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产经

躬身耕耘者贾利民:从筑梦中国高铁到躬身青海中关村

中关村

关注

躬身耕耘者——贾利民先生

这位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见证者、规划者和布道者,从2012年的春天出发,结缘青海,成为海东科技园的高科技引领者。从筑梦中国高铁到躬身青海中关村,我们看到一位开拓者奔走的身影,感受到这位布道者锲而不舍的情怀。

文 本刊记者 马文良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不甘落后、积蓄力量、期待变革的西部,激情昂扬地走在了历史的前沿,开始书写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画卷。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布局中,西部的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这不仅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布局,而且还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工程。西部大开发,不仅要“开荒”,还要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下“高科技”的种子,让中国西部地区真正跟上中国现代化的脚步。

2012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的五年规划。

同年3月,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正式与青海海东牵手,宣布在海东工业园区建立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这是中关村确立“创新中心”向全国辐射的一次实践。海东科技园的建设,标志着“中关村”品牌走出北京,拉开了与西部合作的序幕,这对于西部将来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

于是,一个呼之欲出的“西部硅谷”,开启了春天的故事。

按照规划,海东科技园通过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国内名校、高新企业落户园区。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园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功能,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助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

于是,一批又一批来自中关村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大学生,走进青海,扎根海东,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使命,谱写下时代的壮丽篇章。这一历史时刻,与当年大批热血青年志愿来青海,支援西部发展时的情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豪情,不同的时代,历史同样会铭记这一刻。

贾利民就在其中。

这位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见证者、规划者和布道者,也从2012年的春天出发,结缘青海,成为海东科技园的高科技引领者。从筑梦中国高铁到躬身青海中关村,我们看到一位开拓者奔走的身影,感受到这位布道者锲而不舍的情怀。

但是,在面对“咖啡文化”与“熬茶文化”的冲撞时,贾利民不得不放缓脚步。他在凝思,他在用“中国速度”式的视角审视西部一隅的这片土地。这片浸染了太多历史厚重因子的土地,正面对着新时代的生长阵痛。这个时候,他习惯性拿出一个学者的执着和秉持,他不想急功近利地去妥协,而是苦苦思考着一种“左手咖啡,右手熬茶”式的美好和谐。他是一位辛劳的耕夫,他要将自己的情怀耕种在这片土地上,企图唤醒这片土地的激情与活力。他想看到,这片更多人喜欢熬茶的土地,无法阻挡咖啡的飘香,越来越多的人经不住咖啡的诱惑。

北京到海东的“时空格局”正在被高铁改变,“文化格局”也正在被一群开拓者赋予更多的内涵。我们期待,一种融合了古老柳湾文化的新型文化形态在这里生长,它比溯源四千年的柳湾文化更精彩。我们也看到,像贾利民一样的一群人,奔走在海东科技园这片热土上,呵护着一颗新种子的成长,期盼着这颗种子早日变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能把海东科技园带上中国发展的“高铁”,奔驰向前。

当然,以上的描述只是我们将要展开故事的序章。

走路带风的男人

采访贾利民前,我做了一些功课。知道他是一位长期从事科研和政府咨询工作的学者,也是一位教书育人的教授,还是一位在新能源领域拥有诸多发明专利的专家。

于是,我脑海中大致勾勒出了贾利民的形象:谦谦君子,温文尔雅,睿智坚定。

然而,和贾利民的首次会面,却让我大感意外。这个走路带风的男人,他的率直让我有点措手不及。他阔步走进办公室,大手和我用力一握,开场白就是这么一句:“我们在青海的事业还远谈不上成功,还在摸索中艰苦前行。”

身材魁梧的贾利民说话声音很洪亮,语速极快,从不隐藏自己的情绪——1963年生于驻地新疆阿勒泰的兵团十师181团,身上有着兵团子弟粗犷、豪爽的烙印,且相伴一生。但是,粗犷和细腻这对矛盾体在他身上却同时存在,且助力他不断开拓专业领域。

