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产高铁领跑 中国中车:打造一带一路金名片

经济参考报

关注

  “复兴号”启程 国产高铁领跑

中国中车:打造“一带一路”金名片

经济参考报

图为京沪线上飞驰的复兴号列车CR400AF。 资料照片
6月26日,复兴号CR400AF从北京南站首发。 资料照片
6月26日,复兴号CR400BF从上海虹桥首发。 资料照片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在京开幕。“听了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我们很受鼓舞。”在收看了十九大开幕会盛况后,中国中车的员工们纷纷表示。一位年轻的设计师说,习近平同志的报告充分肯定了创新的重要性,多年来,中车正是秉持创新精神,在高铁等智能制造领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中国高铁的产品和品牌已经享誉世界,而中国标准动车组将为高铁“走出去”的征程再添一件利器。正如2015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所说,高铁是我国装备制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成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抢手货”,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据悉,下一步,中国中车将抓紧部署,全力抓好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迅速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用学习成果指导工作,为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未来,我们将坚定创新发展的战略定位,积聚全球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制,实现企业由比肩创新向引领创新的转变,让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让中国高铁名片更加响亮。”中车株洲所党委书记杨首一说。

自主创新:牢牢掌握核心技术

自主化的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线和灵魂。在中车,“创新”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今年6月,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通车,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系统掌握高铁核心技术。“复兴号”具有“纯中国血统”,体现了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力量的崛起。9月21日,“复兴号”列车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这表明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国际上曾流行一种活动,名叫“硬币挑战”。就是把硬币立在飞驰的飞机、火车、高铁、轮船、汽车上,看硬币在哪种交通工具上“站立”的时间最长。中国高铁排名第一,表现惊艳,引发国内外网友热议。

“硬币挑战”反映出中国高铁的卓越性能。事实上,中国高铁已经不是第一次让世界惊讶。在南北车重组以后,中国中车加快创新步伐,取得了一系列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车制造”中国标准动车组完成绝对时速420公里、相对时速840公里的会车试验,属世界首次;“中车制造”磁浮列车正式在世界最长中低速磁浮专线——长沙磁浮上载客运营;世界首列商用型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在中国中车诞生;“中车研制”世界最大功率混合动力机车完成高原和高温试验……

依靠自主创新,中国中车搭建了国际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设计、制造与产品三大平台,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车辆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已经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时速400公里可变轨距高速列车、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等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中国中车拥有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动车组和机车牵引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轨道客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级研发机构。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0余人,拥有詹天佑科技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等专家160余人。这些都为中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为中车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也为中车品牌带来高含金量。在“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中国中车以1093.71亿元的品牌价值和957的品牌强度,位列机械类第一名。

中车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中车,创新有两个指导思想,一是“以我为主”,二是“先人一步”。“中国铁路独特的国情路情,决定了原封不动地照搬国外现成技术根本行不通,引进技术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先人一步’的底气则来自前瞻的思维和扎扎实实的技术储备。”

“创新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只有创新,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只有创新,我们才能赢得主动;只有创新,我们才能破茧成蝶。”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曹钢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中车的创新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深化技术创新,还要深化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人才建设创新。

他表示,中车将在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加快实施“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的同时,推进中车特色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创新市场开拓模式,建立创新容错机制,把创新作为一种责任。

大国工匠:把事业当作信仰

自中国高铁走上“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的研发路径以来,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业的面貌焕然一新。然而,由于引进了基于不同技术平台的车型,虽然我国得以用最短的时间博采众长,但也带来了标准不统一的兼容性问题,增加了运营和维护成本。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据了解,“复兴号”试验时速在400公里及以上,持续运行时速为350公里,从外观到内饰,从车体到性能,与在线运行的动车组相比,“复兴号”都更胜一筹。这也意味着中国中车历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历史跨越。整车性能大幅提升,背后凝聚着无数高铁一线工人的奋战,而“复兴号”不断向更卓越、更先进的目标发起挑战,恰是中国高铁精神的注脚。

中车负责人告诉记者,把轨道交通装备打造成中国的“金名片”,成为中国高端制造“走出去”的代表,是中车人实践“中国梦”的具体方式。在新时期,中车把中国高铁工人精神总结为“产业报国,勇于创新,为中国梦提速”,其内涵包括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民族自信精神、精益精神和服务精神五个方面。

习近平同志在视察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时,接线班工人姚智慧流利地说出一大串工艺流程,习近平同志称赞说:“这个‘工序一口清’很厉害。”这种“把标准刻进骨子里,把规矩化到血液中”的精神,正是中国高铁工人的写照。

每列动车有19726根线束,近10万个接线点,必须将工艺流程倒背如流,才能保证高质量完成每道工序。“一口清”“一手精”“实名制”都是中国中车在“标准为王”的旗帜下,为保证高速动车组制造严谨性、精密性而制定的要求。中国中车介绍说,所谓“一口清”就是在生产工人的班前会上,随机抽到一名员工站在6米开外,高声背诵出自己的工艺文件和操作流程。“一手精”是对员工严格执行标准的考察,几年来,在4万人次的抽查考验中,员工一次通过率达到99.99%。“实名制”则要求每个员工完成每一道工序之后贴上自己的名字,并对其终身负责,让每个动作都做到“足金”,最终锻造出“足金”的产品。

要求越高,品质越高,而品质越高,高铁工人对中国高铁的信心、对生产制造的热情也就越高。在中国高铁工人这个群体中,每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鲜活的中国高铁发展故事。

在中车,有说出“无论给多少钱,我都不能留在国外,我的用处要留给祖国”的国际铝合金焊接专家;有扎根电气调试一线28年、编制高速动车组调试“宝典”的全国劳动模范;也有把毕生精力奉献给铁路牵引动力事业、从基层劳动车间成长起来的工程院院士。

