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寨周杰伦”巡演,该关注的是啥?|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

关注

转自:新京报评论

即便明星本尊不介意,也不等于模仿者可以无所顾忌

 | 柯锦雄

据媒体报道,有记者调查发现,自称“大陆第一杰伦”的周杰伦模仿者“黑伦”,自2024年6月以来与某连锁酒吧展开深度合作,在多地门店巡演。而有网友称,其巡演报价最高卖出了6000元,已经远超周杰伦本人的演唱会票价。这引发了关注。

周杰伦可能想不到,自己的名气除了养活自己,还养活了一大批“山寨周杰伦”,甚至还惠及了周边的周边。比如,模仿方文山的“圆文山”。

山寨明星的争议由来已久,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出现,这种山寨明星有了更多流量变现的可能。因此,相关行为所涉及的法律风险就越发变大,其中首先就是涉嫌对明星个人权益的侵犯。

比如,利用明星姓名进行商业宣传,涉嫌侵犯姓名权;直接采用明星肖像作为模仿者的形象宣传,涉嫌侵犯肖像权等。

除此之外,这些模仿者除了模仿形象,不少人还会模仿明星的声音,力图做到形似神似音更似。这就可能涉嫌侵犯明星本人的声音权。这是《民法典》新增的自然人民事权益的一种,声音和人脸、指纹等数据一样,都是重要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民法典》规定,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参照适用肖像权保护的有关规定。因此,声音权同样具备肖像权的四种属性:人格属性、可再现性、可识别性和可固定性。而特定的声音除了有身份识别、人格属性外,还具有经济价值属性。

比如,明星的口头禅或经典台词,极易让外界与特定明星产生联系。“黑伦”在开启巡演前,曾使用“哎哟,不错哦”等金句,就属于涉嫌利用周杰伦特有的外貌形象、名誉、声音等特质进行商业宣传的行为。

山寨明星的模仿行为大多数不会简单停留在长相上,很多时候会伴随经典作品或者经典影视形象的模仿,不可避免地涉及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报道中所谓“‘黑伦’最高6000元的票价”,其实是酒吧订台的最低消费,和演唱会门票不是一回事。找模仿达人吸引顾客,这其实是酒吧夜店的营销模式,十几年前就有了。有人质疑,没售卖演唱会门票,何来侵权之说?

不同的主体,即便是相同的行为,也会有不同的被侵权者。此前引发舆论关注的“冰红茶请周口杰伦代言”一事中,除了涉嫌侵犯周杰伦的个人权益,商家作为经营主体还存在不正当竞争以及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同样,在“黑伦”的巡演当中,合作的连锁酒吧品牌就涉嫌利用山寨明星,试图让消费者产生混淆,也已经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黑伦”所表演的歌曲《一路向北》《搁浅》等均为周杰伦作品。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演出组织者组织演出,由该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因此,酒吧或者“黑伦”如果在未获得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表演这些歌曲,则涉嫌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益。即便不是售卖门票,酒吧作为经营性场所,利用该表演吸引顾客、营造氛围、促进消费,也已构成商业利益,理应支付版权费。

《著作权法》也规定了一些无需付费的合理使用行为,比如,“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且不以营利为目的”。那么,现在很多山寨明星在网络平台上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是否侵权?

其实,这样的行为虽然没有向公众收取费用,但表演者可能会从平台获取流量分成,或者利用流量转化卖货,甚至网友打赏本身都可能构成“以营利为目的”,因而不属于“合理使用”。

大多数时候,明星对于这些模仿者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此前,某位模仿者大火时,周杰伦本人就曾回应:每一个地方的多重宇宙伦,都是真的,都是努力在生活的伦。但明星本尊不介意,并不等于这些模仿者就可以无所顾忌。

毕竟,这些模仿者是因为明星本身影响力的溢出才获得了关注,模仿者应当更加注意对明星本人形象的维护。在模仿表演过程当中,应当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法律的要求。如此,才会有“双赢”的结果。

撰稿 / 柯锦雄(律师)

编辑 / 马小龙

【英国商业贸易部国务大臣:希望加深合作 帮助更多英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英国是本届消博会的主宾国。在本届消博会中,英国商业贸易部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表示,希望进一步加深与海南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帮助更多英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互共赢发展。博柏利、洲际酒店集团、克利伯风险投资公司等企业代表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为英国企业带来更多贸易机遇和经济活力,期待加深互惠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北京科锐:2024年净利润3920.89万元 同比增长123.48%】北京科锐公告,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05亿元,同比增长7.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0.89万元,同比增长123.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851.47万元,同比增长120.14%;基本每股收益0.0743元,同比增长124.12%。

【北京科锐: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800万元–120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北京科锐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万元–1200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004.6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50万元–1100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886.5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194元/股–0.0232元/股,上年同期为亏损0.0379元/股。本次业绩预告相关的财务数据未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在巩固两网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储能等新能源市场业务,优化营销策略,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增长;公司持续加强成本优化,落实技术降本及采购降本工作,使得本年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英国商业贸易部国务大臣:希望加深合作 帮助更多英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英国是本届消博会的主宾国。在本届消博会中,英国商业贸易部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表示,希望进一步加深与海南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帮助更多英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互共赢发展。博柏利、洲际酒店集团、克利伯风险投资公司等企业代表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为英国企业带来更多贸易机遇和经济活力,期待加深互惠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北京科锐:2024年净利润3920.89万元 同比增长123.48%】北京科锐公告,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05亿元,同比增长7.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20.89万元,同比增长123.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851.47万元,同比增长120.14%;基本每股收益0.0743元,同比增长124.12%。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说说你的看法

打开APP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