2017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颁奖词对他有过一个中肯的评价:“25年,一个学者的黄金年华,他却默默蛰伏,潜心钻研国内外高铁技术。5年前,他捧出了心血结晶,我国自主研发的高铁,从此飞驰在华夏大地。他是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见证者、规划者和布道者,他将带领学生们,继续中国的高速之梦。”

位列中国“新四大发明”之首的中国高铁,不仅悄然改变了民众的出行方式,还成为“一带一路”上最亮丽的“国家名片”,走向了世界,让越来越多人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梦想成真。

在日渐提升的中国速度背后,正是贾利民和专家团队一起日夜不停的奔跑。他们肩负着中国高铁确定技术路线、研究方案、过程控制和为主管部门及参研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把关等重大责任。他们参与设计确定了中国高铁相关核心装备体系的顶层技术指标、技术架构,确立了高速列车、牵引供电、运行控制、运输组织、安全保障等关键系统技术创新的研发技术路线,并参与敲定了中国高铁的一系列技术指标。正是在这些顶层设计和指标的指引下,我国研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新时代中国高速列车的新品牌——复兴号。

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上,贾利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高铁科技创新成就。当总书记问及我国是否有条件在全国高速铁路网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的运行速度时,他坚定、自信地说:“我代表高铁科技创新队伍的战友们,向您和党中央汇报四句话: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我们没有盲点;参与国际竞争,我们有胜算;支撑国家战略,我们有把握;引领创新发展,我们有信心!”短短几句话,掷地有声,令人振奋。听完贾利民的汇报,习总书记高兴地说:“说得好!” 当天的CCTV新闻联播发布了这一消息。一年后,中国高铁开始全面恢复时速350公里运营。

的确,中国在高铁建设上的成就举世关注。中国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2万公里,总里程已超2.5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将达到3.8万公里,覆盖中国240座中型以上的城市,它将彻底改变这片土地上的时空概念和出行模式。

英国广播公司(BBC)曾在《中国新工业革命》一文中,将高铁建设看作是中国正在开展新工业革命的标志。文章说,中国特有的文化和中国人的勤劳创新使得中国高铁技术得以迅速应用,并引领世界。韩联社的表述则更加直白:“坐上高铁,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速度’。”

初识贾利民,他的故事,他的气质,他的情怀,就让我肃然起敬。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他在他的领域里顶起了一片天,一片悄然改变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天,一片让中国人骄傲的天,一片让外国人刮目相看的天。为此,他每天像风一样奔走,像智者一样思考。他说:“我更愿意做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多为国家培养一些人才;我要继续努力,让中国高铁真正成为畅通世界的名片!”

一次春天的会晤

春天总是一切美好的开端。

按照周树鑫的回忆,他和贾利民的首次碰面是在2012年初春,那一年北京的风沙有些大,走在路上,吹得人睁不开眼。在这之前,对北京和青海而言,另外两个人的会面也值得提及——因为这件事与周树鑫和贾利民的会面息息相关。

也是这年春天,时任海东地委书记,现任青海省委常委、秘书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于丛乐和原北京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正式会晤,达成了北京中关村和海东共同在海东建设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共识。这是中关村确立“国际创新中心”的首次外溢实践,也标志着“中关村”品牌顺应时代走出北京,拉开与西部合作的序幕。

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正式推荐周树鑫——这位“中关村最有执行力的人”去海东,出任海东科技园管委会主任一职。当时,有人向时任海东地区常务副专员初军威推荐了“一家在新能源领域做的不错的公司”,于是周树鑫马上登门拜访。

贾利民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贾利民的另一个作为企业家支持者的身份。正是这一次会面,开启了他在青海海东科技园落地生根的征程。

那是一次愉快的会面,也是一次战略性的会面。在北京北方交通大学西门外的大柳树富海国际港801室的办公室里,听完周树鑫的PPT介绍之后,贾利民当即拍板去青海看看。

“这个园区的运作理念源于中关村,我们的市场也在青海,为什么不去?!”贾利民说。

当年4月,在中关村管委会的组织下,贾利民随一批企业家应邀到海东考察,当时的情景让他印象深刻。

于丛乐对这一幕记忆犹新。他说:“那时,这里还是典型的西北农村形象,基础薄弱,环境杂乱,群众生活条件艰苦,与城市毗连区、青海省会级机场所在地的区位极不相称。”

