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垃圾分类面临五大挑战 如何推广垃圾分类?

第一财经

关注

如何应对 垃圾分类五大挑战

林伯强

[中国每年城市垃圾的清运量为2.15亿吨,其中56%都采取填埋的方式处理,焚烧和回收利用的占比仅约40%。垃圾填埋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会对附近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探索合适的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方式也成为当前发展阶段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在部分城市开始严格执行,垃圾分类这一大众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住建部的计划,全国46个重点城市需要在2020年以前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并在2025年将垃圾分类覆盖到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国的垃圾的产生量也保持快速的增长。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和经济增长,垃圾围城、新增的垃圾无处可去的情景不可避免。根据数据,中国每年城市垃圾的清运量为2.15亿吨,其中56%都采取填埋的方式处理,焚烧和回收利用的占比仅约40%。垃圾填埋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还会对附近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探索合适的垃圾分类、回收和利用方式也成为当前发展阶段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垃圾分类面临五大挑战

从资源再利用的角度考虑,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根据各地生活方式和地理条件的不同,中国的生活垃圾构成存在差异。根据对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的抽样结果,厨余垃圾的占比大概在40%~60%之间,纸张、塑料等可回收垃圾占比在20%~40%之间。由于饮食结构的特点,中国的厨余垃圾热值要高于世界银行推荐的垃圾燃烧热值要求,因此具备焚烧发电的价值。随着中国包装业发展和快递业务增长带来的大量包装需求,可回收垃圾也快速增长。处理方式得当,绝大多数垃圾都有回收利用价值。但是,并不是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就意味着有回收利用的经济性,而且垃圾有效利用(具有经济性)的前提,是前端能够得到有效的分类处理。这也是目前在全国推广垃圾分类的关键所在。

从2000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就已经开始了垃圾分类的试点。其他一些城市也陆续推行了垃圾分类的措施。垃圾分类推行到目前为止已有20年的时间,但是分类效果并不理想。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垃圾分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应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垃圾分类处理应该是多主体参与的工作。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居民产生,因此政策将居民界定为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由于垃圾分类、处理、回收涉及的环节较多,有些分类适合在下游环节进行统一处理,因此推行垃圾分类时,应该根据不同分类的经济性,在不同环节进行分类。

第二,后续利用配套设施不完善,会使垃圾分类难以创造价值,也达不到分类的目的。由于城市建设上的短板,很多城市其实并没有建立起垃圾分类处理体系,事实上不具备分类处理的能力。部分地区曾经出现居民将垃圾做好分拣并分类投递后,到了中转站等后续环节又被混在一起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对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对后续推行垃圾分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居民构成多元化使得垃圾分类难以协调。虽然每个居民都参与分类对于城市环境改善有益,但总是会出现一些个体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分类。现实中,虽然可以通过处罚和监督的手段来加强分类,但是监督成本高昂。有效的手段是通过长期的宣传与培养习惯,并辅以惩罚,使居民自觉参与到分类中。

第四,各地垃圾分类基本标准相对混乱,不利于推广,也不利于下游产业链的发展。目前不同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存在差异,这也给分类宣传和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垃圾分类最终要向全国推广,因此在推行初期需要制定基本标准。

第五,部分城市政策推进过程过于简单。一些地区存在为分类而分类的现象,引起居民抵触,不利于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如一些城市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简单地将垃圾分类等同于高层撤桶,强行将高层的垃圾桶撤除并要求集中投放。但现实中很多小区没有集中投放的条件,大量垃圾集中堆放导致社区卫生环境恶化,反而使居民出现抵触情绪。

推广垃圾分类的建议

基于垃圾分类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应政策建议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初始,的确需要采取严厉的行政手段,以改变以往不分类的习惯。当然,垃圾分类的执行力度需要与下游垃圾利用的能力相适应,应该将垃圾分类与垃圾回收利用和处理等不同环节综合进行考虑,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进行重点分类。加快配套的处理条件,以利于大规模严格推广分类。

其次,应该建立多层次的垃圾分类手段。居民可以进行初分类,之后由下游再进行二次分类。不能简单地将分类的责任都放在居民身上,要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为了什么,因此需要尽快建立回收利用完整的产业体系。只有下游利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严格推广垃圾分类才真正有意义。而且,垃圾分类过程如果产生效益才具备可持续性,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

再次,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实现分类的目的。可以用经济手段实现目的时,尽量避免采用行政手段。比如说可以对塑料瓶和其他可回收物在销售时征收小额的环境税,同时在这些物品回收时进行奖励。此外,今后需要对垃圾收费,促使居民减少垃圾,也减少分类的压力。

总而言之,中国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势在必行。国外许多国家有垃圾分类非常好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可以在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情况,在推行过程中综合考虑居民生活便利、经济效率和环境承载力,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毕竟,分类是为了实现更好地对垃圾进行回收和处理,而非目的。

(作者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日本民众举行护宪集会 反对战争与军备扩张】5月3日是日本宪法日。近4万名日本民众在东京有明防灾公园举行守护宪法集会,呼吁坚持和平宪法、反对战争与军备扩张。本次集会邀请多位日本国会议员、专家学者及普通市民代表发言。集会现场,不少参与者举着“反对军备扩张”“热爱宪法,守护世界和平!”等标语,表达对和平理念的坚定支持。(新华社)

俄罗斯国防部:在24小时内,黑海舰队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23艘无人艇。

【画面曝光!外媒拍下华尔兹手机聊天界面:使用安全性存疑“山寨”软件与多名美高官通信】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5月2日报道,刚于1日被美国总统特朗普解职的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华尔兹在本周三(4月30日)内阁会议上被拍到使用一款“山寨版”Signal通信软件与多名美政府高官交流。报道称,这款软件的安全性甚至低于上月引发美国重大国家安全丑闻的涉事通讯应用Signal。 报道称,根据路透社记者拍到的手机聊天界面,华尔兹通过这款应用软件与美国副总统万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以及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等人通信。尽管照片中虽然未能完整显示华尔兹发送的全部信息内容,但能看到其中一条疑似给鲁比奥的消息写道,“还有时间”;另一条疑似来自万斯的消息写道,“我已从对方那里确认那边已关闭,他将于……到达。”《卫报》援引美媒消息称,华尔兹使用的软件似乎是TeleMessage公司开发的软件——该公司专门克隆热门通讯应用,并为每个克隆版本添加信息存档功能。报道解释称,白宫官员之所以使用这一版本,可能是为了遵守总统记录必须留档的法律要求。然而,这也引发了外界对这些官员在该平台上讨论时如何确保数据安全的质疑。 (环球网)

【日本民众举行护宪集会 反对战争与军备扩张】5月3日是日本宪法日。近4万名日本民众在东京有明防灾公园举行守护宪法集会,呼吁坚持和平宪法、反对战争与军备扩张。本次集会邀请多位日本国会议员、专家学者及普通市民代表发言。集会现场,不少参与者举着“反对军备扩张”“热爱宪法,守护世界和平!”等标语,表达对和平理念的坚定支持。(新华社)

俄罗斯国防部:在24小时内,黑海舰队摧毁了乌克兰武装部队的23艘无人艇。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