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价值回归下的市场蝶变 资金因估值差流入港股

上海证券报

关注

原标题:价值回归下的市场蝶变

主持人: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 胡立峰

对话嘉宾: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袁建军

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聂挺进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 陈勤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兼股票投资部总经理 李权胜

⊙记者 金苹苹 赵明超 ○编辑 长弓

去年下半年以来,低估值蓝筹股强势上行,高估值成长股持续下行,追求价值成为机构主流策略,随着近期二八行情的进一步分化,接下来市场将如何演绎?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4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7中国基金业峰会”的圆桌讨论环节,围绕着A、H股市场投资新机遇、如何看待龙头股估值、成长股挤泡沫是否持续、如何看待周期股等话题,与会嘉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资金因估值差流入港股

主持人:当前市场的热点话题之一是港股投资。我们发现A股和港股正出现逐渐融合趋势,越来越多的资金南下,有基金经理判断,今年港股机会比A股大,请各位谈谈对两地市场的看法。

袁建军:当前A股和港股的投资机会都挺大,但港股相对来说优势或许更多一些。

港股的投资机会源于定价权的改变过程。港股通的开通,让内地资金向港股“迁移”,将改变港股估值偏低的情况。

从长远来看,港股的定价权正在发生改变。其定价权正从海外基金转移到内地资管机构手中。由于港股市场上有相当一部分是内地上市公司,海外基金对其研究不够,但内地资金进入后,对其估值评估会更客观,港股的估值重塑过程中也创造了投资机会。

聂挺进:两地市场打通后,港股市场与A股的估值差将导致内地资金的持续流入,从投资者的配置比例看,港股投资占比仍处于较低的位置,因此对未来港股市场仍保持乐观。需要提醒的是,投资港股市场中的一些中小型股票要更慎重一点。

陈勤:从历史看,港股估值一直偏低,内地资金陆续进入到港股市场后,往往会配置一些龙头公司,或者是内地资金比较熟悉的公司,还有一些A股这边没有的稀缺性标的,这可能是内地资金重点配置的方向。

李权胜:我更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因为港股的弹性更好。一季度港股的上涨是因为估值差导致内地资金持续流入。当然更重要的是,港股市场作为人民币全球化的试点市场,其价值不可忽视。未来随着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的投资价值将凸显。

价值投资迎来“春天”

主持人:所谓牛市重势,熊市重质,最近越来越多的资金在往优质个股集中,不少是行业龙头股,最近茅台股价创下新高引起很大争议。有基金经理认为龙头股的估值优势已经不明显,各位对此怎么看?

李权胜:龙头股未来受到估值溢价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今年大家都在做确定性投资,即所谓“优中选优”。当前市场特征是强者恒强,不论哪个行业,龙头公司的优势越来越大,未来的估值溢价还可能进一步提升。

陈勤:龙头股的估值优势肯定不明显了,但不明显并不意味着不会超预期。当前大家更喜欢找稳定增长,或者是更确定的板块和个股。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会大大增加,最后能留下来的公司都是能享受到发展红利的。尤其是监管趋严,市场更加规范,资金将更青睐优质公司。

聂挺进:在现有货币环境、监管环境和经济环境下,龙头股溢价可能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但当前机构投资者并不关心它将延续多久,而是关注当前仍未享受估值溢价的细分行业龙头股,这是市场的关注重点。

袁建军:当前金融去杠杆过程,会令一些投机性资金撤离市场,留下的机构将重新根据公司业绩进行定价重估,投机性资金偏好的股票正在经历一个估值泡沫被挤压的过程。综合来看,不论是IPO的加速,或是各项监管政策的持续出台,其实是A股市场制度性变革的反映,市场将回归本源,价值投资将迎来春天。

成长股挤泡沫还会持续

主持人:近期成长股在不断挤泡沫,在各位看来,成长股跌了这么多,是否已经到了配置时机?

袁建军:从目前市场看,成长股挤泡沫的过程可能会比较长,部分成长股可能有一定成长性,但被市场给了过高估值。成长股的机会,要看性价比,有可能前两年行业不好,这两年的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国企改革,带来了新的成长,出现了好机会。总体来说,对成长股要小心一些。

聂挺进:我对成长股有几个判断:第一,成长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没办法把他们完全分割;第二,市场上说的成长股大部分是披着成长股外衣的小盘股或垃圾股,从过去20年投资历程看,成长性是很稀缺的,没有那么多公司持续成长;第三,投资成长股要看性价比,部分龙头股已经跌为价值股的估值了,成长性又重新起来了,这些公司是我们主要的布局方向。

陈勤:从静态角度看,创业板市盈率目前50倍左右,如果按平均30%的盈利增速,今年有40倍左右,已经从高点下来很多了,现在基本是历史中枢水平,但这个估值很难说有吸引力,考虑到盈利增速、监管环境的变化,从配置角度看,我认为可能要到今年三四季度以后,用盈利增速消化高估值后才有机会。

李权胜:我认为挤泡沫还要继续,但不是挤成长的泡沫,而是挤伪成长的泡沫,不应该把成长和价值绝对割裂,之前市场把中小创认为是成长股,需要具体分析。

整体看淡周期股

主持人:当前,机构对周期股的分歧很大,接下来你们有什么判断?

李权胜: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不错,延续了2016年四季度的惯性,但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好看是补库存的短期弹性,后面二、三季度环比可能没大家想的那么乐观。所以大部分周期股不能炒了,少部分比如供求关系改变较好的公司估值还有一些优势,但总的来说,大机会不在了,但有些小的结构性机会。

陈勤:从去年9月份以来,经济数据不断向好,和去年下半年经济整体企稳回暖有很大关系,但以价格推动型的周期品是有天花板的,这个天花板基本已经快到了,价格推动的周期品投资机会差不多结束了。但是,毕竟还有很多基建投资落地,以及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销售的滞后效应,可能周期品后面还会有一定机会。

聂挺进:从A股和港股来看,港股有些公司目前给了周期股崩溃性估值,但这些公司仍然有机会。以周期股而言,港股机会明显比A股的机会大。

袁建军:周期股和宏观关联度较大,一季度GDP增速是高点,接下来和宏观经济关联度高的大类资产周期行业和板块,价和量都会逐级下行。从宏观背景看,2014年和2015年通过增加货币资产流动性,推动经济恢复,但再次出现这种大水漫灌带动周期性经济复苏的情况概率下降了,周期股中长期看机会不是很大,当然有些供给侧改善明显的周期性产业还是有价值的,但是机会比较小。

本版摄影 徐汇THE_END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加载中...