不难想象当时的情形:狂风裹着沙尘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2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整村整村的拆迁、遍地的开挖、忙碌奔走的人们,这片土地的原有秩序在被揉碎,新的秩序重构尚未有头绪……

穷则思变,当时的青海海东,正站在一个这样的历史节点上,经历着爆发前夜的“凌乱”,秩序重构前的阵痛,这阵痛甚至带着几分茫然,而这也是像海东这样的西部地区彼时正在经历的嬗变。

庄稼地中生出“高科技”,这谈何容易啊!有人感到茫然,也有人在沉重地思索。与其说贾利民看到了这片土地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更愿意说,他是想把自己的情怀耕种在这片土地上,因为他是一个有情怀的男人。

当然,贾利民十分清楚,彼时这片土地正处在一种拧巴的状态:“海东科技园是一个理想结出的,与环境不太适应的果实。或者说,是一颗理想的种子播种在了一片不太适合它生长的土壤中。也或者说,这片土地从来就没有过生长这颗种子的基因。所以,那时这片土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确实,在海东柳湾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种种故事,或许正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种缩影:她有着强烈的发展欲望,她有着拥抱革新的勇气,她也不可避免的有许多对于未来的困惑以及对未知的一丝恐惧,但她终究在迸发着蓬勃的活力。在贾利民看来,对青海海东而言,科技园是一种新的形态,通过政府引领、资本联动、技术引入、人才聚集,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打造创业平台、孵化基地,让海东变成一种可以让新的自然形态、经济形态茁壮成长的土壤,这是一条尚在摸索当中的西部地区创新驱动的,或许可行的路径。

那时候,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兰西经济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作为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青海省委省政府超前谋划,相继做出建设青海东部城市群和海东工业园区的重大决策,以柳湾为中心的这片区域成为东部城市群建设的主战场和青海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区域之一。

2012年6月,在时任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的支持与推动下,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贾利民与青海省委、省政府,科技部、几家大学校长,北京中关村领导和专家学者一道,参加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奠基仪式,随后北京能高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青海能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成为第一家在湟水河边的草滩上破土建设的入园企业,贾利民出任首席专家,和这个中关村在北京之外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建的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一起,经历变革,品味其中酸甜苦辣。

就这样,贾利民及其战友和科技园的开拓者们一道下了“湟水河”,开始了“摸着石头,探索前进”的历程。

理想的种子在萌芽

一颗种子是渺小的,但是当一颗种子开始萌芽时,它就会积蓄一股巨大的力量。

“海东科技园是一个理想,理想是被设计出来的,设计出来的就是已经被定义的,不仅需要有清晰的路径,还要考虑这颗理想种子怎么在这片土壤中健康成长。”贾利民认为,科技园应该是一个智慧的容器,科技园的成长、建立和壮大,都需要智慧的凝聚来解决。没有智慧的凝聚,科技园是成长不起来的。反过来,如果不能成为智慧的容器,并且使这些智慧实实在在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话,那么科技园也是没法成长的。

这一点,作为支边大学生且在青海扎根34年的于丛乐深有感触。他支边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的追求,推动了中关村在青海落地生根,正是基于他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深刻理解,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和企业家社会价值的深刻理解,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他说:“最初的科技园,还是一片村庄,其间有沟壑、荒滩、废弃的鱼塘,沟沟坎坎很难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还不具备创业的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中国高铁的当代人物,贾老师毅然选择来青海创办企业,在海东科技园从零起步,这让我特别感动。”

于是,于丛乐就成为海东党委、政府联系贾利民的“第一联络人”,所有与企业发展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找到他,资金扶持、示范试验、项目申报、资源配置等问题,都给予最大力度的帮助和扶持。“一如既往支持企业的发展,积极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全力推进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壮大。”

这期间有一个故事值得记录。2017年6月21日,参加完“中欧能源互联网论坛”后,贾利民回酒店休息,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的他独自出门散步,不慎摔了一跤,这一跤——锁骨粉碎性骨折。

