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自然资源部:闲置土地处置不力将减少用地指标

新浪财经综合

关注

闲置土地处置不力将减少用地指标

自然资源部推“增存挂钩”机制剑指200万亩闲置土地

来源:长江商报

□本报记者 刘倩雯

闲置土地一直是中国土地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健全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向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亮剑,强力破除土地资源无效低效供给,提高资源供给质量和效率,以改革举措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国闲置土地或已达200万亩

“中国土地市场形成了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稀缺,土地无法满足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大量供应的土地却白白闲置。”经济学家马光远公开表示。

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2017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情况的公告》显示,国土督察机构2017年督察新发现闲置住宅用地3148宗,23.8万亩(注:约合1.58万公顷),督促地方加大盘活处置力度,加快住宅项目开发建设,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虽然相关部门对土地闲置年年清查,但从上述数据看,从2009年到2017年的八年间,我国闲置的住宅用地的总量还是增长了58%。

此外,在国土部2015年发布的《2014年国家土地督察公告》显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近5年内,全国批而未供土地1300.99万亩,闲置土地105.27万亩。据了解,这105万亩闲置土地到2016年底,已处置完毕98.22万亩,处置比例为93.6%。而近两年的公开官方资料,并未发现具体的数据。

而最新的地方数据,是在7月25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发布的。会上,河南省政府《关于限制土地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中公布了其涉嫌闲置土地21.28万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占到全国总量的1/10。据此数据,全国2017年底的闲置土地数量或已经达到200万亩以上规模。

闲置土地如此之高,地方政府也直面问题找原因。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政府《关于限制土地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就指出,个别企业围地圈地、炒地皮谋利造成土地闲置。

该报告指出,部分企业因追求利益最大化申请调整规划,此环节往往用时过长,导致土地闲置;一些地方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放宽项目预审限制条件,企业前期超需求拿地,后期因资金不足而中断建设;因市场需求变化,原定项目发展前景不足,企业放缓或停止项目建设,造成土地闲置。

同时,该报告还指出,政府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原因。非净地出让导致交地时间延迟,项目单位无法如期进场;城市建设规划不断调整,企业拿地后无法及时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繁琐,开工建设需要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一系列手续,只要一项出现拖延,都会造成项目无法按时开工。

对于闲置土地的处理,河南省将加大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力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完善“批、供、用、补、查”统一网络监管平台,对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达到一定比例和面积的地方,限制网上用地申报。

“增存挂钩”为闲置土地开“良方”

一边是大量的闲置土地,一边是各地庞大的土地需求,凸显了日益加剧的土地闲置问题。

闲置用地也并非单指住宅用地,还包括工业用地或者基础设施用地等。但由于近年来房价、地价的上涨,住宅用地的闲置问题格外受到关注。

对此,《通知》也指出,对于企业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自然资源部要求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时调查认定,依法依规收缴土地闲置费或收回。对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则要求在本级政府领导下,分清责任,按规定处置。

近年来,全国新增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减少,而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规模有增加趋势。

有关负责人表示,创新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意味着今后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分解下达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将把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数量作为重要测算指标,逐年减少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多和处置不力地区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下一年度的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将根据各地区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任务完成情况实行指标奖励和核减。

具体而言,明确各地区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具体任务和奖惩要求,对两项任务均完成的省份,国家安排下一年度计划时,将在因素法测算结果基础上,再奖励10%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任一项任务未完成的,核减20%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实行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旨在调动地方积极性,倒逼各地进一步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形成节约优先的绿色发展导向。”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