在长客股份,就有不少工人“大师”。长客股份首席操作师、转向架制造中心高级技师李万君凭借焊枪,实现从一名普通职高毕业生到“工人院士”的华丽转变。在轨道客车中,转向架是核心部位,它直接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在转向架构架的焊接工作中,李万君必须屏住呼吸,不能咳嗽,不能与人交流,甚至不能随便眨眼。同样是长客股份公司首席操作师的谢元立,则通过朴素的“勤学苦练”在焊接车间成长起来,现在已经带领车间创新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

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是普通人,但又是把工作做到极致、把事业当作信仰的普通人。这是“复兴号”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正是这一位位在中国高铁前进路上灿若星辰的工人,日复一日地在看似枯燥的生产、研发工作中切磋琢磨,使中国高铁实现一次次技术突破,让高铁品牌闪烁着大国工匠的光彩。可以说,这些工人个个身怀绝活,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高铁建设事业抱有朴素而又真挚的感情。

融合共享:主动对接海外需求

白俄罗斯的冰雪世界长期困扰着当地人出行,但中车的交通产品却通行无阻。白俄罗斯交通部长访问中车时曾说,在白俄罗斯冰天雪地中,唯一能跑的“动物”就是中车的机车。

如今,从茫茫的北国风光到炎炎的南非风情,中国高铁遍布世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中车更是主动对接各国各地发展需求,为沿线各国提供了各具特色的产品。目前“中车制造”已经遍及全球六大洲10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83%拥有铁路的国家都运行着中国中车的产品。

据了解,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中国中车国际化经营水平日益提升。截至目前,中车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75家境外子公司、13家境外研发中心(含筹建)。这75家境外子公司中,有50家诞生在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在中国中车看来,仅仅“走出去”是不够的,要在“走出去”的基础上做到“融进去”“留下来”。为此,在2017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中国中车确定了“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战略目标。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一条‘360度全方位融合共享’的本土化之路。”曹钢材告诉记者,这条本土化之路可以归纳为“实施五本模式,发挥四种角色”。

通过深入推进“本土化制造、本土化采购、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维保、本土化管理”为特色的“五本”模式,中国中车在马来西亚、土耳其、印度等国建立本土化的制造基地,就地招聘和培训当地员工,带动了当地就业并完善了产业链,提升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水平。马来西亚基地从施工建设到基地投产,从员工聘用到日常经营,从产品制造到维修服务,本土化资源都得到了最大限度利用。尤其是本土化员工在基地的占比已经超过80%,远期规划的占比将超过95%。

“‘四种角色’是指文化的‘传译者’、人才的‘孵化池’、产业的‘推进器’和社区的‘好邻居’。”曹钢材说,中国中车在出口高铁的同时,创新合作模式,在产品设计上体现文化特质,在员工培育上助力其成长成材,在产业布局上追求繁荣共享,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社会责任,当好社区“好邻居”。在马来西亚,在当地居民遭遇严重洪灾时,中国中车不仅积极捐助,还举办“工厂开放日”,普及铁路文化。此外,中车工厂的成立,带动了周边餐饮、水果、服装、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这些都提升了中国中车在当地社区和居民中的口碑和影响力。

曹钢材颇为自豪地说,中国中车“走出去”与当地融合共享的例子很多,“比如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我们的工厂保留了一座百岁老房子,创造了200人的就业岗位,当地人打出‘欢迎中国中车’的标语迎接我们的到来。”

中车副总裁余卫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车能在海外市场占据现在的地位,除了因为中国高铁“有颜值、有内涵”之外,中车团队“有胸怀、有担当”,中车良好的信誉是中国高铁在全世界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一个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要大而强、富而善、新而美,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能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勇于创新开拓,善于变革发展,持续为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曹钢材这样描述中车未来发展的蓝图。他表示,中车将坚持现阶段的目标,积极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打造永不褪色的“金色名片”。

改革典范:中国高铁再出发

南北车的成功整合,在本轮国企改革中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典范。曹钢材告诉记者,整合仅仅拉开了中国中车变革之路的序幕,未来中车将会主动出击,创造和引领变革的趋势,引领行业发展与企业转型。

今年初,中国中车又提出,将把“创新”“变革”“国际化”作为中车发展的三大主题。

创新,就是要坚持创新驱动,统筹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强化竞争优势,激发成长动力,引领行业发展。变革,就是要持续推进管控模式变革、产业结构变革、运营模式变革、资本模式变革,突破发展瓶颈,打造支柱产业,释放内生动力,培育新的动能,成为央企改革典范。国际化,就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发展,应对全球竞争,组建区域总部,推动国际化经营,提升竞争实力,铸就知名品牌,建设跨国企业。

围绕这三大主题,中国中车下一步将进一步发挥整合优势,发力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变革,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引入资本存量,深化内部改革。

“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未来中车将积极推进集团和股份协同发展,同时还将打造‘小总部、大业务’的集团运营模式。”曹钢材说,中车将遵循“重心下移、激发活力、重组整合、重塑架构”的思路,逐步下移经营主体责任,做实战略业务单元,逐步构建“总部—战略业务单元—子企业”三层运营管理架构。

在资本模式方面,曹钢材表示,中国中车将探索与其他央企间的股权合作方式,积极参与主要用户发起设立的境内外上市公司,与主要用户形成利益共同体,推进中车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发展,引入社会资本,激活体制机制。

“‘瘦身健体’和企业内部改革,也仍将是中车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曹钢材说,中车将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变革,把处理“僵尸企业”、治理特困企业、减少法人户数作为抓手,在货车业务、机车业务、城轨业务、系统核心部件和新产业等方面多管齐下,强化企业核心业务优势,调整企业产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