听到这个消息后,海东科技园管委会主任苏铧烨第一时间赶往医院。苏铧烨说:“于丛乐书记电话指示海东医院,一定要组织专业团队全力以赴为贾老师治疗,又亲自沟通,从省第一人民医院请来了麻醉师,手术在海东医院聘请的老骨科专家主刀下,顺利完成。时任海东工业园区常务副主任车军平和园区领导多次看望。”那天,等苏铧烨赶过去的时候,“已经拍完片子,打好绷带,贾老师咬牙坚持,真是一个西北汉子,他身上有西北汉子坚毅的性格,让人不由佩服!我们连夜和海东医院商讨治疗方案,院方邀请了全省最好的骨科专家会诊,会诊的结果是需要动手术治疗,而且海东医院有能力做这个手术。我们征询贾老师的意见,是回北京还是在海东做这个手术?他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说就在海东医院做手术吧。”

手术当天,还是让人捏了一把汗——治疗方案确定以后,马上就开始组织手术,但是,抽血显示贾利民的血氧含量不足。海东虽然海拔不是那么高,也感觉不到明显的高原反应,不是这次手术,贾利民还不知道他的身体一直在默默和高原反应做着抗争。经过配氧提升血氧含量后,手术顺利完成了。当天晚上,苏铧烨陪贾利民吃了术后的第一顿饭,那只是一碗小米粥,贾利民却吃得十分香甜,苏铧烨开玩笑说:“这碗粥的边际效应特别高呀。”贾利民回答说:“这简直就是幸福本身的味道!”看得出,他在物质方面很容易满足,他也是一个很容易就能获得幸福的人。

后来,于丛乐和爱人来到医院探望贾利民,两个人就像老朋友一样有说有笑——连医生都纳闷,这个病人究竟是怎样的来头,让书记如此牵肠挂肚?

“人才工程是青海的‘一号工程’,而细节就体现在点滴的小事上。”此事让苏铧烨感慨颇多。这位清华大学法学院毕业的优秀选调生,2014年夏天走出象牙塔,就义无反顾奔赴青海,扎身基层——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快速成长。

其实,这是一件很容易就会忘记的小事,但那份情却不容易被岁月冲淡。在苏铧烨眼中,这份情里饱含了一个老青海人求贤若渴、迫切地想推动这片土地发展的情怀,也饱含了中国当代高铁风云人物想在这片土地上耕耘阡陌良田的殷殷之情。

小事不小,至少在苏铧烨眼中,他看到了情真意切。

一份合格的答卷

一直以来,这件“小事”一直感动着同样求贤若渴的周树鑫。像于丛乐这样的领导对待人才的那份细致,以及对科技园的殷殷期盼,激励着和他一样的开拓者。

周树鑫说:“人才是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企业如此,科技园区的发展更是如此。海东科技园的使命,不仅是把人才吸引过来,还要留下来。作为一个新生的科技园,我们还有诸多不足,但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将短板补足,迎头赶上。摆脱曾经的封闭与落后,所依靠的不是林立的新楼或新颖的装备,而是革新的头脑与创业创新的勇气。为了迎接最顶尖的人才来到海东兴业逐梦,海东人咬紧牙关,拿出最好的生活条件,张开双臂迎接人才的到来,这既是一种天下归心的期许,更是一种革新的勇气与魄力。”

对人才的尊重和培养,贾利民与周树鑫的看法不谋而合。他始终认为,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成果是高端人才队伍的培养,他期望他的先进技术理念得到传承,促进我国技术领域和行业的发展。为此,他愿做一个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人,为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甘愿无私奉献。他说:“我更愿意把科技园理解成正在逐渐形成的大海,它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溪流,这个溪流可以是人的思想、各种形态的资源,最后进入海东之后,在海东这个容器中碰撞、交互,让这片土壤成为使海东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经济形态、人文形态。”

