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科创板原始股”要不要投? 三维利器帮你做判断

第一财经

关注

  “科创板原始股”要不要投? 三维利器帮你做判断

  杜卿卿

  与主板、创业板相比,科创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化——市场化定位、市场化定价。通俗来说,就是一家企业是否符合科创板的定位,预期是清晰的;一家企业的股票能卖多少价格,询价之后预期也是清晰的。

  如果听到这样一个消息:朋友的公司想上科创板,现在可以低价让出一部分原始股。你要不要投?如果明确知道这家公司符合科创板的定位,出让股份的价格是合理的且未来会上涨,那当然是个不错的机会。但是,你又怎么会知道呢?

  类似的还有,一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宣布要上科创板,买不买?一家新三板企业宣布要摘牌去上科创板,抢不抢?面对如此多问题,今天我们的“三维利器”,或许能帮助你找到答案。

  一维:硬伤1票否决

  科创板对企业规范性有主要四方面要求,如果这些方面不达标,就不符合发行条件。

  组织机构健全,持续经营满3年。尚处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并不适合科创板。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控制度健全有效。必须是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业务完整,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对于这一点也有量化要求,比如,存在有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严重影响独立性或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不可以;最近2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有重大不利变化,不可以;最近2年实控人发生变更,不可以;有重大权属纠纷、重大偿债风险,经营环境重大变化等,对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话,不可以。

  生产经营必须合法合规。企业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3年有过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刑事犯罪,不可以;有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或者其他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的重大违法行为,不可以;董监高3年内被证监会行政处罚过,或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未有明确结论意见的情形,不可以。

  前两条要求要达到并不难,后两条对于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或者分拆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或子公司,则可能会存在一定限制。所以,如果公司本身具有被证监会处罚、实控人违法违规等问题,又宣布子公司将上科创板的话,投资者就要仔细看一看了。

  二维:财务指标5选1

  科创板总体而言有三类财务指标,分别针对一般企业、红筹企业,以及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的企业。每一类又包括多个不同的“套餐”,但全部都有市值要求。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则,如果达不到下列标准,就不具备上市条件。

  一般企业“5选1”,必须至少符合其中一套标准。套餐一,市值10亿+盈利5000万或收入1亿。即预计市值要不小于10亿,同时,2年盈利且累计净利润不小于5000万或1年盈利且营业收入不小于1亿。这套标准依然有盈利要求,但亏损企业依然有四套标准可以选择。

  套餐二,市值15亿+收入2亿+研发投入15%。即预计市值不小于15亿,同时,最近一年营收不小于2亿,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不低于15%。这套标准对研发投入做出了量化要求,淡化了对盈利的限制。

  套餐三,市值20亿+收入3亿+现金流1亿。即预计市值不小于20亿,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不少于1亿。这套标准对于现金流有特殊要求,从目前已获受理的企业来看,选择这条标准的企业较少。

  套餐四,市值30亿+收入3亿。即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小于3亿。这是最受欢迎的一套标准,只有市值和收入的要求,对盈利、研发投入、现金流等指标没有限制。

  套餐五,市值40亿+成果优势。即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主要业务或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要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可创办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实际选择这套标准的企业几乎没有。投行及交易所接触发现,这条标准的实际需求很大,但仍然需要有成熟案例来理顺流程。

  红筹企业上市条件有所放宽,但也必须符合4套标准至少1条。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只有一条标准,市值不低于2000亿。尚未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则需要三选一。一是估值不低于200亿且近一年收入不低于30亿;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且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且处于同行竞争优势地位;三是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且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且处于同行竞争优势地位。

  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的企业有两条标准可选,一是预计市值不低于100亿,二是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且最近一年收入不低于5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选择了一套市值与财务指标上市标准,但是在初步询价结束后,却预计发行后总市值达不到这一指标,那就需要按照规定中止发行。

  三维:四个环节看定位

  定位,似乎是一个很虚、很抽象的概念。但是一家企业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实际上预期是较为清晰的。

  有投资者认为,看一家企业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只要看交易所收不收就可以了。材料交上去获受理了,就符合,未获受理,就不符合。但事实并非如此。科创板定位有至少三层权威表述。

  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提出,“要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提出,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等。

  截至4月21日,科创板已受理企业89家。根据科创板审核体系及审核规则,我们可以判断,这89家企业目前既符合维度I的发行条件,也可能符合维度II的上市条件,同时,它们的申报材料是齐备的,它们的保荐券商没有执业受限,但仅此而已。

  从上交所历次培训透露的信息来看,科创板定位的一大核心要求是企业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谁来把握企业是否具备创新能力?首先是企业自身,其次是保荐机构,然后是交易所以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下称“科创咨询委”)。

  企业自我评估。对于明显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各个环节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关键就是存在争议、不确定性的企业。对此,企业需要自我评估,如果抱着闯关心态去递交材料,就会存在上市失败的风险。

  保荐机构专业判断。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保荐机构需要在充分核查的基础上,向交易所论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交易所审核予以关注。交易所会关注券商论证是否客观、合理,如果认为有问题会向科创咨询委进行咨询。

  科创咨询委给出意见。对于交易所的咨询进行回答,如果认为企业不符合科创板定位,可以向交易所提出建议。

  达到什么条件,才算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提出了“6个是否”作为检验标准。简单来说,是否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高效的研发体系,是否拥有市场认可的研发成果,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是否具备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为经营成果的条件,是否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这6条内容相互印证,相互牵制。如果一家企业自称掌握核心技术,却又在市场中处于较差的竞争地位,也难以说服投资者这是一家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