回去工作。

主持人:你会主动提出申请。

张欣:我会说我觉得,这些工作一个人承担不来。

主持人:嗯,你肯渴望回去工作,我能想象那个时候。我很喜欢你说服那些人的故事,你告诉他们建筑的美,以及为什么建筑的美那么重要,因为你们成长的轨迹,并不是像那种意义上的会有想到,我们需要建筑看起来更与众不同,更美的建筑,所以你深怎么做到的?

张欣:当时我们开始建房子,很快我就意识到,建房子的一大因素是建筑结构体系,你可以造出很丑陋的建筑,你也可以建成很美伦美奂的,所以我投入了无限好奇,不断地去探索,我爱上了建筑艺术,我开始去拜访全球各地建筑师的工作室,去看了很多展览、很多艺术展览,主要是去看建筑师是如何展现他们的作品,当我看到觉得非常不错的建筑设计时,我马上就会想到,我能把这位设计师带来中国吗?她或者他能来中国工作吗?后来我发现这个人从未建造过除了艺术中心以外的事物,我就想,这个人能不能过来建造一个办公室、一个公寓楼,所以那就是我的经历,它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它是循序渐进的,之后我开始请人过来,一开始是做一些小项目,慢慢地逐渐经手一些越来越大规模的项目,然后最后。

主持人:但是那个主意,让我们先回到那个话题,你选择的那些建筑师们,只是建造东西,在纸上画图,但是没有开发商会雇佣他们。

张欣:他们在一些商业开发商的眼里,有点太过富也创造性和想象力,我现在知道传统的开发商是怎么想的,他们觉得这样建筑造价太高了,他们觉得这些艺术家太难共事了,因为他们都太有个性,但这些都不是问题,我认为那不成问题,因为我更多地被他们的作品本身的美所吸引,我更多地在想,我该如何把这些运用到我的作品之中。

主持人:但是怎么把那些带到中国呢,以及说服你的顾客和投资人,在这些美的项目上投资是值得的?而且对于成长在文革中的这一代人来说,这些事物是不受尊崇的。

张欣:这种美是非常自然的,我知道它终将被市场所接受,所以你说的那些都不成问题,更多的困扰是将这些建筑师带到中国,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未来过中国,当然,也没有经手过中国的项目,所以你如何去把这些人,像是伦敦的扎哈·哈迪德带到北京去,她不仅没有在中国建过楼宇,而且还没有完全经手过大的建筑,我们如何与她一起工作,然后让她和所有本地的设计师、建筑师更好地沟通交流,共同来实现这些非凡的发展成就,所以我们整个公司当时就一直在打造那种能力。

主持人:在开始的时候,我还记得读到,大家会带来几箱现金而来,我说的对吗?你的眼光让我觉得我好像在夸大。

张欣:哦,来买?

主持人:来买办公楼。

张欣:是的。

主持人:他们会带着好几箱现金而来。

张欣:我想起来了,让我们回到那时候,那会儿我们不得不去说服银行开放贷款,对吗,但那时候很多人甚至都还没有银行活期存款账户,他们都想要来买,这些人都想要来买公寓,其中一些人带着现金来。

主持人:让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话题,推进一下,但让我觉得惊讶的是,我们说了很多关于女性不得不突破很多界限,来取得和男性一样的成就,而在中国,你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经历,至少是在私营经济领域。

张欣:我成长的环境中,没有女性在家做主妇,我的妈妈出去工作,她的朋友们出去工作,我的身边没有成为主妇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在政府机构工作,所以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女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思考,你应该去学习,你应该拥有一份工作然后去上班,所以我觉得这样创造了一个,那时候,当然中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建立起了一个市场,不再存在男性主导商业社会的传统,男性主导商业社会的传统是没有的,男性和女性几乎站在平等的竟技场上起跑,所以你能看到很多女性在私营经济领域都做得很出色,而且部分因为是没有旧传统阻碍发展,所以它能够从一张白纸发韧。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替观众问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你所说的正好衔接上,当女性在事业上变得越来越成功,研究显示很多女性会担忧在事业上比她们的另一半更成功,这种说法对吗?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我猜。

张欣:是的。

主持人:这不成问题?

张欣:不成问题。这没什么,为什么呢?难道我们应该去设想自己比另一伴逊色吗?不应该。

主持人:你的丈夫也没有担忧那些?是他让你回来工作。

张欣:不不不,他没有担忧那些,你确实需要一个不在意那些的丈夫。

主持人:现在在中国,你拥有共享办公的空间,中国最大的共享办公空间,那是什么,因为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了解这些,中国的企业精神是什么样的,在那里、在这里的阻碍相比,又是什么?

张欣:我认为中国,因为中国整个的商业发展历史在最近30年,非常短暂,所以我认为没有什么固定的做事方式,还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给那些想要冒险尝试的人,结果就是,你能拥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创业精神,而且我觉得这种精神一直在,这是非常有活力的社会,美国这里也一样,就像科技新兴公司,这种文化就在这儿。

回到你关于共享办公的问题,我们建了很久的房子,差不多20几年,我们一直在建楼,如今中国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已经建得差不多,所以我们在问自己,接下来做什么,我们想要打造建筑之中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做共享空间的原因。真的要提供它被称作SOHO 3Q,它将为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室,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个创业企业如今在我们的SOHO 3Q办公。

主持人:这对于一个创始人来说十分不寻常。

张欣:那就是SOHO 3Q。

主持人:照片很美。但对于一个创始人来说很不寻常,尽管今天的对话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不寻常的事,从小做起,然后随着公司成长壮大依旧能掌控好一切,你认为是什么从创业一开始,那时你还和他们坐在一间房间,一起互相对话,到现在你在全世界有很多职员,还能够一直保持对它的热诚,以及如今拥有管理这样一家大公司的领导才华?你是否怀疑过自己这方面?