于是,理想、信念、人才成为新的因子,迅速注入柳湾这片习惯生长庄稼的地方,种子在萌芽,力量在积蓄……

理念在碰撞中交汇融合,在这片土地上沉淀、生长,并不断催生着新的力量。我们把目光拉回到六年后的海东科技园:当年泥泞的道路、破旧的民居、杂乱的建筑,如今已经荡然无存。科技感十足的创业大厦在这里拔地而起,通达的马路从这里延伸向看不见的远方。柳湾水系里砥砺过风雪的迎春花,绽放出一种原生的力量,灿烂而迷人。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创客们,在阳光下像风一样行走。

这座低碳科技小镇,又在规划人才小镇,不断提升园区的内涵,依托海东工业园区,核心区规划约4平方公里,定位为“人才创业的新平台,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花园小镇的升级版,致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人才聚集高地”。到2023年,海东人才特色小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高端发展态势将更加明显,成为高端要素汇聚、创新生态体系完整、城市高端配套完善的创新型小站、绿色生态小镇、人才聚集小镇,海东市区域转型升级发展的地标、青海省内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枢纽节点、国家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承载地。

于丛乐也说:“值得欣慰的是,科技园守住了最初的初心,在理想和现实的博弈中,这片土地如今与当初的理想一样纯净——没有形成任何落后产能,没有引进一家污染企业,从高端人才服务基地、青年公寓、创业大厦、柳湾咖啡馆到产业基地、生态水系,都在向着国内甚至国际一流产业园区挺进,历史的柳湾文化正在被现代文化赋予新的内涵,绽放出发展的魅力,所以,我们给历史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当然,历史也会为贾利民这样的开拓者记上重重的一笔。

开疆辟土的潜行侠

万事开头难,尤其是从零到一。但要成功,青海能高还需历经充满艰难困苦的万里长征。

“海东市和园区相关部门配合我们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了青海能高的注册,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办公和工作条件。”青海能高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易頔对此印象深刻。

不仅如此,初军威和周树鑫协助青海能高的发展确立了“五落地”发展模式,要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产品、产能、服务、人才落在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新能源领域实现成为立足青海、辐射西北、引领全国的高技术龙头企业的发展目标。

“公司将组织专业团队全力推进与海东的战略合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共赢发展。”贾利民说。

万物一旦生长,便永不止息。

2013年4月底,在周树鑫和海东科技园的组织协调下,青海省科技厅通过科技支撑计划支持青海能高科研经费200万元;同年5月,在海东地区行署的协调下,海东科技园通过绿色通道为产能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土地使用、建设程序、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全面支持。海东科技园派专门人员全程参与指导产能基地建设,随时为能高公司排忧解难。无论是项目申报、融资贷款、人才招聘、行政审批还是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园区总是竭尽所能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我所接触的海东科技园的建设者们,都是一群‘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他们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协调解决了许多问题。”作为在青海能高发展的亲历者,易頔还对那些往事感慨颇多,在荒草丛生的湟水河边,建成集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工程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发电关键设备产业化基地”,这中间的艰辛依旧历历在目:“为了赶工期,冬季还在做地面施工,结果投产的时候,冬季做的地面几乎全部都出了问题,又不得不又腾出精力来重新做一遍。”

经历了风雨,度过了最艰难的六年,青海能高还是换来了累累硕果。

2016年,由青海能高自主研发的“高原寒荒地区大功率水冷电站”在国电投黄河中上游公司成功应用,运行效果良好;同年6月,由青海能高承接的共和10MWp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从正式开工建设,历时仅用了67天。2017年6月,新能源关键设备产业化基地投产,已经具备每年1GW变流设备和配套产品制造的产能;9月,公司通过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ISO9001体系认证;11月,青海能高与青海师范大学联合筹建智能微电网及储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内最大的直流微网项目及国内首批10兆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关键设备在海东下线……

“我们有信心推进青海新能源领域变流、储能、集成等核心技术创新与装备制造能力提升,打造‘青海创造、青海输出’的高新技术品牌,形成以青海为基地、具有面向全国集聚科技与产业资源的新能源创新能力池。”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其实并不容易,面临诸多的困难。“打铁还需自身硬”,更多时候也在进行着“自我更新”。

