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闷热天气 谨防“情绪中暑”
又是一年高温来袭。你有没有发现一向兢兢业业的自己好像变了个人,脾气变得暴躁,即使在工作岗位上也毫无生气,工作效率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影响明显增强,人们会在情绪、心境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容易情绪失控,甚至频繁与人发生摩擦及争执,这就是“情绪中暑”,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情绪中暑”有哪些表现?如何预防?本期健康周刊带你一起来了解“情绪中暑”的解决之道。
“情绪中暑”有哪些常见表现
“情绪中暑”听着新奇,实际上它是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而非一类特定的疾病。正常人群中大约16%的人会出现该现象。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波动起伏明显及轻微躯体不适,例如胸闷、心跳加快等。其诱因之一是高温。高温不仅会导致人的食欲减退,摄入的营养不均衡,人体还会因出汗增多、水分大量流失,导致电解质失衡,从而使大脑中神经递质发生改变,影响大脑神经活动。此外,蚊虫肆虐也会在一定情况下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同样也是“情绪中暑”的帮凶。
“情绪中暑”最常见的表现为攻击性增强,动不动就会觉得心情烦躁,压不下火,“一点就着”,尤其容易在排队或交通堵塞时与人发生口角甚至肢体上的冲突。
又或是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原本活泼、积极向上的人可能突然“蔫儿”了,丧失了对事物原有的兴趣,与人沟通交流的欲望也大幅减低,做事提不起精神。
“情绪中暑”的另一个常见症状就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一到夏天,大家就会因为天气炎热而食欲不振,又或是白天疲倦无力,夜晚却难以入眠,对周围环境的细小噪音往往也变得更加敏感。
“情绪中暑”可诱发心血管病
在中医理论里,对于“情绪中暑”也有自己的解释。
一方面天气多暑湿热,人体易受自然界暑湿之邪的侵袭,暑湿之邪日久生热,暑湿热三邪相互交织,会阻滞身体“气”的运行,使患者出现胸闷心烦、脾气暴躁;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出汗增多,中医讲“汗为心之液”,汗出过多会伤及心阴使得心火亢盛,《黄帝内经》讲“心主神明”,亢盛的心火扰乱心神也会使大家的心情波动变大。
“情绪中暑”的人群容易情绪不稳定,行为更容易过激,容易冲动行事。同时,“情绪中暑”还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高温及情绪波动容易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五类人群需警惕“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的易感人群有五类人群。
首先是在室外高温作业的重体力劳动者和年老体弱者,这些人极易出现疲劳,导致情绪低落。
其次,日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者,往往由于自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被炎热的外部环境点燃情绪“导火索”后,容易将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地爆发出来。
第三类是遇事紧张、情绪波动较大的个性脆弱者,由于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感到烦躁不安。
第四类是过分计较或在乎他人看法的内向且不善交际者,往往疑心较重,又不善于表达。这些人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而与人大动干戈。
第五类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孩子们尚处于情绪、情感的发育阶段,高温天气更容易诱发他们的冲动行为。
如何预防“情绪中暑”?
首先,遇事要心平气和,尽量保持平静心态。要学会情绪转移,在心烦意乱时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或是静坐沉思,所谓“心静自然凉”,打造一个“心理空调机”,为自己的心灵吹风纳凉。想象森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爽的情景,想象自己遨游于冰天雪地里,“望雪止热”,降低心理热度。
其次,情绪与睡眠息息相关,睡眠不足不但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更会使人心情急躁。因此我们要保证规律的作息,尽量不要时而早睡时而晚睡。对于什么时候睡觉,《黄帝内经》中有“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描述,就是说我们应适当地晚睡早起。但晚睡最好也不要晚于11时,因为从晚上11时开始,肺脏气血开始回流,并储存精气。因此夜间11时之前睡觉有利于积蓄精气,调和阴阳,也有利于情绪稳定。
再次,要注意合理饮食。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此时应尽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防止上火。同时也应少食生冷,一方面寒凉食物会伤及脾胃;另一方面室内使用空调后温度较低而外界温度较高,进入房间内的寒湿之邪容易由疏松的腠理进入体内,若此时再贪凉饮冷容易导致进入体内的邪气从寒化,为身体埋下隐患。温度较高,人体代谢增强,此时应当适当补充营养,以抵抗炎热天气带来的影响。
此外,注意调节情绪,养成“慢”习惯。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还有,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运动可以刺激相应区域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其他区域的活动,使我们忘记不愉快的事情,心情愉悦起来。
要想彻底消除“情绪中暑”,就要学会通过释放或调节来给情绪“消暑”,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倾诉,避免中暑状况持续时间过长。
“情绪中暑”说到底还是一种情绪紊乱。工作和生活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应该时不时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适当宣泄压力,防止日积月累下情绪突然爆发。如果是性格内向、不善沟通表达的人,遇到烦心事更要多敞开心扉,多和自己亲近的人沟通,疏导负面情绪,有助于获得心灵的平静。
按摩+药膳,给情绪消消暑
1.按摩劳宫穴。简便的取穴方法是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即为劳宫穴。劳宫穴既有清心除烦的功效,又可以治疗中暑。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左手按压右手劳宫穴,持续两分钟,对侧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持续两分钟。
2.照方配药膳。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百合、莲子等具有宁心安神功效的药食同源的食物,也可以自制荷菊饮,即干薄荷8克、白菊花12克,既可用沸水300毫升冲泡,加盖闷10分钟每日一次,也可日常代茶饮。大家可以在原谱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进行加减。
如感觉口干舌燥的人群可以加入少许麦冬、玉竹、芦根一类可以滋阴的药物;出现小便黄、口腔溃疡的人群则可加入少许莲子心、淡竹叶等等。
指导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邢佳
来源:《北京青年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