张欣:我只是觉得,我热爱我所做的事情,到现在依然热爱,以及我没有热忱的时候,我还是会继续对去工作和处理事情保持兴奋。

主持人:但领导能力,我认为你一开始是不具备的,那时你还只有三个人的公司,你必须去学会如何在大公司里维系企业文化,让公司里的每个人拥有一样的价值观,然后成为许许多多人的真正意义上的领导,你是觉得你是自然而然就会了还是习得的?

张欣:我觉得领导能力,你从开始,然后逐渐成长于其中,你做得越多,你就知道如何去做。我不知道,我一直是那个渴望带领、渴望去做些与众不同之事的人,我并不害怕那样做,我会一直那么做,而且我觉得很多人都希望做一些振奋人心的事情。

主持人:你还有一些在香港时期依旧保持联系的朋友吗?

张欣:有,很多。

主持人:他们是什么职业?

张欣:不是工厂的。

主持人:我的意思就是在工厂的朋友。

张欣:不是的,确实和很多人一直在联系。

主持人:你有很多,但是在余生。   

张欣:英国时期的朋友。

主持人:好的,当你一旦走上正轨,你是否曾经有在晚上回家的时候想到自己现在有很大的责任,我帮助建设了这个城市,如今因为运营这家公司我拥有更大的责任?

张欣:我并没有那种意义上的感受,我觉得责任是,比如说我建造的每个建筑,我感到了责任心我知道这些建筑将矗立百年,我知道我需要做一些超过一座建筑应该不仅仅只是因为我需要一个办公楼、我需要租用一个办公楼、我需要售卖一个办公楼,我明白它的意义远不止那些,这也是我想了解建筑艺术的原因,因为我一直知道一座楼不仅仅是用来做办公楼、不仅仅是用来做公寓楼,它是一个城市的面貌,我们正在筑就城市的现代面貌。

主持人:你觉得你现在是重要人物了吗?我的意思是,你现在已经被称作“建造北京的女性”,你自己感到呢,你觉得你已经是那些真的帮助改变中国的核心人物之一了吗?

张欣:我觉得我是那些真正建设北京的核心人物之一。

主持人:好的,我们还有另一个问题,我相信这个是由你而知的,它是一位于女士提出的问题,作为一位科技创始人,,我经常雇用非常有创造力的职员,他们有非常好的点子,但是不适合团体工作,你是如何缩小工作方式和文化上的差异,不仅仅只是团队之间,更是国家之间?

张欣:谁做得不好?是一些不属于这儿的人他们必须好好协作,如下他们之间出了问题,你就要找出原因,因为可能有一两个人,他们就是不喜欢这些,我认为如果他们做不好的话,就是有问题。

主持人:所以事情对于你来说都很明确吗?就像我们有了这个,我们就做这个,然后一切就会奏效?

张欣:我做决定都会很快,如果我看见一个房间里有10个人在一个团队,两个人一直在争辩,另外一个人在让整个团队慢下来,这样就不会奏效,所以我们需要做点什么。

主持人:那也是你对待你的生活、你的小孩、你的婚姻、你的生意的方式吗?

张欣:有点,是的。

主持人:每件事,都这样?现在是我所想的,我们继续,我们不要烦恼,不要陷入分析惯性,让我们说下去。

张欣:好的,不要分析,那是什么东西。

主持人:你对你的团队怎么看,那些和你一起亲密工作的人,你觉得他们会怎么形容你?

张欣:我不知道,他们之中有些人在现场,你可以问他们。等等,Ashleigh在哪里,她就在那儿。

主持人:我们说的对吗??她做决定非常容易然后马上就执行了?

Ashleigh:她有非常强的直觉,做决定非常快,她非常相信自己的决定。

主持人:你知道吗,还告诉我你是一个这样的人,如果我今天问你一件事你不知道的话,你明天就会了解的比我更多?

张欣:我的好奇心非常强,如果你知道我不了解的事情的话,我会想要去了解以及我会熬夜一整晚,搜索一切、阅读一切。

主持人:你整个人生都是这样子过来的?

张欣:我整个人生都是这样子的。

主持人:你会觉得,因为很多人会觉得,你必须在一定时候极力专注在你的事业上,没办法花时间去学习其他的事情,但我猜你应该会觉得这些都会反馈到相同的事情上。

张欣:那是我的想法,它会反馈到我所做的事情上。

主持人:那你对未来有什么希望?

张欣:继续对我所做的事情保持热忱,继续造房子,我现在也有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年轻的人一起工作,因为我又开始做一个慈善项目,叫做SOHO中国助学金,我们为去常春藤盟校的中国学生提供经济援助,今年我们在哈佛和耶鲁有44个SOHO中国助学金获得者,所以我也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我想要,因为我记得我是如何从工厂到大学的,又从大学到现在,我想要把我的经历分享给这些年轻一代,那也是我享受其中的事情。

主持人:当你回望你的人生,想到你当工厂女工或是和母亲一起在北京生活的岁月,在你的人生轨迹之中它会很有意义吗??或者你会觉得,我怎么会经历那些?

张欣:我真的觉得好像生活给了我诸多意想不到的奇妙旅程,而我总是能够发现其中的乐趣部分,然后继续前进,所以那就是我的感觉,是我看待人生的方式。不过就是解决问题,继续前进。

主持人:真的,与你对话我真的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我们甚至没有了解你的所有经历,这些都非常难以置信,对于我们成长在美国的人来说,即使我们没有很多,我们还是有一些比你做的更多的,当你14岁的时候在工厂工作,听到这样的故事非常精彩,你在那个年纪有灵感和抱负,最终取得今时今日的成就,然后回馈社会。

张欣:谢谢!

张欣:非常感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