贾利民说:“我十几年如一日,利用任何时间间隙和机会在读书学习,床头、飞机上、火车上,甚至连坐在马桶上的时间都不愿意放过,每年54本书是我读书的底限。在我工作的各个领域,与一般人相比,有时我的思路更新,想法更新、更系统,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我一直在坚持学习,这是学习带给我的力量。每当需要进入一个新领域,我对自己不变的要求是:一个月内站到其前沿,我基本做到了,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我坚持学习。但不足够谦虚,仍然是我坚持克服的‘老毛病’。”

贾利民在企业内部倡导“诚、敬、恕、谦”的治企理念,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他认为这四个字构成了我们中国人,其实也是全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按照这四个字的标准去做人、做事,这个人就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

在他看来,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都要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手段不断武装自己。学得怎么样,从根本上取决于自己是不是敢于否定自己,承认自己的不足,谦虚地向未知学习,主动去掌握未知,将未知变成自己的能力。

“当面对年轻人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着敬畏。因为年轻人代表着未来,而我们代表的是过去和现在。他们未来会成长成什么样的人,我们是无法想象到的,靠我们的历史经验也不能做出结论。对年轻人充满敬畏,其实是对未来充满敬畏。”贾利民说。

顶天立地的开拓者

面对青海这片新的疆土,贾利民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至少在青海,他和他的团队还有漫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路要走。

他认为,创业者分为三类:一经过利益计算或者估算后决定是否创业、在哪创业;二是恰好有需求或满足合适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又有与这相匹配的技能,因而创业;三是算账算不过来的,条件和需求很难计算或确定的,完全因为一个信念激发而创业。

贾利民认为自己来到青海,无疑就是第三种情况:因为结识了像于丛乐为代表的这样一群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在没有任何基础、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勇于尝试,试图做一件对改变海东、改变青海乃至改变中国西部有所助益的事情。

什么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是指善于运用直觉去认识世界,运用情感去对世界做出判断的人。理想主义看重的是,在遭遇艰险的历史时刻,敢于付出一定的代价挺过来的人。那些开拓者是最具有理想主义气质的人,他们经历大风大浪,砥砺风雨,但初衷不改,他们经受了现实的洗礼而愈加光彩夺目。所以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群响当当顶天立地的人。

“我们为信念而来,为海东未来的经济新形态而来,为在湟水河边‘种出庄稼’!当今社会仍然拥有纯粹理想的人太少了,而我恰巧在海东认识了这么一群人。我敬重所有为理想而行动的人,结果有可能会失败,但我不会后悔,因为我们共同奋斗过。”

这就是执着的贾利民,当初他创建“能高公司”就是因为不服气,不服气中国人不能研发生产新能源大功率变流装备的论断。

“我一直喜欢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每当做一件事时首先要问自己,你这样做会后悔吗?如果答案是不后悔,那就可以继续向前走了。”在青海创业就是因为源于这样的秉持,有了这样的原动力,这些年贾利民选择了坚持,将目光放到了未来。“顶天立地”是他对学生和同事们的期许,“躬身耕耘”使他对自己的鞭策,不仅是心系苍生,还要胸怀天下,头顶着理想,脚踏实地的坚持。

青海能高的故事还在继续,青海能高还在历经着企业永续经营的万里长征。

六年前的春天,当本文的主人公与本文中提到名字和没有提到名字的这群人,站在漫天的风沙中,在柳湾这块土地上,为青海能高的未来发展实地勘察、纵横布局时,他们或许没有想到这样的场景:湛蓝的天空下,高速列车瞬间驶过海东科技园,不远处是频繁起降的飞机,而园区内迎春花正在怒放,现代气息十分浓郁的园区办公楼里,窗明几净,人们来来回回……

未来,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从全国各地涌向青海,来到海东科技园,在这里耕耘播种,收获硕果。毋庸置疑,他们是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新一代开拓者,站在了一群曾经为青海发展披荆斩棘、使梦想成为现实的人们的肩上——顶天立地,缔造历史。

其实,贾利民的故事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