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发重组扬子江汽车“踩雷” 申报债权超预期10亿余元
当重组复生遇上破产清算,背后的利益博弈开始变得异常激烈。
9月19日,《中国经营报》独家披露了扬子江汽车破产清算案进展及债权人债权申报情况。而随着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中信集团旗下新时代区域发展综合协同服务平台和城镇化投资平台——中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发”)主推的重生计划已不得不按下“暂停键”。
报道刊发后,扬子江汽车管理人对外发布《关于债权申报情况的通告》,对申报债权人和债权金额进行了更详实的披露。根据通告,截至9月4日债权申报期满,共申报274家债权人,申报金额共计2367393840.72元。目前,管理人正在审核274笔债权,审核情况将后续公布。
扬子江汽车管理人同时发出《关于逾期补充申报债权事宜的通知》,在债权申报期届满后将对补充申报的债权人依法收取审查和确认费用。“管理人目前正在开展债权审核工作,金额后期可能会予以核减,具体金额以在债权人会议上公布的最终核定金额为准。”扬子江汽车管理人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扬子江汽车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介绍,在中信建发介入重组初期,公司大股东东湖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武汉金融控股集团给出的债务规模是14亿元,目前债权人报上来的债权金额达25亿元,超出预期10亿余元。
今年5月13日,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2020]鄂0112破申1号),裁定受理了常州长江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玻璃”)申请扬子江汽车破产清算一案。6月28日,东西湖法院作出决定书([2020]鄂0112破10-1号),指定了扬子江公司的管理人。7月6日,东西湖法院发布了通知债权申报的公告,申报期限为60日,即债权申报期限截至9月4日。
民事裁定书显示,东西湖区人民法院经初步审查认为,扬子江汽车资金严重不足,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偿债能力,应依法清理债务,遂做出了破产清算裁定。民事裁定书称,早在今年1月2日,长江玻璃就向东西湖区人民法院申请对扬子江汽车进行破产清算,彼时扬子江汽车曾以其内部重组为由申请为期3个月的协商期限,并取得了长江玻璃的同意,但在协商期限内扬子江汽车仍无力解决重组事宜。
据扬子江汽车一位王姓负责人介绍,公司在2016年之前经营状况良好,陷入困境主要是牵扯到之信控股“爆雷”事件,出现重大财务困难,后续资金跟不上,导致公司从2017年开始生产经营各方面遭遇瓶颈。
扬子江汽车生产基地已处于停工停产状态。本报记者张家振/摄影
在生产经营困境面前,中信建发开始入局重组扬子江汽车,并派驻以董事长李世俊、总裁黄修瑞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入场开展工作。扬子江汽车官网介绍称,2020年1月,中信建发重组扬子江汽车,给公司注入了活力,加速企业转型,具备了更强大的发展实力。
不过,根据记者获得的信息,中信建发早在2019年7月就已着手实施扬子江汽车复生计划。
湖北田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官网信息称,2019年7月6日,中信建发产业研究院李院长、中国智慧城市委员会何秘书长等一行莅临考察指导工作,就7月1日与公司签订的扬子江汽车新沟工厂项目合作意向框架协议,在项目总体策划及实施组织管理规划上作了具体工作要求,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据了解,扬子江汽车曾抛出30亿元的投资计划,在武汉市临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扬子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基地设计年产能为2万台,预计产值为100亿元,将于2022年全面建成投产。
公司总经办人士告诉记者,中信建发此前一直在想办法推进重组工作,但进度离预期还有很大差距。“中信建发重组工作现在暂停了,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规划、设计还在做前期工作。”该人士表示。
而事实上,为了扫清重组障碍,中信建发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据扬子江汽车内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介绍,中信建发仅给员工发放工资就有几千万元,现在重组工作正处于最关键的阶段,首先需要摸清债务家底。
突如其来的破产清算申请也打乱了中信建发的重组计划,债权人申报的债权金额也远远超出预期,这无疑将加大中信建发的重组成本。“在公司内部也是按14亿元的债务规模讨论过会的,如果数据相差远了中信建发就有可能会最终放弃重组。”扬子江汽车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对债权债务“挤水分”。
对于扬子江汽车破产清算及中信建发重组进展,本报记者多次致电致函中信建发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本报将持续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