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封家书震撼心灵令人深思
原标题:封封家书震撼心灵令人深思
本报讯(记者牛伟坤 徐英波)“信仰·薪传——红色家书专题展”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40组革命者、建设者的家书,带领观众解码红色基因,感悟红色力量。
走进中华世纪坛二层的世纪大厅,两侧的墙面上挂满了不同年代、不同笔迹、不同收信人却同样饱含感情的一封封家书。毛泽东在信中嘱咐毛岸英、毛岸青“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聂荣臻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焦裕禄临终遗嘱里对女儿说:“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
本次展览以“重温红色家书,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共分为“信仰之光”、“壮志之举”、“薪传之路”、“筑梦之歌”4个单元,选取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不同时期的革命者、建设者的40组家书并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从此永别,望妹努力前进。兄谢你的爱!万望保重!余言不尽!”一封仅二十几个字的短信让现场不少观众湿了眼眶。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先导者彭湃写给妻子许冰的家书。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彭湃在上海被捕。狱中,彭湃自知敌人会对自己下毒手,便留下了两封绝笔书:一封是向党中央作最后的汇报,鼓励同志们继续为共产主义事业坚定信念;另一封则留给妻子。在信中,他勉励妻子许冰继承其遗愿,为党的事业不懈努力。临刑前,彭湃将身上衣物赠给战友,对难友和身边的士兵作了最后的演讲,并高唱《国际歌》昂然奔赴刑场,牺牲时年仅33岁。
从胜利油田赶来的王清站在自己写给妻女的家书前感慨万千。作为中国石油产业外闯中东石油市场的一员,他曾在1996年至2000年间,参与了为科威特建设石油设施的国际工程建设项目。在外工作的4年多时间里,他与妻女互通了1000多封家书,交流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展出的这封家书里,他写道:不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中国人!王清对记者说:“这些家书可以作为一份史料,记录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组织如何在外组织实施国际项目,为祖国争得荣誉的。现在读起来,我依旧感到自豪。”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2月28日,游客可提前在“中华世纪坛”小程序预约参观。本报记者 方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