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的“阿姨妈妈”与人工智能比赛垃圾分类,结果……

上观新闻

关注

原标题:上海的“阿姨妈妈”与人工智能比赛垃圾分类,结果…… 来源:上观新闻

摘要: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上海市民受聘“垃圾分类AI训练师”。

7月20日下午,一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比赛在徐汇区康健社区丁香园举行。比赛在社区里的“阿姨妈妈”与支付宝新上线的垃圾分类人工智能小程序之间展开,规则很简单:对于同一件物品,“阿姨妈妈”要说出它的分类,人工智能小程序则用“扫一扫”的方式进行识别后判断它属于何种垃圾(文首照片为比赛中使用的部分待分类垃圾)。

一开始,比赛进行得很胶着:矿泉水瓶——可回收物;盆栽——湿垃圾;玉米棒——湿垃圾;一次性纸杯——干垃圾;没喝完的珍珠奶茶——奶茶要倒掉,“珍珠”是湿垃圾,塑料杯属于干垃圾……来自社区的张晓玲阿姨与人工智能小程序给出的答复完全一致,包括对喝剩的珍珠奶茶,不仅张阿姨对分类方式胸有成竹,人工智能小程序也“知道”塑料杯、奶茶、“珍珠”属于不同垃圾需要分别对待。

不过,差别出现在一个中成药冲剂包装上。张阿姨看了一眼后表示:“要看里面有没有药。如果没有药,就是干垃圾;如果还有药,得扔在有害垃圾里。”人工智能小程序识别之后,却判断这是一张面膜,给出了“干垃圾”的答复。

凭着这个不同答案,张阿姨在与垃圾分类人工智能小程序的比赛中获胜,而且还得到了一张聘书:被阿里巴巴公益聘为垃圾分类AI(人工智能)训练师志愿者。

原来,这场“阿姨妈妈”与人工智能小程序之间的比赛,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科技含量。垃圾分类新时尚已经深入人心,但“不知道怎么分”“怕分错”仍旧困扰着部分市民,不少科技企业纷纷利用人工智能中的物品识别技术,推出“扫一扫”、“拍一拍”等识别垃圾功能,供市民在分类时参考。

新功能上线后,很受市民欢迎。阿里巴巴拍立淘运营专家、淘宝AI垃圾分类程序志愿者刘昕介绍说,自7月3日淘宝、支付宝上线相应的垃圾识别功能以来,已有超过1300万用户使用了这些小程序。不过,用户在使用中也发现,有时候人工智能会认错,“比如今天比赛中的药品包装,人工智能就认错了。”她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识别的准确率在90%左右。

“要提高人工智能识别的准确率,关键是要加强对人工智能进行训练,包括提供更多的学习样本、及时发现人工智能的错误,然后再由程序员进行后台调试。”刘昕说,他们发现上海的“阿姨妈妈”在垃圾分类上经验丰富,所以想聘请“阿姨妈妈”们做AI训练师志愿者,“请他们经常用小程序‘扫一扫’、‘拍一拍’,看看人工智能分得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及时向我们反馈,让我们来‘批评’人工智能。”

“我们也是边学边记,多留心眼。”与张晓玲一同受聘的还有她在社区里的好姐妹李虹,两名阿姨说起自己的“分类经”,都说是“熟能生巧”:“有些垃圾我们一开始也搞不清,比如前段时间粽叶很多,我们都以为是湿垃圾,后来才发现是干垃圾;还有贝壳类的垃圾,很多人以为是湿垃圾,其实也是干垃圾……”阿姨们说,他们平时读书看报发现有垃圾分类的知识就会特别留心,还与身边人分享;有了各种垃圾分类小程序后 ,她们也会试一试,看看自己掌握的知识对不对。

张晓玲(右二)、李虹(右三)接过“AI训练师志愿者”聘书

刘昕告诉记者,除了“阿姨妈妈”,阿里公益在上海招募的首批AI训练师志愿者还有热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大学生、白领等,“其实,普通用户也可以帮我们训练AI,只要多用相应的小程序‘扫一扫’‘拍一拍’,就是为人工智能提供学习的样本”。当然,对于受聘的AI训练师志愿者,要求会更高些,包括定期通过AI识别做垃圾分类测试、为AI识别准确率提升提供优化建议等。

“我们计划招募1000名AI训练师志愿者,目标是推动AI识别垃圾分类的准确率超过99%。”刘昕还透露,等到AI识别垃圾分类准确率超过99%了,相关技术可以有更广的应用空间,包括解决目前部分市民觉得定时定点投放不方便的问题:“可以把AI识别技术与智能硬件结合起来,市民将分好类的垃圾带到智能垃圾桶前,由垃圾桶的摄像头‘扫一扫’,只要确认垃圾分得对,就打开对应的分类垃圾桶箱盖。这样,分类垃圾桶无须志愿者值守,而是24小时都能接受市民扔垃圾了。”

栏目主编:任翀文字编辑:任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